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注(作业选录 | 《说文解字注》三十一卷提要)

说文解字注
编者按:本学期,王丽萍老师开设的“古代典籍概要”课程要求同学们从四部书中选择一部带有古注的古籍进行阅读,在此基础上撰写一篇提要。在此选录三篇佳作,与大家交流分享。需要说明的是,这三篇作业的选择,除了写作方面的考量,也兼顾了公众号的特点,不完全代表作业的评判。选录的三篇作业将分三期推出。

《說文解字注》三十一卷提要
楊清源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慎字叔重,汝南召陵人。為郡功曹,舉孝廉,除洨縣長,終官太尉南閣祭酒,約卒於安帝建光(121-122)間(慎卒年無考,按建光元年子沖上書,言“今慎已病,遣臣齎詣闕”,則慎卒當在此後不遠)。慎嘗師事扶風賈逵,通古文經,染於白虎觀論經之學風,復以博通校書東觀。其人著《五經異義》《淮南子注》,均佚,今有清人輯本。玉裁字若膺,曾字喬林、淳甫,號茂堂,又號硯北居士、長塘湖居士、僑吳老人,江蘇金壇人。乾隆二十五年舉人,歷任四川巫山、貴州玉屏知縣,後退居著述,嘉慶二十年(1815)卒,年八十一。師事休寧戴震,博通經典,尤擅音韻訓詁,與嘉定錢大昕、高郵王念孫等相友善,並以小學知名。著作復有《古文尚書撰異》《詩經小學》《毛詩詁訓傳小箋》《周禮漢讀考》《儀禮漢讀考》《春秋左氏古經》《六書音均表》《經韻樓集》,而以此為最精。事跡具見《清史稿》本傳。

慎以時小學不修,經書莫定,說今文經者多據隸書推倉頡之義,巧說邪辭,使學者疑。而《倉頡》《爰曆》諸書復頗亂雜無章,其說亦零星間見,故思欲董而正之,以曉學者。許氏乃博採經傳子史之文字,竝從前人訓詁賦作以類相從之理,以成是書。其以依類象形謂之文,形聲相益謂之字,明此則造字之法明,本字本義可通,故名是書為《說文解字》。分部則以類相從,始一終亥,天人之道備矣。說字則一以六書為宗,先釋其義,次釋其形,末言其音,舉一字而三者可互求也。其於自敘則曆數文字之所從來,發明六書之旨,並言及小學興廢,經義晦明之數變,而以文字通經濟世之意昭也。

是書成於漢安帝建光元年(按此處四庫館臣言“成於和帝永元十二年(100年)”,段氏言建光元年(121年)。當均從許氏敘“粵在永元,困頓之季”出。“困頓”為永元十二年,而館臣以為書畢,段氏以為始著。攷秦漢書敘,除釋各篇作意外,多兼言所以作此書之由,如史遷《太史公自序》敘己事處止於天漢三年作書之前。而其時著作多為畢生事業,著者欲成一家之言,故死前不自言成書,猶備學問進益而復改也。如王充《論衡》,既作諸篇,復編年以成《自紀》於書末,以述著作之由,而年七十餘乃復續《養性》十六篇,並附其序於《自紀》之末,終不言成書,則其不待速成可知。揆諸文氣,此當為許氏自言我高辛之後,幸逢盛朝,欲以文字翼贊經術,瞻卬盛門,故於是年立志作是書也。而由沖表“以文字未定,未奏上。今慎已病,故遣臣詣闕”,則許必尚以所上書未為盡善,然自度年高力微,不得完帙,故於此時上其書也。則著書下限當定在上表之建光元年,非二十一年前主體即已該備而秘於其家,不傳黃門也。然段氏繫年允有未愜:其以沖表“先帝詔侍中賈逵修理舊文”為和帝十三年事帝幸東觀時事,而慎從逵學亦在是時。計逵卒於是年,年七十二,則其時縱未病死,亦難總領東觀之事,復授慎學。且據《後漢》本傳,逵孝和朝領中秘書,備近侍,與東觀職司有差,或不容兼領。然東觀校書當為常有之事,時主或頗加注目,敕修某書,或無之,而東觀終不廢也。《後漢書·卷二十三》:“(永初中)康遂薦章入東觀為校書郎”,而永初年無大規模校書事,則不必執以定許從逵學時也。故此著書之年從段說,而許君繫年則闕如也),凡十四篇。分五百四十部,為文九千三百五十三,重文一千一百六十三,注十三萬三千四百四十字。慎子沖乃以敘及己所上表附於書後,為十五篇。後人或改篇為卷,篇次分章一仍其舊。書成即為北海鄭玄等所重。然隸變之後,篆籀不行,書多譌脫,故唐趙郡李陽冰以篆迹殊絕,重書字頭,更為刊定。復以許氏每卷繁重,乃每卷各分上下,計三十卷,即今所本也。然其未明許氏著書之旨,妄下雌黃,間附己意以亂許書舊例者,亦往往而有之。故其書雖為世所宗,而小學益微矣。南唐會稽徐鍇乃感於此,作《說文繫傳》四十卷,以校其譌脫、明其體例、補其音聲,尤重於駁陽冰臆說。後其兄鉉奉宋太宗詔,重勘《說文》,正其俗譌,補其脫漏,並以孫愐《唐韻》增注反切,附後起字於每部之末,名為新附字。許氏書以類相從,自有其體,然頗不便檢,故宋丹稜李燾以韻重排大徐本,始東終甲,每韻之內復以部相從。此雖便查考,而許書舊例全不存矣。李書行於世逾三百年,而二徐本几廢,故顧亭林等尚歎不見許氏書。至康熙間,乃有毛氏汲古閣據《五音韻譜》之文字,重為編次,復始一終亥之舊例,復屢剜改(按毛氏汲古閣本《說文》成書過程及底本情況頗複雜,此據今人董婧宸《毛氏汲古閣本<說文解字>的版本源流》而約略言之,大意則毛氏康熙四十三年初刊本所據為趙均抄本,其書內容主要據明刻《五音韻譜》重排,有顯然譌誤處方參校宋本。毛氏而後乃見宋槧小徐本,並參照他字書韻書,復在初刊基礎上剜改之。其說對勘、考辯頗詳,當可據信),然猶未稱精善也。
至於乾嘉,學者以為未知訓詁之理,則空言而謬於經,故漢學大興,小學復盛。有清一代,治《說文》學者可考者二百有三人,書則三百餘種。學者共推則段桂朱王四家,而求其能通形音義三者又見識宏遠者,仍以段氏玉裁《說文解字注》最稱精善。其書署三十卷,而十一卷上又以注繁,復分上下,故今著錄從三十一卷。

