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的白桦林
点击上方“蓝色小字↑↑↑”轻松关注
青藏线老兵之家微信号:qzxlbzj青藏线上的军人具有“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和特别能战斗”的三个特别精神。关注“青藏线老兵之家”分享我们曾经在军营中工作、学习、生活的一些回忆和我们今天与明天的成长经历。。。
有人问我,
你当兵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我想,在仓库工作的五年是最好的诠释:
跟对了人,走对了路,用对了劲。
致敬,静静的白桦林文/张焕栋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白桦林 黄琬婷 – 五彩民歌 –> 关注好友曲波的行程,他从成都出发,驱车从川藏线去拉萨,返渝走青藏线,途经西宁作短暂停留。我没有思前量后,放下一切,匆匆赶来,践诺一次说到就到的相约。 我比他早几个小时到,邀约了留在西宁曾经一起工作过的老战友,相聚在“乡巴佬”风味小食店,点了盘牦牛肉,要了瓶青稞酒。吃着,喝着,聊着,话题围绕在仓库工作的那段时光,追忆渐行渐远的九十年代,品味永不褪色的军旅生活。第二天,我陪曲波去湟源。车子下了高速转入去仓库的小路,心里还是有一种期盼重逢的感觉。快接近灰条沟时,我轻轻地对司机说,稍微慢点走,别让路边的风景错过浮掠。当车从站台库旁的石桥上经过时,望着流淌的湟水河,我心里怔了一下,“在外的游子回家”的心情油然而生。 到营区大门口,那里有一名干部在迎接我们,是仓库接到通知特意安排的。他领我们到老保管队驻地,那些低矮的平房已被拆除,平整出一块偌大的场地供官兵活动。看电影的大礼堂还在,外观比过去好看了许多。我问曲波,你在这里干了多少年?他说,整整十年。杨曲波是重庆长寿人,1981年秋季入伍,之前在原某王牌师服役,随部队开进云南老山地区,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立功提干后到驻陇西某部任职。出于对参战人员出生入死的补偿,可自愿选择到舒服一点的后勤部队工作,哪能料到,他鬼使神差地到青藏高原,分配到大山深处的综合仓库。 他个子高挑,性格开朗,又有丰富的部队管理经验,到仓库保管队任管理员,但从副连开始一直代正营职保管队队长。我1991年从重庆后工毕业分配到仓库任技术员,曲波一直是我的领导,又像一位大哥一样,给了我太多的关心照顾,时至今日还帮我修正错误、开悟人生。工作一段时间后,徐庚寅主任找我谈话,说你刚到新的工作岗位,要像战士一样,激情似火干事,夹着尾巴做人。我看身边的干部和老志愿兵,个个活的如鱼得水,是我哪里做的不好,让主任这样要求我? 当时保管队有十余人,管理二十余栋库房,因保管员休假短缺,给我也分了两栋最远的被装物资库房。我没有丝毫怨言,入库核对帐目和实物,足有四十余个型号品种;认真清扫垛位上的尘土,抽空清理库房四周排水沟,往往是一身尘土一身汗。有的战士不解地问我,你是干部应付一下就行了,这样卖劲地干又何苦呢? 我也捅了不少漏子,坐车摔破了头让领导担心,倒库扭伤了脚住进医院,在库房边生火挨了主任的骂,帐目不符彻夜将整车匹物资卸下重新核对装车,化解矛盾不讨好差点挨了打,卸爆破器材脱手摔扁了地雷(引信分装)……还好这些问题没铸成大错,领导大度地认为我工作成绩突出,年终总结荣立三等功一次。最值得庆贺的事是新民哥牵线作媒,让我收获了爱情,组建了幸福美满的家庭。仓库领导和曲波鼎立支持,操心为我举办了简朴的婚礼。正当我沉浸在甜蜜的回忆里时,车子从“为人民服务”的牌子下转弯,沿路向库区进发。到四号库前,那片郁郁葱葱的青松林吸引了曲波,他下车与树木合影,摸了摸树杆说,哦,这些树长大了。那些顺沟而上长势茂盛的白杨树,大部分是他们当时栽植的,距今已经有三十二年。再向前走到了原勤务连驻地。这是夹在两山之间露出的一片相对宽阔的场地,修建有一栋三层宿办楼,对面是饭堂,中间空地是官兵训练、活动的区域。后因地势走动,将楼房移位变成了危房,怕人靠近,后被拆除。我们一行站在房屋原址,虽再也寻找不到什么遗迹,但似乎还能感受到当年战士们生龙活虎的身影,还能回忆起休假归来,与曲波、谭伟、孙平一起吃手撕腊肉的场景。我和曲波一边走,一边开玩笑说,那时都怪你太能干,是仓库的救火队员,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你。要不然,我也不会和你一起到勤务连,看着你受苦受累,扑下身子大干,收拾别人留下的摊子。