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的诗(王昌龄很经典的一首诗,短短四句话,却言有尽而意无穷)

王昌龄的诗

漂流在外,每当想起故乡的一草一木,还有曾经淌过的溪水,走过的小路,内心就泛起涟漪。再抬头看见天上高挂的一轮明月,更是心潮澎湃。那里有儿时的玩伴,那里有慈祥的老母,自己就像一棵迎风生长的小树,故乡却深埋着自己的树根。唐代一位诗人送别朋友,也不自觉地想起了那盏冰轮。送柴侍御唐代:王昌龄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擅长抒情诗,并以其丰富的诗歌创作实践,首倡意境的诗论。王昌龄主张写景、状物、抒情三者应做到浑然一体。《送柴侍御》就是一篇情景相兼的佳作。柴侍御是王昌龄的一位知己,在武冈当地方官,但他的名字和事迹无考。此诗当为诗人送柴侍御赴武冈而作。诗的首句“流水通波接武冈”,是说龙标和武冈两地流水相通,波澜相接。武冈县在湖南省西南部,距龙标县约一百五十里。诗人采用移情于景的写法,一个“通”字,一个“接”字,似乎把两地紧密地联系起来了。第二句“送君不觉有离伤”,承上启下,贯穿全诗。离情别绪自然会有,何况自己谪居遐荒,总会牵动内心深处的痛苦,但虽有“离伤”,而并不感觉,即更有一层深意在,它就从反面注入了积极健康的感情,使明朗的色彩映照了全诗。第三句也是即景抒情,像是为眼前的龙标山而发的。“青山一道”,意谓虽居异地,但都住在同一座青山的周围。“同云雨”的自然现象,相隔两地是很难绝对相同的,但诗人却移情于景,主观想象它是必然如此,“同云雨”也喻其遭遇相同,暗示柴侍御也因仕途失意而沦落天涯。第四句“明月何曾是两乡”,正面意思是明月遍照龙标和武冈,两地犹如一乡。以明月衬托离情和思乡,在唐诗中颇常见,如白居易诗“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王昌龄诗中写月,笔法新颖,有着丰富的想象。如”月带千里貌”,作者观月,却想象能看到千里外友人的容貌。”明月何曾是两乡”,它和六朝谢庄“隔千里兮共明月”词义相近,但句子更自然,词意更含蓄。王昌龄这首诗的末两句,诗意是并列的,即云雨同阴晴、明月同圆缺。它们和第一句遥相呼应,又是第二句的形象铺叙。作者和柴侍御身居两地,地域有异,但描绘自然景物却突出一个“同”字,同流水,同青山,同云雨,同明月,两乡犹如同乡,从而烘托了作者和柴侍御诚挚深厚的友情。作者描绘的景物是经过主观选择的,做到景为情用。诗中的流水、青山、明月,即事写景,形象鲜明,很好地为作者抒发健康、明朗的感情服务。诗中融情入景,情景相生,收到较强烈的艺术效果。作者构思巧妙,选取流水通波的河流,象征令人难已的离绪,巍然屹立的青山和普照寰宇的明月,使人联想朋友间永恒的思念。这种象征的写法,言少意多,留给读者想象的空白。这首诗的发端和结句也很有特色,第一句境界开阔,即景生情;第二句才揭示题意,诗中第三、四句都是景中托情,句意相近,易流于板滞。但作者在第四句却改用反问句,使句式富有变化,加强了结句的力量。结句“明月何曾是两乡”,意深味长,耐人咀嚼。全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话,却使人感到言有尽而意无穷。

王昌龄的诗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