段氏深明許書之例,以許氏行文多略而例不別行,故隨文出之。其所發者試臚其要,則有(甲)許氏分部之例:歸部從其所重,以類相從(見句部。此一節多引許書原文而或加刪改,以下不一一注明);異體(儿部別於人部:(儿)古文奇字也。此蒙人部而言…其作儿者,則古文奇字之人也…同字而必異部者,異其从之之字也)及有他字從之者(蓐部別於艸部)必別立一部(乙)序次之例:部之先後,以形之相近為次,凡每部中字之先後,以義之相引為次(一部);以難曉之篆,先於易知之篆(車部輒字);先篆後古籀,欲學者由近及遠(上部上字。又木部琹字:惟先壁中古文以尊經)(丙)屬辭之例:其篆一字,則先訓其義,次釋其形,次釋其音,合三者以完一篆也(一部元字);凡合二字成文,如瑾瑜、玟瑰之類,其義旣舉於上字,則下字例不復舉(玉部瑜字);聯綿字不分釋(絲部綊字);聲訓(一部:天,顛也);古今字某行而某废;异体、俗体等。此烦不列(丁)引書之例:引書以明造字之形音義,故經中不必其字(?引《易》“百穀艸木麗於地”以說從艸麗之意也);引書以明假借,故經文不必本義,多有“讀為”以說假借者(假下引《堯典》“假於上下”,本字當作“徦”);引字書以明對文散文、渾言析言之理(重其同則言屬重其異則言別);經傳有假借而許書無假借(心部愪字)(戊)古本舊例:篆文之下以隸複寫其字(玉部靈字);多云某或某字(阜部阱字)(己)許君微意:嚴人物之辨,在人者可假以名物,在物者不可假以名人(尸部尾字);法後王,尊漢制,以小篆為根本(一部;又巷部鄉字:先舉漢制,後言周禮);經宗古文,不廢今文(許氏敘中言其稱:易孟氏,書孔氏,詩毛氏,禮,周官,春秋左氏,論語,孝經,皆古文也;而?字下復引三家詩,知其不廢今文);尊其師傅(凡言賈逵處均稱賈侍中)。而以其明於上述諸端也,故能攷古訓詁諸家源流得失,復擇從善本,參以通例,正其譌俗諸字,辨明原文,復許書之舊觀。

而其人復能升堂入室,探厥奧窔,言許君所不及言者。其離析許氏書中形音義為三,由形而推求音義。其於形義之間,則明六書之意,言轉注、假借為用字法(按此種闡釋,尤其釋轉注為同義詞,是否許氏原意尚頗多爭議。但縱為許意,亦晦久矣;且許氏頗有混轉注假借不分者,段雖不免於不破注之舊例而曲為彌合,其有區分二者明確意識與標準亦為顯然;又段氏言轉注,破許“建類一首”之說,言可異部轉注,則意必不全同許矣。故此歸於段氏所發明之學);又能說字有古今,晐別不同,古形橫直無定。復能推引申徑路所由,統故訓之有序,明歧說之所出。而段氏以文字之始作,有義而後有音,有音而後有形,音必先乎形,形在而聲在焉,形聲在而義在焉,故於聲音之學尤所措意,得發前人之所未言者。其以聲義同源,故以聲說義,得免於有義無聲或宋人右文之失。復明秦漢之音不同於唐宋之音,故准於《詩》《騷》諸韻及古文形聲之字,以求古音之理。於調則言古唯平去二聲,後世之入則自去出。於韻則以古韻疏於後世,以古今音轉為斂侈(元音開口度由小而大)之別。復分韻為六類十七部,附於字下,俾學者因聲音之同而推求假借也。懼學者不知其所據,故附其前作《六書音均表》二卷五篇於書末,兼論音變音轉諸理,而自言明此則於古經傳無疑義也。

