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吧
老家的山、水、屋 作者:李宏文
老家的山
老家豫西卢氏县,是河南省面积最大、人口密度最小,平均海拔最高的深山区县,全县大小山峰4037座。其中一座山名叫熊耳山,我从小就在这座山下生活。现在我每次回老家,最愿意做的事情就是经过熊耳山时停留一段时间,站在山顶上极目远眺那无尽的山峦。蓝蓝的天空万里无云,宁静的山间,漫山遍野的山花在风中摇曳,蝴蝶懒散地沐浴着阳光,在繁花似锦的花丛中尽情舒展着它那迷人的舞姿,眺望远山天际间连绵起伏的山峦,想着山外边的美好世界,回望追寻那浓浓的家乡记忆,乘着思绪去感悟那山的境界与博大。
老家的山教会了我沉稳。站在山顶上,我总是情不自禁的在想,眼前这些山到底存在了多少年,这里很久以前或许是一片浩瀚的海洋,或许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现今已无法考证,但感觉应该比我内心想象的时间更长,它们经历了历史长河多少朝代的风云变幻,看遍了多少世间的人情冷暖,沧桑巨变。在我的心里,熊耳山就像一座荣辱不惊的历史丰碑,经得起岁月的磨砺,用它特有的情怀仿佛在告诉人们岁月就是力量,坚韧就是希望,厚重就是不变的品格。熊耳山没有三山五岳的尊贵名气,更没有名山大川点缀的人文历史名份,却依旧那么平静地滋润养育一方,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移,永远都是那么沉稳。
老家的山教会了我淡泊。呼吸着山间特有的新鲜空气,望着重重叠叠群山环绕的山峦,展现在眼前的山色,犹如一幅精美多娇的画卷,浮躁的内心似乎就平静了下来,我想如果把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比作满天星斗,那么自己只能是构成满天星斗的一个小小分子。朴素、淡泊、厚德、豁达、包容,是人生道路固有的精神与人生价值。俗话说:平平淡淡才是真。意义悠长而深远,此时我就不再为名利躁动缠绕不安,更不为压力山大的仕途跋涉而困扰,余下的只有心内那份久久的恬静,就像眼前的山,淡淡地、静静地守望着自己的信念与尊严。
老家的山教会了我忠诚。那些山从不逃避自己的责任,在大自然的生存怀抱中,历尽无数雪雨风霜。它们敢于担当,也不会为自己的卑微而伤感,一腔豁达的胸怀,世世代代给予人们的永远是必不可缺的滋养;它们总是力所能及地忠诚履行自己的使命,不管遇到什么艰难困苦的生存环境,它总是高昂着头,屹立在崇山峻岭中。山虽无言,然非无声,那静静流淌的山涧溪流,宛如娓娓动听的音符,涓涓不息的流动在人们心里,讲述着不绝而清澈的流金岁月。人们总是感念它那奇峻之美,可它从不炫耀自己的博大精深,它那气势壮阔的峰峦,豪迈的品格始终深远的影响着我,筑起了我强大而坚强的内心世界,这是大山的情怀,一种大自然不可多得的给予。
老家的山,让我心动神往,它博大而不狂妄,淡泊而不颓废,使我永远不会淡漠。因为那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有我的根,那里有我儿时的守候,有我的情愫,有我看不够的景色,剪不断的乡情,听不厌的乡音,有我精神的冀盼和思念,还有我内心说不完的故事,萦绕不去的浓浓乡愁。
老家的水
老家卢氏县横跨黄河、长江流域,有河流溪涧2400多条。其中在县城西南方向有一条叫老鹳河。因从前河两岸绿树成荫,多鹳鸟栖息,又名鹳河。我的老家就在鹳河的支流边,门前是路,路边是河。老家门前的那条小河不宽,但这条河水注入丹江水库,便成了南水北调水源保护地,首都人民也用上了家门前的水;河水不深,但很清澈干净,哺育着家乡世世代代人的生命;水流不急,偶尔会听到它潺潺的流水声,仿佛在讲故事,故事不多,却会时常勾起我童年的回忆。
