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丰和许攸
本 文 约 4740?字
阅 读 需?要 11?min??
@该音频系AI合成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曹操击败张绣、吕布,坐拥北方半壁,开始展露一统六合的野心,也终于有了和老相识袁绍掰手腕的资本。在与心腹荀彧商议时,曹操听到荀彧对袁绍麾下谋士团的分析评价:
?
“绍兵虽多而法不整,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治,审配专而无谋……”(《三国志·荀彧传》)
?
袁绍手下的谋士中,处事各有长短,许攸多谋善断,但也贪污好财;审配声名炽盛,同时专横迂腐;不过,因“刚而犯上”而被袁绍幽囚的田丰,却在后来曹操的口中得到了“向使绍用田别驾计,尚未可知也”的高度评价。
?
曹操对田丰的溢美之词毫不吝惜,这是因为,田丰在官渡之战前后,成功判断出了曹操的七寸。曹操对他既有欣赏,也有后怕。那么,这位田丰究竟是何方神圣?如果袁绍采纳他的建议,官渡之战的失败能否避免?
田丰。来源/94版《三国演义》截图
田丰仕途的攀升
?
田丰,字元皓,出身巨鹿(今河北巨鹿),又有一说出身渤海(今河北沧州东),少年时的田丰天资聪慧、重视孝悌。田丰守丧时,即便过了守丧的期限依旧收敛,谈笑不露齿,在极重孝道的两汉时期,他因此得到了广泛好评,加上田丰本身才学出众,在太尉府征辟下,田丰被推荐为茂才入仕。但他的仕途却颇为坎坷。
?
入仕不久,博学多才的田丰被选为侍御史,不过,田丰十分愤恨宦官当道、朝野内外忠臣名士接连被害,于是弃官回到老家。可闲暇的时间很短,田丰又成为冀州牧韩馥的部下,因为过于正直,在韩馥手下仍然郁郁不得志。一直到袁绍经略河北后,田丰才迎来了他生命的转折。
?袁绍。来源/94版《三国演义》截图
袁绍素闻田丰的贤名,拿下河北以后便带着丰厚礼物,态度十分谦恭,招揽之意溢于言表,并任命田丰为别驾(汉置州刺史的佐官),对他很是信任和器重。这时的田丰,也觉得袁绍是真正赏识自己的贵人,是自己值得效力的主公,他想与袁绍一起完成匡救社稷的理想。
?
帮助袁绍统一北方,就是田丰实现目标的第一步。从此,田丰对袁绍毫无保留。
战术上的短板
?
袁绍在与强敌公孙瓒交战时,袁绍以“审配、逢纪统军事”,委任“田丰、荀谌及南阳许攸为谋主。”田丰此时并不专于处理军事事务,而是负责谋划大局。整个战役中,田丰居功甚伟,襄助袁绍攻灭公孙瓒,但正是此时,田丰欠缺军事实战方面的问题也同样暴露无遗。
?
公元191年冬,公孙瓒屯兵磐河,袁绍在界桥应战,史称“界桥之战”。彼时的袁绍亲自率军迎战公孙瓒,公孙瓒坐拥兵力优势,又见袁绍兵少,下令先锋骑兵发起冲锋攻击敌阵。但此时袁绍的部将麹义率军埋伏,待敌骑接近后突然发起攻击;与此同时,袁绍后军千张强弩齐发,向公孙瓒的前军射去。公孙瓒的先锋军受到挫败后,后方动摇,全军陷入一片混乱,步骑争相逃遁,相互践踏。
公孙瓒。来源/94版《三国演义》截图
见公孙瓒溃败而走,袁绍下令部队追击敌人,自己缓缓前行,袁绍随身只带着强弩数十张、数百名大戟士,到了距离界桥十余里处,听闻前方已经获胜,袁绍下马卸鞍,整顿部众。公孙瓒率领两千骑突然出现,把队伍混乱的袁绍包围起来。
?
局势危险,袁绍身旁的田丰想要扶袁绍到一旁躲避,而久经战阵的袁绍却有不同的看法。袁绍认为,此时之所以出现重新聚集的“迸骑”,是因为袁绍本阵不巧进入了他们的撤退线路上,如果不振作士气奋力死战,在无险可守的平原上,主将只顾自己逃命,以步敌骑等同十死无生。
?
袁绍猛地将头盔摁在地上,对田丰说:“大丈夫宁可冲上前战死,躲在墙后,难道就能活命吗!”袁绍的英雄气概也感染了身边的士卒,死战不退,最终等来了救兵,公孙瓒的骑兵只得悻悻退去。
?
