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部关于儿童教育的电影,值得每一位家长看看。
电影名字叫《天才少女》。
故事主人公玛丽是一个7岁的孩子,她已过世的妈妈是一名天才数学家,而玛丽也遗传了妈妈的基因,小小年纪就拥有惊人的数学天赋。
玛丽的妈妈死后,玛丽便由舅舅法兰克领养。
尽管玛丽拥有过人天赋,但舅舅法兰克只想让玛丽过上普通的生活,做一个能跟朋友一起开心玩耍的孩子——而这也是玛丽妈妈的遗愿。
但是玛丽的外婆可不这么想,得知玛丽的数学才能后,外婆找到法兰克,表示自己有钱,可以资助玛丽上好学校,给她过更好的生活。
并且,玛丽妈妈在生前没能破解的数学方程式,外婆希望自己的孙女能接替她的妈妈来破解这个世界难题。
两个人在教育理念上产生了巨大的分歧,谁也不愿意退让,于是只好交由由法庭来判决玛丽的抚养权归谁。
可惜的是,法兰克逐渐趋于劣势,眼看没有办法了,法兰克拿出了玛丽母亲的遗物,那是一堆草稿笔记,记录着玛丽妈妈破解世界数学难题的过程,以及她哭泣的泪痕。
外婆原以为女儿还没破解出数学方程式就去世了,但实情是玛丽的妈妈早就解开了,却隐瞒了这件事,要求在母亲死后才公布于世,就是不想让母亲如愿。
原来一直以来,玛丽的妈妈都生活在外婆的高压掌控之下,外婆只想着将玛丽的妈妈培养成数学天才,逼迫她研究数学,从不让她参加任何娱乐活动。
在这样的日子里,玛丽的妈妈从未感受过轻松与快乐。甚至在多年以后的今天,外婆对玛丽专横的教育模式,也与当年如出一辙。
最终玛丽的母亲不堪忍受,选择了自杀。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玛丽的妈妈不求女儿能成为天才,只求玛丽开开心心就好。
故事的最后,玛丽的抚养权给了舅舅法兰克,在法兰克的抚养下,玛丽可以自由地学数学,更重要的是,她可以度过一个快乐的童年。
在电影里让人印象最深的一幕是,律师建议法兰克先把玛丽托付给寄养家庭,由于形势不利,法兰克逼不得已照做了。得知以后要和寄养家庭生活的玛丽哭着抓住舅舅不肯让他走。
可过了一段日子,等到法兰克想来带回玛丽的时候,玛丽看见舅舅来一点都不欣喜,还转身就走了。法兰克追了上去,不一会儿玛丽开始嚎啕大哭,捶打舅舅,哭诉他为什么不要自己,说好不会离开她的。这一幕的玛丽真的特别让人心疼。
归根到底,其实每一个孩子最需要的都是爱。
关于爱孩子这件事,人们有无数的见解和争论,到底怎样才是真正的爱孩子呢?
这部电影的精彩之处在于它讲述了一个让很多父母都会纠结的问题:成长过程中,孩子是快乐重要还是学习重要。
- 如果想让孩子童年过得快乐,有人可能就担心孩子会不会被同龄人抛下,错过学习的时机;
- 如果想让孩子以学业为重,又有人会说孩子过得太压抑,甚至可能收获了成绩却失去了自由。
但其实很多父母都误解了一件事,快乐并不意味着放纵孩子,就学不到东西,学习也不意味着逼迫,孩子就会失去了快乐。
想要平衡两者要做到的,是给予孩子选择的权利。
孩子年幼,经验的不足很可能会让他们走弯路,或是做出错误的决定。于是一些父母就会帮他们做选择,而又有一些父母在做选择的时候往往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想法。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孩子会学得不快乐。你只告诉孩子要学这个,却不跟他商量,如果孩子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学,那他的学习是没有动机的,他会觉得自己只是听从父母的要求。
为什么要听从要求呢?不知道,接着便是不情愿。
当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帮他做选择是有意义的,但孩子渐渐长大,他开始有自己的想法,如果一味地忽略他的想法则会适得其反,孩子要么变得叛逆,要么变得软弱。
随着孩子的成长,父母所承担的角色也要逐渐倾向于辅导者,而不是决定者。尤其在一些小事上(例如买衣服、点餐等),要慢慢地让孩子去学习、去思考如何为自己负责。
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帮助孩子分析不同选择的可能性,规避弯路,然后把选择权交给他。你可以要求孩子跟你商量,但不能要求他按照你说的去做。
很多时候孩子并不明白,他们会觉得自己没有错为什么不能这样做?
——这是他们的感受。
一味地包办,不仅剥夺了孩子的权利,也忽略了他们的感受,这样的父母满足的其实是自己。
而一旦所做的事情有了“为了孩子”这个外壳,事情就变得无懈可击,孩子也无力反驳,甚至孩子的不理解还会让父母感觉自己多么用心良苦。这样的做法实则是在自我感动。
就像电影里的外婆,培养女儿成为天才数学家,究其原因根本就不是为了女儿好,而是为了名利(一个天才数学家母亲的称号)。将一己私欲包装成“为孩子好”的模样,把自己的需要灌输到孩子的身上。甚至到了玛丽,她爱玛丽吗?不,她争夺玛丽的抚养权,提供她更好的生活条件完全是因为想让她成为下一个数学天才,既然女儿自杀了,自己的计划落空了,于是就拿孙女来填补这个空缺罢了。
在武志红的《为何家会伤人》中说道:
“包办型溺爱的父母不止剥夺了孩子自我探索的机会,实际上,他们对孩子的真实感受也常视而不见。他们习惯把自己的感受投射到孩子的身上,却以为那就是孩子自己的真实感受。”
而这样做的后果是,孩子会变得不信任自己,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迷失自我。
在电影里,玛丽的妈妈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而在现实当中,又有多少个孩子因此而变得焦躁、敏感、小心翼翼……
我以前有个同学,是一个特别善良懂事的女孩子,很听家里人的话,属于那种长辈眼里的乖孩子。我也觉得她性格讨喜乖巧,但是渐渐地我会觉得这种乖是带有不健康的成分的。
她妈妈是性格比较强势的人,而她是家里的小女儿,很是受宠。二十多岁的她做很多决定都要先问过父母,甚至想买的衣服款式都要经过妈妈准许。
这样的乖巧是牺牲了一部分独立性的。
有些父母觉得儿女很听自己话,事事都顺着自己,将孩子培养成“妈宝”却浑然不觉,甚至引以为豪,这是很可怕的。
你是在爱孩子还是在害孩子?
就看你是把孩子当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还是自己人生的附属品。
真正的爱孩子应该是以尊重孩子的人格为前提,而不是以自己的意愿为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