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沟口大队剧团
文/张伟
《朝阳沟》作者杨兰春,时任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寄给大队的杂志
上世纪一九五八年至一九八一年,我国农村普遍实行农民集体出工记分制,按自己全年劳动所得合计工分,以此参与生产队粮食和经济收入分配,人们称这种组织形式为“大集体”。那时的土地没有分到一家一户种植,土地是由人民公社的生产大队下属生产队集体所有,生产队里所有农户的家庭成员称社员,大家一起下地劳动,共享劳动成果。
那个时代的文化生活非常贫乏,记得我们生产队只有一个用一根铁丝做导线,中间串着一个广播匣子,另一头再用一根铁丝埋进地里,这就是每天早、中、晚三次播放节目的小广播。这个广播先是安装在下庙李向坤的门脑,后又移到岭头上老保管库的窗户顶上。七十年代初大办广播后,有线广播才通过一根铁丝进入每家每户,于是中央、省、地区、县等各级所发生的新闻传入千家万户。广播节目中插播少量歌曲、相声、戏曲。除此之外就是两到三个月放一次电影,偶尔会说一场书。所放的电影或说书,方圆十几公里内的每一场都不舍得漏掉,最后会把电影或说书内容几乎全部背下来。收音机只是听说而没见过,更不知还有电视。我第一次看到专业戏剧演出,好像是一九七八年的秋收后,我和李金铭各借一辆自行车,后边每人还带个人,到五里川剧院看卢氏县豫剧团演出,当年看完演出后,觉得真是一种享受。
汤河公社是七六年从五里川公社分出来成立的。为了活跃群众的文化生活,公社号召各大队都要进行了各种不同形式的文化活动,大坪大队、新坪大队、汤河街大队、高沟口大队先后都成立了业余剧团,还有河口大队的旱船、汤河街大队的耍狮子等。
我们高沟口大队剧团的前身是文革时期的“高沟口大队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当时演出的节目有《社员都是向阳花》《大海航行靠舵手》《共产党好》《敢叫日月换新天》等歌曲。还有《四个老汉学毛选》《老两口儿学毛选》等短剧,另外有三句半、快板书等节目。演员有汪保明、史小贞、黄随琴、黄聪敏、李爱民、王青山、张学理等。那时的道具非常简单,只有鼓、锣、钗、唐锣等,没有舞台和幕布,照明是用一个铁壶装入煤油,放入棉花捻点燃(社员管它叫夜壶灯),衣服是根据自己的角色自备。化妆有时用油彩,没有油彩时用红纸泡水打个红脸蛋。排练的节目首先在大队部所在地高沟口演出,然后到各生产队的学大寨工地现场宣传演出,以此提高社员觉悟和鼓舞土气。
《红灯记》剧本
随着《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海港》《奇袭白虎团》《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八大样板戏的推出,我们大队也用曲剧排演了《智取威虎山》和《奇袭白虎团》两个样板戏。全大队选出陈万有(饰杨志荣、严伟才)、陈万书(饰座山雕)、王青山(饰少剑波、王团长)、李振峰(饰常猎户)、张随莲(饰常宝)、王青岐(饰李永岐)、王彩霞(奇袭白虎团饰崔大娘)、史小贞(饰白茹)、陈有志(饰栾平)、吕振方(饰匪连长)、张改朝、陈仁义、张联有、张明理、陈万学、陈万玉、黄堂子等人都参加了演出,分别饰解放军战士、八大金刚、匪兵、群众等不同角色,还有一些参加的人已记不清了。演戏的服装都是当时社会上大家所穿的衣服,演员自备或到邻居家相互借用。道具如步枪、手枪都是自己用木头制作,大盖帽用竹子绑一大一小两个竹圈,然后用纸糊色染。钢盔是牛笼嘴用报纸糊后拿墨水染就。没有舞台,就利用上坑门下的堎堰头或是在高沟口大场用木杠、木板搭成舞台。照明有了煤气灯(煤油通过打气加压雾化后,喷到特制的网上燃烧产生亮光),后来大队的发电站发电了,才用上灯泡。没有乐队,我们只好借汤河大队的黄春田来领衔,我们再凑几个二八戳(不熟练)凑合组成乐队。没有扩音设备,就靠嗓子硬吼。