对于袁绍,田丰无疑忠心耿耿,不过界桥之战中,田丰实战经验不足,短兵交接时的短视,也让袁绍对他的军事能力生出疑窦,加上田丰刚直容易得罪人的性格,田丰在大局观上有远略的优点开始被袁绍忽视。
定鼎北方的胜负手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袁绍兼并公孙瓒后,占据了幽州、冀州、青州、并州,尽有河北之地,天下膏腴之地尽入其手。面对南方击败吕布、袁术后声势大涨的曹操,华北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剑拔弩张,一场决战不可避免。
官渡之战前诸侯割据局势图。来源/网络
袁绍地广人众,统治核心的冀州户口最多,田多垦辟,又有桑枣之饶,加上袁绍治政宽仁,在河北很得民心,曹操麾下的名士郭嘉也称“袁绍有恩于民夷”。但同时,袁绍集团内部派系林立,谋士集团嗣位空虚分别站队,冲突不断;而曹操内部比之袁绍更为团结,又控制了献帝掌握大义名分,不过南边却有刘表窥伺,东南方向的孙策蠢蠢欲动,即便是新依附的刘备也是貌合神离。
?
袁绍和曹操互有优劣,谁也压服不了谁,如此一来,军事战略上的较量就成为双方的胜负手。而田丰,恰好总能根据局势的变化,向袁绍提出符合时宜的策略。
?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官渡之战前夕,车骑将军董承对外宣称接受了汉献帝衣带诏讨伐曹操,刘备加入其中,事败之后,刘备袭杀了徐州刺史车胄,占领沛县叛离曹操。曹操率师大举征讨刘备,田丰从中看到了消灭曹操的机会。
?
在先前与曹操的交战中,曹操即使是面对吕布、袁绍两线作战,仍然多次横渡黄河,为自己争取战略空间。此时曹操征讨刘备,大军故悬在外,攻其所必救,一旦后院起火,曹操军心不稳,袁绍便可乱中取利,以力敌之寻求速战速决。
于是,田丰对袁绍说:“同你争夺天下的是曹操,曹操现在去率军攻打刘备,两军交战,曹操没办法迅速抽身,现在调动全部兵力袭击曹操的大本营许昌,可一战而定,军队根据恰当时机出动,现在就是时候了。”田丰没想到的是,袁绍竟然辞以子疾,没有发兵南下之意。被这种敷衍的理由否决,田丰气得举杖击地,叹息道:“嗟乎,事去矣!夫遭难遇之几,而以婴儿病失其会,惜哉!”
?
田丰的刚直也惹怒了袁绍,从此以后,袁绍对田丰日渐疏远。
?
当曹操平定了刘备,大军回调,袁绍已经失去了和曹操速战速决的外部条件。田丰也认为,眼下的情形已经不适合寻求决战,应以消耗、疲敌为主。从军政两方面,田丰为袁绍提出了与曹操作战的战略规划。
?
“曹公善用兵,变化无方,众虽少,未可轻也,不如以久持之。将军据山河之固,拥四州之众,外结英雄,内脩农战,然后简其精锐,分为奇兵,乘虚迭出,以扰河南,救右则击其左,救左则击其右,使敌疲於奔命,民不得安业;我未劳而彼已困,不及二年,可坐克也。今释庙胜之策,而决成败於一战,若不如志,悔无及也。”(《三国志·袁绍传》)
?
田丰认为,袁绍应该内部以农耕加强备战,以青、幽、并、冀四州之地为根本扩充自己的实力,同时还要结交外援,以便到时机成熟时开辟进攻曹操的第二战场,寻求对曹操的夹击。另一方面,田丰主张选拔一部分精锐部队作为机动部队,以“游击战”“破袭战”等形式攻击曹操防御较弱的地区,充分利用兵力优势调动曹操,使曹操左右不得兼顾,这样,实现了“我未劳而彼已困”,不到两年时间,就可以利用资源把曹操拖垮。
?
此时支持田丰意见的还有另一位顶级谋士沮授。沮授素来深得袁绍重用,在袁绍麾下担任监军,奋武将军,换言之,实际上是袁绍直属的冀州军团的总司令。沮授也劝袁绍不要急于决战,应当进屯黎阳,以黎阳为前哨站,占据黄河之险固守,以“渐营河南”为目的,不断派遣精骑,骚扰曹操的边境,“令彼不得安,我取其逸”。三年之后,曹军疲敝,出师一举灭曹,而不必急于决战。
田丰、沮授的建议,是战略上分析利弊后的阳谋——以我之长,击敌之短。诚然,曹操可以通过相同的手段反击袁绍,但拼国力、比消耗,曹操无法与袁绍匹敌,只要袁绍短期内避免正面作战,曹操被拖垮指日可待。
沮授。来源/94版《三国演义》截图
在刚愎自用的袁绍面前,即便是田丰、沮授两大谋士一同劝告,再三陈词言明利弊,也改变不了袁绍迅速决战的决心。建议不被采纳,田丰反而被袁绍以“扰乱军心”之名关押,身陷囹圄;沮授也被袁绍责罚,被降级为都督,和郭图、淳于琼三个人分管部分军队,被袁绍冷落。
?
