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三钗香兰(【影评】硝烟里的人性——从细节的角度品析《金陵十三钗》)

金陵十三钗香兰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时候,那一年我高三。当时这一被张艺谋作为角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鸿篇巨作一度被炒得沸沸扬扬,这无疑激起了我观影的强烈冲动。但由于是住校的高三学生,我只能把影片下载到手机里,在熄灯后的深夜用被子罩住全身,在闷热得令人窒息的被子里与电影里的人物共同感受那被日军占领后,压抑得令人窒息的南京城里发生的一切———那些惨绝人寰的奸杀淫虐和在生死抉择中绽放出的人性的光芒。

  故事是在一个小女孩——南京教会女学生书娟的视角中展开叙述的。那是1937年的12月,南京沦陷,满目疮痍。幸免于难的书娟等教会女学生返回暂未被占领的文彻斯特教堂,随她们一起来到的,还有受雇远道至此收敛神父遗体的美国人约翰?米勒。此后十四名风尘女子强行进入教堂避难,其中精通英语的玉墨希望借助约翰的身份为一行人提供更多保护。教堂的墙壁,并不能阻挡日军的铁蹄,日军发现并强征女学生去庆功会为日军表演节目,谁都知道,这将是一条凶多吉少的不归路。女学生们不甘被日军凌辱,准备集体自杀,却被以玉墨为首的妓女们救下。最后,这12个平日里被视为下贱的风尘女子以及神父养子的陈乔治自愿打扮成13个女学生的样子,怀揣凶器,代替教堂里的女学生,去赴一场悲壮的死亡之约,而约翰?米勒则带着女学生成功逃离南京城。

  这部极具争议的电影后来我看过很多遍,褪去了最初的震撼与感动,冷静思考之后,有由衷的赞叹和欣赏,也觉得有很多的美中不足。然而瑕不掩瑜,总体来讲我觉得这不仅是张艺谋近些年来拍的最好的一部电影,也给抗战类题材的电影树立了一个新的标杆——小切口,大纵深,摒弃过多宏大的战争场面,转而关注人性,尤其是边缘群体的人性光辉。
    从电影拍摄手法来看,首先不可否认的是影片故事视角独特,借用教会女学生书娟这一人物作为故事的讲述者,不仅情感丰富细腻,为一些情节进行了及时的解释和恰当的铺垫,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南京大屠杀沉重的故事基调带给观众的恐惧与压抑,最重要的是通过小女孩的讲述能够让观众深刻真实地体会到孩子们的心理活动、战争对孩子身心造成的摧残。真切的代入感让观众产生情感共鸣并移情,从而更能衍生出对敌人的仇恨和对受害者的同情,达到导演想要的情感效果。其次,这部电影的细节刻画极具感染力,很多细节都让人看得惊心动魄、有身临其境之感。比如戏中最令人揪心的莫过于豆蔻和香兰回妓院寻找琴弦和耳坠而被日军追赶、强暴并虐杀的那段戏,导演先是用了一个长镜头极佳地表现了豆蔻和香兰魂不守舍的逃命过程,镜头追随着两个逃命女子先是快速平移后来是不停晃动,她们不时惊慌失措、极为迅速地朝后扭头看日军即将追赶上自己,这样的动作细节让作为观众的我也因真实感而胆战心惊。当香兰被日军的子弹打中倒在地上的时候,豆蔻没有立刻独自逃命,而是蹲下来抱住香兰、哭着叫她的名字;而当日军经过倒在血泊中还一息尚存的香兰的身边时,香兰拼尽全力抱住一个日军的脚,不让他去追豆蔻,这在生死存亡之际的真情流露让姐妹情深在导演精心安排的细节表现中一览无余。此外,色彩美感的视觉冲击——比如多次出现的从教堂玻璃彩窗投射进来的阳光,十四钗华丽的服装、精美的妆容、复古的造型以及最后她们一起边唱《秦淮景》边并排婀娜多姿地向前走来让人在惊悚的血腥场面之外又能有视觉上的享受。而整部影片的节奏也是把握得极好——战争与平静的交错一张一弛,让观众的心在这145分钟里跟着人物跌宕起伏的命运而上下跳动。   在人物塑造与主题升华方面,我很惊喜地看到导演摒弃了他以往过度装饰、浓墨重彩的拍摄手法,摒弃了抗战片里老套的故事主线——将士们与敌人斗智斗勇、背水一战甚至“手撕鬼子”,虽英勇牺牲但赢取了最终的胜利;也没有着力刻画宏大华丽的战争场面,而是通过各种各样的细节凸显人性、刻画人性的双面性,力图描绘战争对“人”的影响而不是对当时那个时代的影响,把焦点对准了妓女这一被世人唾弃的边缘群体,奏响了抗战故事中最离奇、最具传奇色彩的乐章。

