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妈妈一回家,孩子就不好带,还特别闹?

在小区里陪孩子玩,总会听到一些带孩子的老人家发牢骚。只听一位看上去还很年轻的老人说:“我们家这个孩子啊,也不知怎么回事,白天她妈不在家的时候,啥事没有,自己吃饭,玩玩具,摔倒也自己爬起来,特别乖。可是只要她妈一下班回来,就变得可娇气了,饭也不好好吃了,一说就哭,你说为什么呢?”
听到这话题,另一位老人家也抱怨说:“我们家也是,在幼儿园里老师说他表现挺好的,自己吃完饭就安安静静睡觉。但在家里就没那么乖了,只要孩子他妈在家,那就粘在他妈身上了,别人抱都不要,还动不动就哭!”
听他们聊天,我自己也深有体会,我妈也常跟我说:“平时这孩子可好带了,吃饭睡觉都省事,只要你一回来就变了个样!”确实也是如此,我一回家妞妞就像小猴子一样粘到我身上,一会要玩游戏,一会要讲故事,饭也不好好吃了,稍不顺心,就要哭闹。
当妈的我也委屈,而且不明白,我到底哪里惯着孩子了?明明追着喂饭的人是姥姥,明明一哭闹就满足她的人是爷爷,明明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更惯孩子,怎么孩子和妈妈在一起就不乖了呢?
为什么孩子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难道真是妈妈的陪伴有问题吗?
1
后来孩子他爸给我分析了一下,看看是不是这个理?
因为我在家的时候,孩子想玩什么就玩什么,用剪刀做手工,拿出颜料画画,在浴室里玩水,只要她高兴,我都耐心地陪着她,哪怕她把彩纸剪得到处乱飞,身上溅满颜料,全身衣服湿透,我也从来不说她。
当她提不合理要求时我不答应时,我也会拥抱着她,直到她哭完闹完为止。
也许好多家长会有疑问了,孩子到底是怎么啦?我们这么用心地陪伴他们,怎么他们还是这么闹腾,难道我们给他们的安全感不足?
其实,恰恰相反,这是孩子安全感好的表现。
我们想想,正常的孩子是怎样的?是乖巧懂事、不哭不闹吗?肯定不是,任何人都有喜怒哀乐,孩子也不例外,只是我们大人已经学会了控制自己,但是孩子还没学会。
所以,不要期望着孩子在本该撒娇哭闹的年纪表现得乖巧懂事。这个“懂事”背后有可能是对环境的不踏实,对他人的不信任,怕自己的哭闹引来大人的喝斥,而不敢释放自己的情绪。
越是在妈妈面前“不听话”的孩子,越证明了孩子对妈妈的信任度。
所以,当孩子在你面前各种闹腾时,先不要恼火,从另一方面想,这就是宝宝对你赞美呢!说明你对孩子来说,是最让他依恋、最有安全感的人。
这并不是因为你做得很差,恰恰是你做得很好的证明。
2
西西老师家访时,说西西在幼儿园的表现非常好,自己主动穿衣服、吃饭、收拾玩具,完全不用老师操心,还经常帮助其他的小朋友,就像一个大姐姐。
西西妈妈感觉十分诧异,因为女儿在家完全就是个“磨人精”,完全不像老师说的那样乖巧。老师走后,西西妈妈忍不住问女儿:“为什么你在学校能表现得那么棒,在家就不能呢?”
女儿委屈地说到:“因为那样特别累。”
是啊,做一个“乖孩子”其实是很累的。
就像大人上了一天的班,回到家也想甩掉鞋子,摊在沙发上一动不动。
那我们为什么不能理解,孩子有时候也想在家里“放飞自我”,释放一下情绪,和妈妈撒撒娇呢?
也许你会想问:那就这么纵容娃,养成坏习惯怎么办?
其实当孩子内心的需求得到满足、情感的需求得到回应时,内心的小情绪自然而然就放下了。这时候再和孩子讲道理,孩子更能听进去。
只有当孩子对一个环境、对一个人特别信任、特别依恋、特别有安全感时,他才敢放心地“造作”,这是一种情感的本能。
所以,偶尔也原谅一下孩子的“不听话”吧,谁叫孩子和你亲呢?你不满足他、包容他,那还有谁可以呢?
当然,无条件地爱孩子并不代表无条件地满足孩子,如果孩子提出过分要求或者做出过分的事情,例如随便打人、乱扔东西等,家长们也要温和而坚定地制止并给孩子立规矩,毫无限制的爱只会让孩子更没安全感。
编辑:王珏
本文来自央视少儿,欢迎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cctv14children@qq.com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哦~)
了解更多资讯,请长按下方二维码,点击下载央视少儿客户端
版权声明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