因为袁绍的一意孤行,官渡之战如期而至。此时,曹操听闻田丰被关押,不在袁绍军中,喜道:“袁绍必败。”官渡之战,袁军初战失利,但好在兵力、粮草、军货、财力都有明显优势。在相持阶段,袁军、曹军互断粮道后,袁军隐隐压制住了曹军。
?
官渡之战曹军、袁军交战示意图。来源/网络
当曹操退入大营固守之后,局势逐渐向有利于袁绍的方向发展。曹军与袁绍相持日久后,曹操爆发了粮食危机。
?
这也是田丰战术建议的高瞻远瞩之处。在当时,曹操率先在白马延津两仗夺得先声,粮道补给线比袁绍短,而且还劫过了袁绍的粮道。但即便有这么多有利的条件,曹操仍然被袁绍背后庞大的体量所压制,鏖战日久几乎断粮。
?
如果袁绍采取田丰、沮授的建议,渡过黄河后步步紧逼,进行袭扰、破坏生产等战法,遏制曹操领地的生产活动,避免与长于战术的曹操正面作战,变为战略上的国力的博弈,久而久之,只待袁绍、曹操的实力此消彼长,曹操的败亡可以预见。而这个机会却从袁绍手中流走,但即便如此,袁绍仍然握有决定胜负的砝码。
?
当曹操粮仓见底,自以为胜券在握的袁绍又一次体现了他的好谋无决。当时,袁绍派淳于琼领军带领运粮车,沮授建议袁绍保险起见,“另外派遣蒋奇率领支援军队在运粮军队之外,断绝曹军抄掠的可能。”
袁绍再度否决,并引发了连锁反应。淳于琼的运粮军队行进至乌巢时,距离袁绍大营仅有四十里,袁绍谋士许攸恰逢其时投奔了曹操,并告知了袁军、运粮、储粮等重要情报,建议曹操轻兵奇袭乌巢,烧其辎重。曹操得知消息后,假冒袁军旗号,星夜兼程对淳于琼发起进攻。
?
毫无防备的袁军突然遭到曹军的袭击,粮草被烧,袁绍将领高览、张郃力战不敌,乌巢失守后担心被追责,投降了曹操。袁军登时引发了倒卷珠帘之势的溃败,袁绍带着数百随从向北逃过黄河,官渡惨败。
?
官渡大战相关画作。来源/网络
不听劝谏,袁绍葬送了好局,官渡之战惨败后,袁绍、曹操之间的实力此消彼长,袁绍、曹操之间最终胜负的天平已经转移。
?
田丰生命的尽头
官渡惨败不久后,身在邺城的田丰得知袁绍大败的消息。这时,有人对田丰说:“你所说的一一应验,想必之后会得到器重吧!”对此,田丰已经预料到自己的命运,只能无奈叹气说:“如果袁公(袁绍)得胜而归,我倒是可以保全性命,如今他大败而回,我的性命肯定保不住了。”
?
已料到命运的田丰。来源/94版《三国演义》截图
果真,袁绍回到邺城后,与身边的人谈及此事,说道:“当初我没有听从田丰的劝阻,这下果真会令他耻笑了。”不久之后,袁绍将田丰处决。
?
袁绍外宽内忌,田丰的忠诚并没有得到理解,生命也随着官渡大战的失败走到了尽头。袁绍集团内部矛盾开始愈发尖锐,败亡,只剩下时间问题。
?
曾在袁绍麾下效力的郭嘉,因为看透袁绍做事没有条理、缺少决断的致命弱点而决定离开。郭嘉离开前,对自己的好友说:“袁绍只懂得礼贤下士,却不懂得如何用人。”
郭嘉的评价,最终在田丰、沮授身上得到应验。
?
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时,对历史上袁绍的解读也十分透彻:
?
“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
——《三国演义》第十一回
?
袁绍既缺乏大局观,又过于看重眼前利益,这是作为一个团队领导最致命的缺陷。袁绍虽兵多将广、实力强大,但他的性格弱点,既让田丰、沮授等有才德者失去了能力发挥的舞台,也让本应勃勃向上的地盘土崩瓦解于萧墙之内。
?
参考文献:
朱绍侯:《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双方胜败原因试探》,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彭校:《袁绍谋士集团的内部争斗及原因探微》,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4;
张寅潇;黄巧萍:《论袁绍与兖州之战的关系——兼议三国军事的三角斗争特点》,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7。
END
作者丨湘桥蓬蒿人
编辑 |?詹茜卉
校对?| 李栋
排版?| 孙蔚
*本文系“国家人文历史”独家稿件,欢迎读者转发朋友圈。
“果粒历史”限时特惠
足不出户畅读
《国家人文历史》杂志
点击下方图片或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二维码
享89元/年会员续费
168元/年新会员优购
把历史私教装进口袋里
“在看”的永远1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