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昭王求士
南开大学宁稼雨的雅雨书屋:青灯摊书、传道授业、以文会友、闲情雅致。
《战国策·燕昭王求士》
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①,卑身厚币以招贤者②,欲将以报雠③。故往见郭隗先生曰④:“齐因孤国之乱⑤,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⑥,不足以报。然得贤士与共国⑦,以雪先王之耻⑧,孤之愿也。敢问以国报雠者奈何?”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⑨,王者与友处⑩,霸者与臣处○11,亡国与役处○12。诎指而事之○13,北面而受学○14,则百己者至○15。先趋而后息○16,先问而后嘿○17,则什己者至○18。人趋己趋○19,则若己者至○20。冯几据杖○21,眄视指使○22,则厮役之人至○23。若恣睢奋击○24,呴籍叱咄○25,则徒隶之人至矣○26。此古服道致士之法也○27。王诚博选国中之贤者,而朝其门下○28,天下闻王朝其贤臣,天下之士必趋于燕矣。”
昭王曰:“寡人将谁朝而可○29?”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30,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31:‘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32。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33?’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34,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35,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36,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乐毅自魏往○37,邹衍自齐往○38,剧辛自赵往○39,士争凑燕○40。燕王吊死问生○41,与百姓同甘共苦。
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42。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43,齐兵败,闵王出走于外○44。燕兵独追北○45,入至临淄○46,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47。齐城之不下者,唯独莒、即墨○48。
(据张清常、王延栋《战国策笺注》,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注释】
①燕昭王:燕王哙的太子,名职。收:收拾。破燕:失败的燕国。燕王哙听从苏代的话重用其相子之,后又让子之为王;结果燕国大乱,齐宣王乘机攻燕,杀哙及子之。二年后,燕人拥立太子职为王,是为燕昭王。见《史记·燕世家》。 ②卑身:降低自己的身份。厚币:丰厚的礼物。币:指礼物。 ③雠:同“仇”。 ④郭隗(weǐ):燕国的贤士。 ⑤因:趁着。 ⑥孤:王侯的谦称。 ⑦共国:共同治国。 ⑧雪:洗刷。先王:指燕王哙。 ⑨意为成就帝业的国君把贤者当成老师与之相处。 ⑩意为成就王业的国君把贤者当成朋友与之相处。 ○11意为成就霸业的国君把贤者当成臣子与之相处。 ○12意为行将亡国的国君把贤者当成仆役与之相处。 ○13诎指:违心。诎:同“屈”。指:旨,意旨。 ○14北面:面向北,意谓屈尊下位。古代以坐北朝南为尊。受学:接受教导。 ○15百己者:才能百倍于自己的人。 ○16趋:疾走,小跑。古代侍奉老师长者,遇事必须小跑着去做,不能慢步。 ○17嘿:同“默”,指停止发问。意思是说:在众弟子中抢先请教,直到最后才停止。形容勤学好问,虚心求教。 ○18什己者:才能十倍于自己。什:十倍。 ○19人趋己趋:别人去做,自己才跟着去做。指做事并不特别殷勤。 ○20若己者:和自己能力一样的人。 ○21冯:同“凭”,倚靠。冯几:靠着几案。据:拄着,扶着。据仗:拄着手仗。古人尊重老年人,有赐几杖之礼。如果燕昭王自己反倒凭几柱杖,对人很不尊重,自然贤人不会来了。 ○22眄(miǎn)视:斜视,不用正眼看人,表示对人轻蔑。指示:用手指示意,指手划脚,也是不尊重人。 ○23厮役之人:供人役使之人。厮:役使。 ○24恣睢(suī):任意暴戾。奋击:指行为粗暴。 ○25 呴(hǒu):即吼。籍:同藉,欺辱。叱咄(duō):大声喝斥。 ○26徒隶:服劳役的犯人,比厮役更低级的人。 ○27服道:实行王道。致:招致,招徕。 ○28朝:谒见。其:指贤者。 ○29谁朝:即朝谁,拜访谁。可:合适。 ○30君人:为人民之君。 ○31涓人:国君身边的近侍。 ○32反:同“返”,返回。报:禀报。 ○33安用:犹言“何用”。事:用。捐:捐弃,耗用。 ○34能:擅长,善于。市马:买马。 ○35期(jī)年:一周年。 ○36见事:被侍奉,言其被尊之为师。 ○37乐毅:魏国的大臣。奉魏王之命使燕,入燕后,受到燕昭王礼遇,让他统兵伐齐,大破齐军。昭王死后,乐毅奔赵国。 ○38邹衍:齐人,战国时阴阳家的代表人物。 ○39剧辛:原为赵人,破齐之计多由他谋化;后统兵伐赵,被赵人所杀。
○40凑:聚集。 ○41吊死问生:祭奠死者,慰问活着的人。 ○42乐佚:生活安乐舒适。轻战:不怕打仗。 ○43三晋:指从晋国分出来的三个国家韩、赵、魏。 ○44闵王:齐国的国君,齐宣王之子,名地。 ○45追北:指追击败逃的齐军。北:打败仗。 ○46临淄:齐国国都,现在山东省淄博市东北。 ○47宗庙:祠堂。古人以毁掉战败国宗庙为灭其国的表示。 ○48莒(jǔ):齐国地名,在今山东省莒县。即墨:齐国地名,在今山东平度县东南。
