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生态农业(中国生态有机农业的“死穴”)

有机生态农业

中国生态有机农业的“死穴”
2016年初春的一场寒流,俗称倒春寒,席卷了大半个中国,也让生态有机农业的生产者着实感受了一把寒意,不过这位不速之客并未让生态有机农业的投资热潮冷却下来。
作为资深的有机农业探索者,特石有机农业经历了八个寒暑,专心从事有机农业产业化技术体系研发和实践验证,期间也走访了各级农业部门、科研机构和各种“有机农场”,对国内有机农业有了更多更深入的认识,于是想把这些认识和感受写出来,推荐给有志于食品安全和投资生态有机农业的同道,大家一同切磋,一同进步,让中国生态有机农业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中国的生态有机农业从九十年代的零起步,到2015年做到了总产值占全国农业总产值的0.95%,平均年增长速度不足0.05%,和每年GDP十位数的增长相比,简直可以忽略不计,有机农业的土地面积也只占18亿亩耕地的0.4%。那么,主要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其短板(死穴)是什么?本文尝试做个粗浅的解读。
 
政策导向
几乎国内所有的生态有机农业从业者都在抱怨政策不给力。的确,过去的几十年的中国农业发展可以称之为数量农业导向,在物资贫乏的年代,首先要考虑的不是产品品质,而是能否有足够的食物生产供应。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全力发展数量农业恐怕是改革开放初期的唯一选项。
到了21世纪,我国的常规农业生产在石油化学农业体系的支撑下,终于进入到了数量全面过剩的时代,在解决了全民温饱问题后,在十八大提出的生态中国和绿色中国的主题下,注重品质、注重环境生态成为常规农业提质升级的必然选择,中央提出的供给侧改革也给了农业改革充足的动力,相信在今后的农业生产中,品质将成为重点。
孟子曰: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政策导向只是外部环境,把发展缓慢的原因归结到政策支持不给力只能算是一种托词,中国生态有机农业的发展必须依赖于自身的进步。
 
路线问题
近年来,国内生态有机农业的开始呈现加快发展的态势,已经进入的企业、个人无疑是选择了正确的方向,但是过往的经历还是让绝大多数的生态有机农场感觉仍处于漫漫长夜之中,许多人等不到黎明的到来就悲壮的倒下来。
方向正确,路线就成了决定成败的唯一要素。
国内的生态有机农业如同春秋战国时代,各种套路、各种流派不断显现江湖,你方作罢我登场,各显神通二十年。
1、  复古自然主义。
崇尚全自然主义,从古代农耕技术中寻找解决现代问题的办法,以自然的名义拒绝使用现代科学技术(尽管有很多技术是环境友好的安全技术),俨然成为一种时尚。这些流派注重自然和环境,忽略或忽视生产力的提高,更有甚者在生产中引入玄学。于是我们看到了把生态农业生产和宇宙关系联系的例子,看到了极其原始的堆肥,看到了念经祈祷害虫不要吃作物的做法,也看到了人工捉虫的场景,以及让虫吃剩下才是人应该收获的奇特农场。
一块地、一把锄头、一袋种子、一堆农家肥,简单的自然农业场景,加上几个人,满怀着对化学农业的愤慨和改变农产品安全危机的激情,成为了不少生态农场的真实写照,低产出、高成本、靠天吃饭,成为它们的标签。
这类农场作为一种社会行为无可厚非,也是部分人群选择的心灵归所,但是对于中国生态有机农业的发展而言,能够起到的作用不过是精神引领,以普及化生产为目的,从源头大规模生产安全的农产品、恢复生态环境、提高产业投入产出水平的行业,低生产力的复古自然主义无法担当大任。
其实,在奉行复古自然农法的大多数农场里,也没有多少人认真地了解中国古代农耕技术,像“粪田法”、“轮作法”和“趋避法”,在许多农耕历史书籍中都有详细的记载和具体做法,如果再结合现代的手段和工具,可以做的更好,也不至于很多新农人做着很多低水平重复的试验,或者让外国的老农民跑到堆肥法老祖宗的地盘教授新农人如何堆肥。
2、  一招平天下。
生物菌肥、酵素、生物农药等等单一产品或技术,普遍流行在国内生态有机农业的圈子里,这类产品带有一定技术含量并且对环境无害,在宣传上很多都带着“一招平天下”的噱头,对于大多数缺乏技术的有机农场而言,这些技术产品还是颇有吸引力的,再加上推广者举出的各种例证,让生产者无法拒绝。
不可否认这类技术产品的科技含量和一定的效能,但是对于农业生产复杂的多变量因素(土壤、气候、品种、生产小环境等),一招制敌的“武林绝学”真的存在吗?农作物生产遇到的情况和问题千差万别,即便能有效地解决其中一个或几个问题,也无法保证全面提高产量和品质。
从全国各地的生态有机农场来看,其效果因地而异、因人而异,并未出现“一招平天下”的美好结局,是不是使用者没有很好地掌握使用的方法和技巧?不得而知,但确实有很多人不再敢相信这些“推广专家”。
3、  打补丁。
在多年来化学农业为主的教育科研和推广体制下,发展有机农业很难摆脱惯性思维的引导,提出的各种有机农业解决方案仍旧是以常规农业原有框架体系为蓝本。
从模式的角度看,国内大多数生态有机农业的生产模式基本上属于化学农业模式的改良版,仅仅是把原模式中的投入物由化学物质替换为环境友好的生物物质,例如:化肥变成有机肥(以商品有机肥为主)、化学农药变成生物农药(还增加了一些物理防控手段,如黄板蓝板黑光灯)等等,核心就是一个“换”字加上“打补丁”。
依托化学技术和产品的常规农业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的、较高生产力的产业模式,其效率和效果与其关联技术和投入物效能密切相关,在替代技术和产品的效能不能达到同等水平的情况下,必然出现生产成本高、效率低的局面。
4、  讲情怀。
近几年,随着新农人的涌入,生态有机农场在一线城市周边遍地开花,甚至有些二三线城市也有跟进,但是结下良好果实的不多。很多新农人受制于成本过高、市场接受度过低的现实,出现了很多用情怀推销产品的现象,我们在网络上看到的扶农助农的行动基本上都伴随着一个个背后所谓艰辛的故事,更有甚者将情怀作为唯一的销售手段。
新农人投身有益于环境和食品安全的生态有机农业,其志可嘉,其情可表,因其为追求和境界而生,不为斗米折腰,只为那种满足于内心的崇高道德感,但是激情和热情不能代替科学,那些情怀故事不能成为消费者为落后的生产力买单的理由。
有情怀的农场是值得尊敬的,只剩下情怀的农场是可悲的,用情怀换取利益的农场则是在亵渎情怀。

