紫外光固化树脂( 【好文】广州化学所林树东、胡继文团队-紫外光固化环氧聚硅氧烷树脂的制备与性能 )

紫外光固化树脂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DOI:10.13550/j.jxhg.20200052.
《精细化工》, 2020, 37(7): 1379-1385, 1460.

紫外光固化环氧聚硅氧烷树脂的制备与性能
于昕仪1,2,李小全1,2,黄振祝1,冯  超1,林树东1,2*,胡继文1,2*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 广东省电子有机聚合物材料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新型特种精细化学品工程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650;2.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写作背景
具有环氧基团的预聚物在固化后交联度过高,易出现脆性较大、耐热性能不理想等问题。现阶段国内外的研究重点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利用有机硅分子链中的羟基、烷氧基等活性基团与环氧树脂中的环氧基和羟基形成嵌段共聚物;另一方面利用有机硅分子链中的硅氢键与含有环氧基团的α-烯烃反应得到环氧基有机硅分子等。但现有研究中,环氧树脂或α-烯烃的主链结构以芳香环或醚类为主,鲜有主链结构为脂肪链的环氧基α-烯烃改性有机硅的报道。
摘要:以1,2-环氧-9-癸烯和双侧氢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为反应物,在卡斯特催化剂〔铂(0)-1,3-二乙烯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的催化下发生硅氢加成反应,成功制备了双端环氧基聚硅氧烷预聚物,并使用阳离子型光引发剂对其进行紫外光固化,制得紫外光固化环氧聚硅氧烷树脂。对合成双端环氧基聚硅氧烷预聚物的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利用FTIR和1HNMR对所合成预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热失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接触角、耐碱性、耐醇性、凝胶率、邵氏A硬度和断裂面微观形貌对固化膜的性能和形貌进行了测试与表征。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75 ℃、催化剂有效成分添加量为0.009‰(以双端含氢聚硅氧烷和1,2-环氧-9-癸烯的质量和为基准,下同)条件下,8 h时反应程度达93.95%;当使用光引发剂BL9380用量为3%(以预聚体质量为基准,下同)、固化时间为20 s时,制得的树脂表面自由能为18.4~18.8 mJ/m2,耐碱性、耐醇性良好,凝胶率为93.9%,邵氏A硬度为37,空气气氛下两个最大分解速率的对应温度分别为437.6和511.3 ℃,780 ℃下残炭率为13.9%,固化膜的综合性能较好。
结论

(1)采用1,2-环氧-9-癸烯和双端含氢聚硅氧烷进行反应,制备了双端环氧基聚硅氧烷预聚体,FTIR、1HNMR分析表明环氧基已被成功引入聚硅氧烷。
(2)双端环氧基聚硅氧烷预聚物的最佳制备条件为:反应温度75 ℃、卡斯特催化剂有效成分质量为0.009‰,反应时间8 h。在此条件下预聚物的反应程度为93.95%。
(3)采用阳离子型光引发剂BL9380对预聚体进行紫外光固化,当光引发剂质量为预聚物质量的3%、引发时间为20 s时,所得紫外光固化产物性能最佳,表面自由能为18.4~18.8 mJ/m2,耐碱性、耐醇性良好、韧性适中,融合了环氧基材料与聚硅氧烷材料的优势。
(4)适用于该双端环氧基聚硅氧烷预聚体系的光引发剂较少,今后可对该体系进行进一步改性,或对阳离子型光引发剂进行改性,提升体系相容性,从而提高紫外光固化树脂的性能。

图文导读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
于昕仪(1996-),硕士研究生,从事环氧基有机硅材料的制备与研究
通讯作者:
林树东(1980-),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从事功能高分子制备、结构和性能研究
胡继文(1966-),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从事功能高分子制备、结构和性能研究

课题组简介

长期从事功能高分子、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和纳米材料的基础理论、制备、应用和产业化研究,主要在聚合物的制备与改性、聚合物纳米材料、聚合物功能薄膜、金属基聚合物复合材料、有机硅新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新材料的基础理论、制备、应用和产业化研究

研究成果

完成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广东省及广州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在聚合物合成、聚合物结构与性能、聚合物组装、聚合物纳米结构化学、高分子纳米结构材料研究与开发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正式发表论文100多篇,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和多项授权专利,已成功产业化的项目“聚丙烯中空纤维膜和组件的研制”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0年度),已成功产业化的项目“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制备技术”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8年度),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待转化项目

01
纳米银线柔性透明导电薄膜
02
UV固化有机硅离型剂
03
水性热敏胶
04
用于核电站或火电站锅炉除垢和防护的高分子分散剂

紫外光固化树脂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