春天,正当春寒料峭之时,春姑娘便会早早地眷顾这条小河了。岸边的小草不知什么时候就会悄悄地拱破地皮,露出稚嫩的笑脸,在春风的吹拂下轻盈舞动,仿佛一个个俏皮的玩童,左右摇晃着脑袋;又好似水中的波浪一波连着一波起起伏伏,尽情地呼吸着春天的气息。小时候我们在上面玩耍,有的坐、有的躺,你追我赶地翻滚着、打闹着,真有一番提前感受踏青的感觉。爷爷小时候种下的那些垂杨柳也不甘怠慢,尽力地摆弄着身躯,伸出一屡屡嫩绿的柳条,试探性地伸进刚解冻的小河,好似蜻蜓点水,又好似在跟小河亲切地握手示好。一阵春风掠过,河面上泛起一道道波纹,一圈套一圈,很快便会随波消失在很远的地方,倒映在水中的垂杨柳一会扭动细腰,一会振臂欢呼,仿佛在不时地告诉人们春天来了。
夏天的小河才是我们小时候真正的游乐场。尽管火辣辣的太阳直射得小河波光粼粼,但她总能热情地敞开宽阔的胸堂,去容纳我们的嬉闹,用仅有的一点凉爽冲刷着每一个孩子身上的污垢。放学后,我们便会迫不及待地扔下书包,脱光衣服,三五成群地跳进小河,享受着自己的乐趣。打水仗、捉迷藏、扎猛子、狗刨游比赛,像泥鳅一样在小河里自由穿梭,河面上不时溅起一朵朵雪白的浪花,一会又轻轻地拍打在身上,最终回归母亲的怀抱,小河也笑了。夜幕降临,欢快了一天的小河渐渐平静下来,摇着清风沉浸在欢乐中,偶尔也会偷听坐在河边的恋人们的悄悄话。
秋天到了,小河里的鱼蟹也肥了,虽说不大,但数量和品种却很多。小时候最喜欢的有红专鱼、白菜瓣儿,还有娃娃鱼等,现在才知道那些鱼是濒临灭绝的保护鱼类。那时站在河边就能看清它们的一举一动。我们就沿着小河边,随便翻开一块小石头,保准会有小螃蟹。在这丰收的季节,村民们在田地里忙了一整天,汗水浸湿了衣服,流满了整张挂着疲惫与喜悦的脸,这时,坐在河边,用河水洗梦把脸再惬意不过了,小河望着河边辛苦了一天却深感满足的质朴的脸,它把最甘甜的水奉献给了村民。
冬天的小河,显得是那么的平静。刺骨的寒风夹带着片片雪花,不断袭扰着河面。小河结冰了,岸边也被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冰雪悄悄地笼住了小河,水落石出,虫鱼遁形,偶尔从河岸灌木丛中传出几声鸟雀单调的鸣叫,有时会惊起一两只野鸡。河面结上一层冰,如果是薄薄的,可用石头敲碎它,捏一小片含在口中,细心地咀嚼、品味、直到凉彻心肺,那种凉是很甜的凉;若是厚厚的,很结实,怎么敲也敲不开,则可以放心大胆地在上面溜滑,但有一种滋味不好受,常常有小伙伴一不小心,滑倒之后,在冰上的感觉很重很沉也很痛,全身麻木。
如今,小河渐渐失去了往日的风采。河水已浅,鱼蟹也少了,孩子们都走出大山。小河寂寞了,枯竭了,像一位孤单而寂寞、年迈而沧桑的老人,用他那干瘪的身子,无奈而固执的守护着那片土地。只有躺卧在水边的那几块大石板,爬满苔藓,绿森森,青幽幽,伴随着潺潺的流水,似乎还在诉说着小河曾经的往事……我们在倡导生态文明的今天,又能为曾经的小河做些什么呢?
老家的屋
老家的老屋是典型的豫西民居,土墙青瓦,栎木门窗,几间依山傍水的普通房屋围城一所四合院。老房子至今已六十多年,可已经有十多年没人居住了。风化的墙砖,表面覆盖着一层细细的粉末。嵌砖缝的沙浆一条一条的脱落。砖缝间的泥灰,被野蜂钻出了一个个小洞,成为其栖居的窝巢。屋角的青瓦不知何时被风吹落了几片,露出了几截黑黑的椽头。在落日余晖的映照下,如同一个迟暮的老人。即便如此,每次走近老屋,都会勾起我对过去生活的回忆。
老屋虽粗陋,却有着满满一屋的温暖和幸福。记得堂屋正中挂一幅书画,中堂古色古香,小时候,我常常望着画面发呆,画里的故事让我想象了很多年。中堂下面放一个粮食柜,对门而立。房的两侧是居室。院子里有一株高大的苹果树,一到春天开满了漂亮的苹果花,满院都是淡淡的花香。院外路边几株粗壮的杨树,夏日里有乘凉的浓荫。放学回来,在院子里追逐打闹,笑声在树梢上回荡……。如今,风雨侵蚀,剥落的墙壁爬满了岁月的痕迹。长满青苔和杂草的灰瓦屋顶见证了多少快乐而美好的时光!