中国有机农业的短板
土壤。我们反思了过量使用化肥对土壤的破坏作用,开始重视土壤的生态改良和利用,但是在理念上仍未脱出传统常规农业的窠臼。绝大多数的有机农业生产者只知肥力而不知土壤的地力。(注:地力是指土壤持续产生矿质养分和其他养分的能力,肥力是指土壤能够给作物提供养分的数量)
中国古代的“土脉论”,是把土壤看作是有气脉的活的机体,“地可使肥,又可使棘”的认识,展示了人工干预土壤地力的理念,限于对科学的认知,过去不可能了解地力的本质,更多是表现了古人对现象和结果的观察与总结,所谓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有些农场模仿式地沿袭了古代的做法,比较极端的甚至不耕作、不施肥,顺天自然。
自然生态系统是典型的低生产力模型,古代的土壤培肥方法有着科学的局限性,只有科学地培养地力才是解放土壤生产力的有效方法。
肥料。从可持续的土壤地力角度看,施用腐熟的有机肥至少是舍本逐末,但是目前的有机农业,施用腐熟的有机肥几乎是唯一的选择,目标是直接为作物提供有机养分,不但施用的成本要远远高于化肥,而且对于增强土壤微生物的繁殖能力,提高地力的作用非常有限。
    另外,无论是堆肥还是商品有机肥,如果其原料来源于常规的畜禽养殖,其抗生素和重金属残留仍然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参见<有机肥的风险、问题与对策>)
最理想的肥料来源是生产体系的自循环,但是国内的生态有机农场的循环大多有名无实,根本原因是配套的循环技术落后,循环效能与生产实际需求严重脱节,难以实现高效率、低成本的循环。(参见<让有机农业循环起来 – 解析特石生物循环处理装置>)
病虫害。有机农业行业内最普遍的做法就是用生物农药加物理方法替换化学农药,虽然减少了环境损害,但是与化学农药相比,成本高、起效慢、效果差,综合效能远低于化学农药,寻找更有效、更低成本的替代物和替代技术成为从业者追逐的目标。
但是,这种思路本身仍旧是人追着虫子跑的惯性思维,无论是化学农药还是生物农药,都是以毒杀为目的,都属于后端治理的方法。百年来,农业的人虫大战从未停止,而人类也从未真正的战胜过虫子。
发展生物多样性,利用自然界生物链关系平衡生态,实施有机农业对病虫害的前端控制,是有机农业的最佳选择。由于理论上的不确定性(生物多样性导致环境稳定性只是四种假说的支持,尚无明确的定论)、实施生物多样性是否能够平衡生态与生产,以及大面积实施的真实效果,都是面临的具体问题。(参见<生态条带与虫害控制>)
这三块短板如同三座大山,是中国有机农业生产的主要障碍,只有很好的解决了这三个主要矛盾,有机农业的生产力才能有极大的提升。
以上种种,归根结底,二十多年来中国有机农业极低的生产力水平,才是这个行业裹足不前、发展缓慢的真正内因。
低生产力,就是中国生态有机农业的死穴!
 