七六年冬,我们大队计划组织排演现代剧《朝阳沟》,但死活找不来《朝阳沟》剧本。农历腊月的一天,我听谁说横涧公社熊耳大队桐树上的戏剧爱好者老杨家有,我就冒雪从高沟大队的小长沟翻山到桐树上老杨家。找到老杨后,与老杨素不相识,我说明了来意和介绍了我们想排剧的强烈愿望,他被我们的精神所感动,就从一个小木箱里找到发黄且有点烂的《朝阳沟》剧本,我如获至宝,揣进怀里,趁天还未黑,急往回赶。谁知路生,上到山上垭豁处被一个叫“五条路”的地儿迷了路,在那个小山包上转了两圈,等找到路回到高沟口已经后半夜。第二天我用复写纸一式五份,一天一夜手抄完成了《朝阳沟》剧本,分给了主要演员,其他演员由他们自己分抄。就这样,白天大家在高沟口大场的麦桔垛根,晚上在小学的教室里排练,用十多天时间完成了排演。参加《朝阳沟》剧目的演员有:李清朝(饰拴保)导演、陈桂荣(饰银环)、李海英(饰银环妈)、李参玲(饰二大娘)、王青岐(饰拴保爹)、黄春红(饰拴保娘)、王青山(饰老支书)、黄海竹(饰巧珍)、李振峰(饰来庆叔)。七七年春节,《朝阳沟》正式在高沟口大队部为社员们演出,演出结束后,反响很大,群众要求连演三天。演出过程中,不仅得到本大队社员的好评,还吸引了邻近的高沟、低里坪、汤河、大坪等大队的群众前来观看,引起了不小轰动。因此,剧团正月十五被公社调去汤河剧院为全公社社员演出。演出结束后,又接到低里坪大队、高沟大队及横涧公社吴家庄、马庄河等大队的邀请,演出一度受到了大众的广泛赞誉。现在我们到了吴家庄或马庄河,六七十岁的人还会问起那时演拴保、银环的人现在干啥呢。
为什么这个剧目演出能有这么大的影响?除了演员表演动作到位,唱腔优美,剧词熟练外。就是我们演出总是去请汤河大队的黄春田同志来为我们拉大弦,他同时也是汤河大队剧团拉大弦的,可人家有人家的事,总不能老为我们服务,能不能演出,啥时间演出,得趁人家的时间而定,这样非常被动。没有拉大弦的,戏就没法唱。难道我们就学不会拉弦子?在这种情况下,张学理(主大弦)、杨西有(副大弦)、王宗理(副大弦)、陈仁华(板胡)、李金铭(翁子),我学二胡,几个人下决心就自制了乐器,白天劳动,晚上练习,利用一冬天的时间学习奏乐,先后学会了曲剧中的四十八板、阳调、哭洋调、书语、哭书语、诗篇、哭皇天、汉江、扭丝等曲调的过门和唱腔伴奏。过去伴奏靠别人,两三个月时间高沟口竟有一帮子人学会伴奏,好像一夜之间冒出了一个乐队,令其它大队颇为震惊。这也是我们大队演出成功的一大功劳。
《朝阳沟》的演出成功,社员们对大队剧团刮目相看,支持办好剧团的积极性很高。当时的大队支书是李清智,大队长是张学理,张金福是副支书兼会计,大队决定七七年春开始,在麻沟口即现在史群子房后,由高沟口生产队出地,其它生产队出木料、砖瓦和人工,请陈万新、李向入、王青岐等为工程师傅,大家用了大半年时间建成了五间长15米,宽7米,高两层的戏台子。戏台子的第一层被隔为前、后两个部分,前半部分被隔成几小间,两间给大队做缝纫铺,剩下的做化妆室和放置戏装道具及其它杂物,后半部分做了排练场。
后来大队用缝纫铺挣来的钱买回了一部三用机和大喇叭,这个三用机可以扩音,可以向全大队社员放唱片,还能利用每家每户的小广播相互对话。我当时在大队供销社服务部当营业员,支书又让我想办法到供销社弄了些减价布,做了幕布和一些戏装。
作者抄写的《蝴蝶杯》剧本
一九七八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被大队推选为大队团支部书记兼大队民兵连长和民事调解。大队剧团由大队长张学理负责,我与张金福做后勤,协调服务和剧本的搜集工作。随着人们思想的不断解放,一些历史剧目相继解禁,到八二年这几年间,剧团主要是以演历史剧为主,先后排演了《包公辞朝》《秦香莲》《卷席筒》《卷席筒续集》《攀龙附凤》《寇准背靴》《血溅乌纱》《蝴蝶杯》《打金枝》《送京娘》《下陈州》《白蛇传》《小姑贤》《墙头记》《草人媒》《李天保吊孝》《三子争父》《状元祭塔》等历史剧目。