一股春风过后,新房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于整个山沟里。唯有我家老屋记录着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鸡鸣犬吠显衬的老屋更加古朴、安详又静谧。走进院子,满是三十几年前的乡村气息,农家味道。我知道,我也深深眷恋着那些年乡村的记忆。人,总是喜欢怀旧的,并且这种思绪越是浓烈越如陈年的酒,时间愈久愈是浓香四溢,而老屋就是盛酒的泥瓦罐子。当这些泥瓦罐子渐渐破碎消失后,我们没有了怀旧的物什,就再也嗅不到酒的醇香了。
诚然,老家的老屋不是历史古迹,没有承载历史之厚重,迟早会湮灭在时光里,但我还是决定返修老屋。又一次回老家时,我便存下心思带着相机站在院前,郑重其事的给老屋照了个相。或许,当我老时,坐在夕阳里拿出照片看看,便可品读一番岁月的流走、慢慢与时间一起变老的滋味。如今,已修好的老屋,旧貌焕发新的生机。对于我来说,修老屋,修的不仅是房子,还修了文化,修了人心。
注: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END
编者推荐:
老家是游子们的精神家园,朴实、亲切、温润,像融在骨血内的“瘾”,那么不听话、不间断地复发着,却常思常明,常忆常新!在游子的情愫里,老家的每座山、每条河、每间屋都是亲切而温暖的,可以写成一首诗、填成一阙词、谱成一段曲,反复吟唱和抒怀!随着时光流转,如此认真地深入骨髓,与血肉相融伴随一生。 《老家的山、水、屋》是作者怀着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以真挚的情感与鲜活的文字凝练而就。在作者的心里,老家的点点滴滴、深深浅浅都如诗如画,何时“食”之,甘若饴。为了把这心中的美好与愿望实现,宏文老师将这一份热情倾注于笔尖,将这一腔热爱付诸于行动。大家了解的宏文老师是一位感伤、悲伤的游子,远离老家,思郁成行,故悲从家乡来;但宏文老师还是一位紧握现实、把脉梦想,知行合一的践行者,把牵念化为雨露,泽被桑梓,温暖故土。请大家跟随宏文老师眼眸与笔尖所触,沿着岁月的痕迹,欣赏作者在老家的那人、那事、那情、那饶美的四季和丰厚的人文风情吧!
(张欣燕)
作者简介
李宏文,卢氏县汤河乡人,在军队工作20年,现就职于郑州市城乡规划局。在军队时,长期在军队基层和师、团机关工作,热爱写作、爱好摄影,在军队内部刊物发表文章近百篇。转业地方工作后,在政府机关工作,直觉敏锐,洞察力强,在郑州日报、机关党建刊物上时有刊出。
往期推荐
●春暖花开等你来
●二月十五祭坟感怀
●包书皮
●飘落在故乡的童年
●老家的糁子饭
●彩灯点亮卢氏不夜城
●好吃的饺子–母亲的心
●该死的蚊子
●相约卢氏忆芳华
●难忘参军离乡那一天
●尘封的石磨
●教师节,谨以此文献给我的父亲
●秋雨后的山乡
●又见老家柿子红
●深秋里的一杯皇菊
●怀念山里宁静的夜晚
●忘不了家乡的味道
●一根烟袋传家风
●怀念家乡的雪
●我与《卢氏文苑》结下不解之缘
●老家过年
●走进老家
●怀念山村的那弯月亮
●月季花开香满城
●唤醒山村春天的鸟鸣
●大山,你是我永远的恋人
●远去的书信
●亮闪在记忆深处的煤油灯
●记忆中的中秋
●岁月刀痕 流年不负
●西河?汤河
●月光下的山村
●冬日窗台上的一抹绿
●雪夜的怀念
●思念远在天边的你(外一篇)
卢氏文友群主办
文学顾问
牛爱民 任耀榜 宋海峰
李宏文 张银成 周天鹤
董建中 韩成章(按姓氏笔画排序)
文苑编辑部
文苑总编:知 和
文苑主编:卢 辉
执行主编:张淑清
责任编辑:张 瑞
张欣燕
程向楠
邹 楠
本期校审:张欣燕
本期编辑:张淑清
投稿信箱:LSWY1818@163.com
▊声明
感谢关注《卢氏文苑》。网站与公众平台转载《卢氏文苑》所刊发的文章,须征得《卢氏文苑》授权,并请注明出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否则,一经发现,本平台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法律援助单位:
河南共同律师事务所
▊法律顾问:
宋海峰律师
更多精彩
请扫码关注
请点击“写留言”,留下您的精彩评论!点击“在看”推介给更多的微信好友!投稿作者请提供简介及照片,切忌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