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医院的妇产科,夜班从晚上5点钟开始,到第二天早上8点结束。 |
每一天的深夜,在产房,都发生着不同的故事……
“姜医生,只有你能能帮助我了,我公公要我把孩子流掉。”
这天晚上,在我们医院建档产检的孕妇小于,慌慌张张的给姜医生打来了电话。
“流掉?都8个月大了,这是怎么回事?”姜医生问。
小于已经怀孕8个月了,怀孕3个月时,在我们医院建档产检。在一次B超检查时,医生发现,胎儿的左手臂有异常。
B超检查室里,医生对小于说:“根据B超来看,现在胎儿左臂有一明显囊性包块,大小约68mm×42mm。”
“这是什么呢?”
“我们分析是一种先天性的出生结构畸形。”
那怎么办?小于心里慌了,这个消息对小于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小于和丈夫结婚8年了,流产了3次,一直没能有一个自己的孩子。
小于的公公,在老家盼孙子都快盼疯了,几次对小于的丈夫下了最后通牒:“再不生孩子,就别再回家了。”
好在小于终于又怀上了,本以来,这次能顺利的怀孕分娩,没想到胎儿的手臂又出现了问题。
“你别着急,这种异常不算大事,我们可以在孩子出生后,进行治疗,不影响以后的外形和功能的。”接诊的姜医生安慰她说。
让姜医生没想到的是,快临产了,小于却出现了变故。
电话里,小于无奈的说:“前几天,我的公公和婆婆从老家来了,本来挺高兴的事情,等我生下孩子,一起回家。但当我公公听说孩子手臂有畸形后,就改变了主意。他说,不能抱着这样有残疾的孩子回老家,他要我把孩子流掉。”
“这怎么可能,都8个月了,进入了围产期,是不能无故流产的。”
“可是,我的公公?”
“没事,明天,你让他来医院,我跟他谈谈。”
第二天,小于的公公来到了医院,刚见到姜医生,第一句话就带着火药味: “医生,我孙子出生,胳膊要是治不好,你能承担责任吗?”
姜医生说:“老大爷,您要相信科学, 这种肿瘤不是疑难病症,是可以治好的。”
“有什么更好的治疗办法吗?我可不想让我们的孩子回家后,让人家指指点点的,”小于的公公对姜医生说:“医生,你不知道,我们村子里。说闲话的人很多,我可不愿意这样抱着孙子回家。”
姜医生明白小于公公的苦衷,他是怕人家说闲话,想到这里,姜医生又仔细的分析了小于肚子里胎儿的情况,有了新的想法:是不是可以进行产房即时外科手术呢?
第二天,姜医生就联系好了小儿外科、新生儿科、麻醉科等多个相关科室的医生,对小于的情况进行了会诊,会上,决定为小于的孩子进行产房外科手术。也就是孩子降生后,马上进行外科手术。
“这种新生儿的外科手术,我们还是有把握的,但是,得需要麻醉来护航呀。”
小儿外科的胡主任眼睛盯着麻醉科的马医生说。
谁都知道,产房外科手术对麻醉技术要求很高。由于新生儿的呼吸及循环系统不稳定、各个脏器发育不完善,麻醉师要尽量减少使用麻醉药物的种类,精确掌握麻醉药的使用剂量,除了必须保证术中患儿生命体征各项指标的平稳外,还要有效促进患儿术后身体机能的恢复。
“胡主任,你放心,我们保证不会出现麻醉意外。”麻醉科的马医生立下了保证书。
但是,当姜医生把这一决定告诉了小于时,小于却犹豫了。
“是不是风险太大了?”小于担心的问。
姜医生说:“你放心,我们开展这种手术,要在患儿生命安全能够得到有效保障,同时产前诊断明确的基础上,有明确的手术指征,通过产房外科手术可以得到及时有效治疗的情况下方可实施,不是什么手术都做的。”
“好吧,我们听医生的。”
很快,小于的预产期到了,当天,经过几个小时的宫缩后,小于顺利的娩出了一个男宝。
我把刚出生的小宝宝抱给小于看,小于扭过了头,说:“小红姐,我先不看了,我怕我伤心。”
尽管小于扭过了头,但是,我还是看到她眼里的泪水。
等候在产房里小儿外科的胡主任和助手们,立即开展了系列检查,麻醉科的马医生小心翼翼的给小宝宝进行了全麻麻醉,半个小时后,胡主任亲自为小宝宝施行了“左上臂淋巴管瘤切除术”。短短1个小时后,手术就顺利结束了,小宝宝被送入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护理。
“小红姐,什么时候我能看到我的孩子?”
每天,我们把小于挤出的奶水送给小宝宝时,小于都关切的问。
有时候她害怕自己的奶水不够,还拼命的挤。
很快,小宝宝就恢复了健康,回到了家人的身边。
“没想到好的这么快!”抱着自己的亲孙子,小于的公公很高兴。
“这就是产房外科手术的好处,”姜医生解释说:“产房外科手术是在胎儿出生后立即对胎儿疾病进行外科手术的模式。这类手术的优势在于将产房和外科手术室合二为一,减少了患儿在转运过程的感染机率,避免转运过程中能量丢失、体液丧失、感染机会增多等风险;而尽早的干预,阻止病理状态的进一步发展,术后管理明显简化,也提高了手术成功率。此外,术后伤口的愈合瘢痕反应要优于延迟手术,同时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呢。”
深夜的产房,什么事都可能发生,门铃每一次响起,都是生命在叩门。静静的,听助产士小红姐为你讲述那些生死相依、悲欢离合的产房故事。下一夜又会发生什么呢?关注小红姐的《深夜产房系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