曲波拍拍我的肩膀,若有所思地说,你看一看这长满山坡的白桦林,能从中悟出点什么道理来吗?我回想起仓库是中苏关系紧张时修建的,专门选址在大山深壑之中。库外是口子村,两山之间的这条沟叫灰条沟,沟尽头是尕庄村。仓库一年只有秋冬两季,一天只有太阳直射时晒三个小时。山上自生繁衍了茂密的白桦树,春去秋来,树木生生不息,新老更替,从未有人在意。我望着静静的白桦林,树叶泛黄,浸染了山坡,随风摇曳,片片树叶悄无声息地飘落。曲波看我茫然,指着山上的树说,阳面的山坡几乎没有生长树,阴面的山坡树木茂盛。这是因为阴面缺少阳光,水份散失的少,种子才能发芽,树木才能生根。而且树木成林后,抱团生长,休戚与共,抵挡风雨,才能形成这片生机勃勃的小“林海”。他接着说,你和我以及在这里默默奉献的官兵,就是这阴面山坡上生长的白桦树,虽然享受的阳光少了点,但能不畏风雨,扎根泥土,在部队这片森林里得到了培养和锻练。后来不管走到哪里,从事什么工作,都能直面应对,从不畏惧,敢于挑战,最终赢得掌声。再向前走是信息控制中心,从这里路分两岔,左手是东沟,右手是西沟。我们去往东沟,脚下走的路变成了石基路,是建库时开凿原石铺设的,不怕冬寒冻裂,到现在还完好无损。路两边的山涧有序地坐落着库房,沟尽头设置了哨所,海拔超过了三千米。哨所是座红旗哨所,受到总部、军区的表彰奖励,不管职务多高的首长,都会来哨所看望慰问战士。我随曲波到这里,见原来的平房已扩建成二层小楼。陪同的干部说这几年上面重视基层建设,专门拨款扩建并完善生活设施。我们进到室内,看到内务整齐划一,物品放置有序,学习生活设施配套齐全,无不拍手称好。在二楼网络学习室和健身室,房间里暖意融融,班长告诉我们,除了训练、执勤、劳动外,业余生活丰富多彩。厨房里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值日的炊事员说,中午四菜一汤,主食是米饭、馒头。曲波走到室外,随口问班长,现在的兵好带吗?他说现在部队士官比例高,年龄稍大、成熟,考虑的问题多;义务兵文化程度高,领会意图快,自觉、懂道理,违纪的人少,关系相对好处理,比过去要好管理一些。返回时从检修所那条路下来,走到老羊圈位置,我想起了库里有位老职工叫“老马”。当时有五十多岁,喂了两头奶牛,每天早上给灶上供应鲜奶,那个奶香味让人难忘。我告诉曲波,老马还是仓库电工,当时为了节约用电,每晚十点半后全库停电。记得1994年在美国举办的世界杯足球赛,决赛是巴西和意大利队。那天晚上,你和谭伟急的上窜下跳,实在没办法,拿起电话拨通后,模仿徐主任的声音命令道“老马,送电”。不到一分钟,电送上了,我们满心欢喜地看完了那场决赛。下到机关办公楼,与等候在那的仓库政委见了面。他说,玉树地震后,上面给了一些灾后重建资金,把原办公楼、家属楼、饭堂拆了重建。我这才发现所有的楼房都是新的,但整体布局没有多大变化。我和政委交流时说,现在正值军队改革,联勤部队改革尚未落地,仓库何去何从?他说,现在还不明朗,人员精减了一些,但任务更加繁重,要求更为严格,工作推进难度比较大。在返回的路上,我和曲波并排乘坐,坦诚交流,认为我们虽然都离开了部队,但依然豪情满怀,对老单位念念不忘。曲波说,老单位就像老家一样,什么时候也放不下,什么时候也忘不了。比如说张礼政委,我们叫他“老玩童”,其实他有心有情。值得忆念的还有徐庚寅主任,把青春和生命都献给了高原,后来他女儿去重庆上学,知道后给予了力所能及的帮助……我于1996年离开仓库,之后多次回去,有时陪首长小住几日,但都没有这次陪老战友回仓库印象深刻,也不像这次每到一处触景生情,好梦再圆。主要是当年一起工作的战友天各一方,许多情感只能用回忆代替握手言欢,更多的话语只能通过“704”战友群来作进一步探讨交流,分享共勉。送走了曲波,再陪客人去青海湖,路过响河大桥时,情不自禁地顺着仓库方向,凝望那片长满白桦林的山坡,心潮涌动,激情澎湃。不管单位将来如何变化,那里是我们曾经战斗的“家”,那里有我们用青春和热血呵护的“家园”,那里总会有初心不改的“亲人”身影出现…… 作者:张焕栋,曾在湟源综合仓库工作,2017年3月退休,现居陕西汉中。
推荐阅读记实散文:心贴青藏线
纪实小说::《九枚未爆的手榴弹》
高原汽车兵之歌(二)
高原汽车兵之歌(三)
燃!军运会主题推广曲《让生命怒放》热血上线
青藏线老兵之家微信号:qzxlbzj(←长按复制)弘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的三个特别精神
欢迎战友们积极投稿,投稿邮箱:97058619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