  古龙曾说,“妓女是妇女最古老的职业。”和那些被包养的女人相比,起码她们是靠自己谋生。这些人之所以比我们过得不堪,大多是被逼无奈。她们被自己的家庭放逐,然后被社会边缘化了。然而在这部电影中,恰恰是这样一些边缘的女性,她们在关键时刻用生命换取了少女们的未来、包容了这个世界的丑陋。不仅出于对少女之前救命之恩的感激、对青春纯洁的处女们的保护,也是因为她们想“做一件有情有义、顶天立地的事”来改改“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自古以来的骂名。尽管身份卑微,她们也是重情义之人,《金陵十三钗》就是对她们的赞歌。  片中小女孩的父亲也是一个具有双面性的人物——一方面他是国人唾弃的汉奸,另一方面又是牢记亡妻嘱托、深爱女儿的父亲。他为把书娟送到安全区可谓是费尽心思,不仅利用与日本人的关系获得相关资源,冒着生命危险屡次给约翰送修出城必备的卡车的工具以及他自己的通行证,甚至最后把所有财产都给了日本军官,只为免去女儿即将面临的浩劫。而狼心狗肺、对他早已失去信任的日本人并没有兑现自己的承诺。为见女儿最后一面,他低声下气地苦苦哀求日本人,而榨干了他最后一滴血得日本人却把他无情杀死,留得个横死街头、无人收尸的悲惨结局。他是可怜又可悲的的,但导演通过这个具有争议性的人物向我们揭示了一个道理——人都是有两面性的,不存在绝对的好人或坏人,不要以其表面的身份或社会标签来断定这个人的善恶。相比于以往的抗战电影,对反派人物双面性的人性描绘具有进步性,也是我觉得在此片极为精彩的一笔!

  不仅如此,导演还戏剧性地表现了日军复杂的人性——戏中有一场景是日军长官长谷川在教堂里向“神父”和小女孩们道歉并打开钢琴弹唱了一曲日本思乡童谣《My home》,弹唱完毕,依稀可以看到他眼中有泪光闪烁。他说,“这是世界上,最美的思乡曲”。当时我也曾被这个有礼貌有风度的日本军官迷惑了双眼,一度以为这都是出于他的真心,然而后来的剧情证明了长谷川不过是人面兽心的家伙,为把小女孩作为礼物送给上级以赢得上级的欢心,充分利用人性的弱点成功迷惑了约翰和小女孩并赢得信任——他的道歉、安抚和歌唱只不过是为上级得到小女孩们在庆功宴上歌唱以及她们童贞的一个糖衣炮弹。尽管约翰不断为小女孩们求情,试图以情动人,长谷川的表情看似内心也有挣扎,然而最终他只是面无表情、毫无商量余地地下达了军令。他是十三钗悲剧背后真正的刽子手,比那些粗鲁丑恶的日本士兵更加可恶 。当时对于这个片段大家争议很大,有很多人都为长谷川打抱不平,觉得他是个有知识涵养、良心尚存的军官,他只不过是在执行军令。然而导演的细节刻画已然揭露了一切——电影里长谷川弹琴的时候,导演给了学生们几个整体镜头,镜头里的学生们惊魂未定,而她们身边就是一个刚刚被日军残害的同伴的尸体。就是在这样的一群学生和血淋淋的尸体前,他只是谈自己的思乡,说教堂好看,仅仅是礼貌却冷漠的道歉,对他的士兵犯下的罪恶轻描淡写、一笔带过而毫无负疚感。这是多么讽刺啊!”风度翩翩”的日本军官竟也是如此虚伪、冷血和无情!这正是我认为本片中最精彩的一笔!    细节是最能体现一个导演功力的重要元素之一,而人性则是电影里值得探讨的永恒话题。张艺谋导演的这部《金陵十三钗》让我在众多不易被发掘但又精妙绝伦的细节中,窥探到编剧和导演的良苦用心;亦可于细节中体悟人性的复杂,在赞叹人性光辉的同时为那些逝去的鲜活生命感到惋惜。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和平永驻人间。更多精彩内容
关注武大青发

金陵十三钗香兰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