因当时的条件有限,书店没有卖剧本的,社会上又不好找,找到了又没法复印,为这事我没少费劲。剧本除了在社会找以外,我还给当时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朝阳沟》的作者杨兰春写信要过剧本。我写信介绍了村里剧团的情况并说明了困难,他老人家被我们深山区里有这样一个多年存在,而且克服重重困难,年年为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不懈努力的剧团所感动,马上寄来了两本《河南戏剧》杂志,上面刊登有戏剧《血溅乌纱》《攀龙附凤》剧目,满足了我们的需求。同时他还给我们介绍了《河南戏剧》杂志这个刊物,这个刊物每期都会刊登一个戏剧,这本杂志后来解决了我们没有剧本的大问题。
为了不误演出,我和李金铭分工,把每个剧本一分两瓣,一人抄写一半,一式五份。抄剧本为了赶时间,我们熬了不少通夜。我们先后抄写有近二十个剧本,至今我还保留有部分手抄本。有了剧本,没有古戏装。刚好洛阳狮桥镇有三个人到我们大队推销戏装,我们用1200元赊来了几套主要戏装和头饰。后来剧团到吴家庄、大南沟、马庄河、高沟、桐树上、低里坪等大队演出,用了两年时间演出挣钱才还上。那时的剧团演员,都是自带干粮,记工分摊到各生产队核算,剧团在外每天演出两场,大队管吃管住,每场演出费30元,演出收入归大队所有。
随着时间的变化,学员们有的参军,有的上大学、有的外出工作、有的出嫁外地。这一时期的剧团团长是张学理同时兼拉大弦,后勤是张金福、张伟,导演是王青岐,指挥是王青山,司鼓是谢占斌、乐队成员有王宗理、杨西有、李金铭、张伟、张联有、陈仁华等。主要演员有王青岐(饰寇准)、王青山(饰宋王)、陈万有(饰包公)、黄克理(饰八贤王)、黄堂子(饰王强)、陈有子、谢明(饰三花脸)、李海英(饰秦香莲)、陈桂荣(饰张氏)、黄海停、王海珍、张明霞、文学理、李振峰、李振方、陈随有、李清松等都根据情况扮演不同角色。
作者抄写的《李天保吊孝》剧本
高沟口剧团到了一九八二年,由于生产体制的变化,从此解散消失了。落实生产责任制后,戏台长期不用,风雨侵蚀,无人修缮,2000年前后被拆毁了,这是一大憾事!在大集体那个文化落后,物质贫乏,生活条件艰苦的时代,没服装自己借,没有道具自己制,取暖自己背柴禾,夜里排练靠打柴禾火照明,没有发胶用榆树皮熬。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向一处使,想方设法,从没有被困难所吓倒,使剧团小有名气,苦并快乐,为活跃当地和周边的群众文化生活发挥了不小作用,至今忘记不得。二0二一年一月二十四日
往期作品◆村里的大寨田◆写给文友(网名串烧)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张伟,男,汉族,大专文化,生于1958年7月6日,卢氏县汤河乡高沟口村人。中共党员,国家公务员。曾在汤河供销社、五里川镇政府、汤河乡政府、县冶炼厂、城关镇政府、县审计局工作。2018年退休,爱好摄影,喜欢文字。
卢氏文友群主办
首席顾问
车迎新
文学顾问
牛爱民 任耀榜 李宏文
张银成 周天鹤 董建中
寇一洵 (按姓氏笔画排序)
文苑编辑部
文苑总编:知一和
文苑主编:卢一辉
执行主编:张淑清
责任编辑:张一瑞 张欣燕
一一一一:邹一楠 李一璇
本期编辑:张欣燕
投稿信箱: 一一一 一一一一LSWY1818@163.com
广告联络部
白雪 微信号:baixue7818
邹 楠 微信号:zounan159
(欢迎加微信详谈)
▊声明
感谢关注《卢氏文苑》。网站与公众平台转载《卢氏文苑》所刊发的文章,须征得《卢氏文苑》授权,并请注明出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平台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平台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法律援助单位:
河南共同律师事务所
▊法律顾问:
宋海峰律师
请点击“写留言”,留下您的精彩论!点击“在看”推介给更多的微信好友!投稿作者请提供简介及照片,切忌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