【教学提示】
一、《战国策》简介与本篇题解
《战国策》凡33卷,杂记东西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军政大事,约12万字。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国,记事约二百四十年(前460—前220)。《战国策》还有《国事》《国策》《事语》《短长》《长书》《修书》等名称。原著者名字不可考。西汉末年,刘向校录群书时在皇家藏书中发现了六种记录纵横家的写本,但是内容混乱,文字残缺。于是刘向按照国别编订了《战国策》。因此,《战国策》显然不是一时一人所作,刘向只是《战国策》的校订者和编订者。
因其书所记录的多是战国时纵横家为其所辅之国的政治主张和外交策略,因此刘向把这本书名为《战国策》,沿用至今。北宋时,《战国策》散佚颇多,经曾巩校补,成为今本《战国策》。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一批帛书,其中一部类似于今本《战国策》,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纵横家书》。该书共27篇,其中11篇内容和文字与今本《战国策》和《史记》大体相同。
《战国策》主要记述了战国时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与《春秋》、《左传》、《国语》主要反映儒家思想不同,《战国策》突出表现了纵横家思想,反映了纵横家的人生观。在政治上他们崇尚谋略,强调审时度势,肯定举贤任能,在人生观上则是追求功名显达,富贵利禄。不过,《战国策》的思想内容又比较复杂,所记人物也反映处不同的价值取向。《战国策》的思想价值在于它反映了战国时代“士”阶层的崛起,反映处士人精神的张扬。
《战国策》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论事透辟周详,巧用譬喻,语言犀利,铺张扬厉,在描写人物方面生动、形象。这些特点对后世作家影响很大。
宋代以后各种《战国策》校本很多。今人张清常、王延栋有《战国策笺注》(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范祥雍有《战国策笺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本篇选自《战国策·燕策》,写燕昭王为了恢复国力、报齐国杀父之仇而“卑身厚币”以求士。在贤士辅佐下,国富民强,乐毅率军大败齐军,终报杀父之仇。燕昭王的成功,说明一个贤明的国王如果想成就大业就必须重用贤才的道理。
二、简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本文塑造了燕昭王这一生动传神的贤王形象。作者从三个方面刻划了燕昭王的性格特征:
其一是礼贤下士,从善如流。在继位之初,燕昭王为了收拾残破的山河,求贤若渴;在郭隗向他讲明了“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 的道理以后,言听计从,对一个普通的贤人“筑宫而师之”,这表现了燕昭王求贤若渴的急切心情。
其二是处心积虑,卧薪尝胆。在“士争凑燕”的局面形成以后,燕昭王并没有心满意足急于求成,而是吊死问生,与百姓同甘共苦二十八年,终于使“燕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
其三是知人善任,任人唯贤。在伐齐的条件具备以后,燕昭王对善于用兵的乐毅的意见言听计从,并以乐毅为上将军,终于大破齐军。虽用笔不多,一个血肉丰满的贤明王者形象已跃然纸上。
三、结构严谨,详略得当。
文章大致上是以时序来安排的:先是燕昭王继位,接着写燕昭王求贤,继而写了贤者群集以后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最后对乐毅率兵大败齐军一笔带过。但是,作者在笔墨安排上匠心独运,对燕昭王求贤的过程作了较为详尽的渲染和铺张描写,着力刻划了燕昭王的虚怀若谷。而在“士争凑燕”这一局面形成以后,作者只是简略地写了“齐军败”和“燕兵独追北”,这种剪裁使本文的故事简练有序,而又不给人以平铺直叙主次不分的感觉,增强了故事的感染力。
四、以寓言故事增强文学性。
通过寓言故事中生动的故事和形象的比喻使本文生色不少,增强了文章的形象性和感染力。如在回答燕昭王“寡人将谁朝而可”这一直接了当的提问时,郭隗并没有马上回答,而是非常婉转地讲了涓人花费五百金而买死马骨的故事,并通过“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的结果来使提问者思考。这则故事生动浅显地说明了只有礼贤下士才能群贤争至的局面这一道理,从而摆脱了空洞说教的弊端。郭隗以死马自比,一方面表现了郭隗的谦虚,另一方面又非常明确地表达了自己欲辅佐昭王的想法,这一效果正得自寓言故事的妙用。
五、注意注释中黑体字词语
【思考与练习】
1.《战国策》是怎样一部书?
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塑造燕昭王的形象的?
3.本文在结构和详略处理上有什么特色?
4.本篇通过寓言故事起到了什么作用?
(选自宁稼雨主编《新编大学语文教程》,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欢迎关注,转发!如果喜欢请点赞和右下角“在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