解决方案
师出有名。观念更新和理论体系的完善是首要任务。必须全面认识生态有机农业,树立系统论的思想,在集合常规农业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加强土壤学、生态学、生物学、微生物学、环境保护、循环理论等学科的创新研究和应用,形成全新的有机农业科学理论体系。
笔者很赞同有位有机前辈的说法:做有机农业必须要懂哲学。东方传统文明的核心价值体现在其理论和实践的整体观,有机农业源于古老的东方农耕文明,继承和发展首先必须树立整体观,再结合西方现代科学倡导的定量观,用系统工程的思想构建保护生态自然同时具有较高生产水平的理论体系,谓之师出有名。
技有所长。观念更新将带来技术的创新,解决中国有机农业的短板就有了全新的方向,而技术的突破从来都不是有智慧的中国人的困难。
全方位开展生态有机农业系统技术的研发、实践和推广,建立和推广与系统技术匹配的有机生产作业管理体系,指导标准规范下的有机生产过程,创建基于生态环境保护(恢复)的、具有较高生产力水平的生态有机农业产业化模式,谓之技有所长。
合力共生。生态有机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消费者的理解和支持,消费升级推动产品升级是市场趋势,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化学农业对食品安全和环境的威胁,对生态有机农业有了全面正确的认知,有助于行业的良性发展,谓之合力共生。
教育消费者应该接受高价格的有机农产品是件十分困难的的事情,从理论上说,农产品的价格的确应该包括环境成本和保护农业收入等因素,但是在现阶段这种成本的直接转嫁,很难得到市场的认同。只有有机农业的生产力得到较大提升,其产品的性价比符合大多数消费者的预期,有机产品的市场才会兴旺起来,也可以驱逐那些假冒的有机产品,这样,有机农业的春天才能真正到来。
 
特石模式
        特石有机农业用了八年的时间,只做了一件事,就是系统性、综合性地自主研发生态循环有机农业全套技术体系。在中国科学院生态专家群体的指导下,经过企业专业科研生产人员的无以计数的研发试验,技术内容涉及南北方土壤的生态改良、高效率的循环技术装备、微生物技术应用、生物多样性在大规模生产中的应用以及动物有机养殖的营养调控等方面,形成了以多项专利和成果为基础的有机生产技术体系,并在南方北方分别投资了规模化的基地进行生产验证,初步实现了“两高两低”(低投入、低成本、高产出、高品质)的目标,该技术体系命名为特石模式。
特石模式由有机种植、有机养殖和废弃物高效循环三大模块组成,为国内生态有机农业的规模化生产提供完整的技术体系,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土壤地力并使之持续增强、快速形成以生物多样性为特征的生态生产环境、高效能的生物循环处理装置提供源源不断的液体有机肥,整个体系的生产力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
特石模式仍然在不断地改进和提高,但是一个企业的力量是有限的,我们希望更多的机构和企业能够认识到生态有机农业是一个发展前景良好的产业,是一片难得的行业蓝海,同时也是一个综合性的、多学科的系统工程,通过加大系统理论和技术体系的研发、实践、推广力度,扩大生产规模,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占有率,让中国的生态有机农业更多、更好、更快地发展起来。
 
结束语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两个要素是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基本客观规律。社会的发展,首先取决于生产力的进步,进而要求生产关系跟进适应新的生产力。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各行业的生产力突飞猛进,获得了快速发展,随着互联网的革命的普及,社会生产关系也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从解决信息互通到打通产销渠道资源、降低中间交易成本,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唯独生态有机农业没有跟随其他行业表现出生产力的提升,呈现出一块价值洼地。
生态有机农业在中国有着巨大的发展前景和市场机会,找到中国生态有机农业的短板或者“死穴”,还需要有很好的方法去破解,掌握了系统理论和技术体系,才有可能拿到通往希望之门的金钥匙。
 【本文原创欢迎传播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主:韩农    规模化生态循环有机农业模式– 特石模式 创始人
历时八年,带领团队独自投资完成了有机农业产业化技术体系的研发,拥有八项专利和二十项科研成果,通过北方南方两个自建有机农场的实践,实现了有机农业“两高两低”(高品质、高产出、低投入、低成本)的目标。
微信号:teshifarm  微博:@特石农场

有机生态农业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