而段氏遠承許君“文字者,經義之本,王政之始,周人所以垂後,後人所以識古”之念,近染東原“以字考經,以經考字”之風,其以小學正經者,則明經主說大意,故或用假借,或有形譌,注以是有“讀為”“當為”之體。兼以明本字故,知《爾雅》《方言》諸書多俗字臆改。又明諸家訓詁之例,正其文字(羊部羍字:按《生民》:“誕彌厥月,先生如達。”毛曰:“達,生也。姜嫄之子先生者也。”此不可通。當是經文作羍,傳云“羍,達也。先生,姜嫄之子先生者也。”達,他達切,卽滑達字。凡生子始生較難。后稷爲姜嫄始生子,乃如達出之易,故曰“先生如羍”。先釋羍後釋先生者,欲文義顯著,文法與《白華》傳先釋煁,後釋桑薪正同…尋箋不云“達,讀爲羍”,則知毛詩本作羍。毛以達訓羍,謂羍爲達之假借也。凡故訓傳之通例如此)。又諸經用字不同,各有其例,如讖緯同今文(山部崵字),《詩》《書》用亏《論語》則于(亏部亏字),以校經傳之譌脫,砭失釋疑、通經明理之功由是明矣。

段氏之書既能檃栝有條例,剖析窮根源(段評許君書語,此挪用之,當非過當),垂範之後,士大夫皆以聲音訓詁之學為校理百家之鈐鍵,故《說文》專門之學大興矣。繼其作者則有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王筠《說文句讀》、嚴可均《說文校譯》、顧廣圻《說文辨疑》諸家。然段氏自以為得許氏之意而擅改(以“本”“末”二字為會意),及尊許太甚而沿其誤者(以干支諸字為非聖人不能作)亦往往而有之,故有徐承慶《說文解字注匡謬》、徐澔《說文解字注箋》等繼而正之,而鈕樹玉《說文新附考》、王紹蘭《說文集注》諸書亦指其瑕疵。
段氏之書既集傳統小學之大成,其訓釋則不止於博物而排比之,“孤立的說文學”乃漸進為近代學術體系之一端。逮至甲骨及六國簡牘之出,以其書多散碎,《說文》所錄小篆古文諸形體遂為識字之津梁,而段氏正其譌脫之功亦不淺矣。兼以其學力既高,其說字處往往有冥合於出土材料者,然今用其形,仍當參以《甲骨文編》《金文編》諸書。而論其古音之學,則分支脂、侯幽、真文以成十七部,及以音近為序,識見尤卓。又韻字串聯,諧聲互證之法則於今仍嘉惠學林。復由其裒輯之廣、審辨之精,故今訓詁、語義諸學仍賴其書,宗其以本義為根源,以語音為樞機之理,因形聲以求義也。

段氏書初刻為嘉慶二十年經韻樓本三十卷(北大古籍館有藏,然秘籍琳琅著錄為十三年,當從王念孫序“嘉慶戊辰”而誤,卷十五下明言二十年刊成,非是附《六書音均表》二卷按《中國古籍總目》錄為“十五卷附《六書音均表》五卷”,非。按段氏每卷分上下,故末卷標為“十五卷下”,共五表,或為致誤之由。實為三十一卷附二卷,此從舊目。檢今經韻樓本目錄可正),半葉九行二十二字,附序、跋、《說文解字讀》序,後出諸本均據之。陳煥又依大徐音作《部目分韻》,始東終甲,以便查檢,亦附其後。復有同治間蘇州保息局修補經韻樓本、同光間湖北崇文書局本、光緒三年成都尊經書局本、光緒七年查燕緒木齋刻本、民國元年鄂官書處刻本、清經解本、民國十年掃葉山房本有重排小字石印本(前六見《中國古籍總目》,末一失收,見秘籍琳琅。讀秀有部分照片,核得寔非一本),然皆未有續之者。今影印諸本均據經韻樓原本,較佳者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本(一頁四個半葉,斷句,改原諱字,有楷書字頭,附索引,較清晰)、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本(開本較小,一頁四個半葉,有楷書字頭,附索引,有所加工,清晰度不高)、中華書局2013年本(影小煙行簡點經韻樓本,一頁四個半葉,附索引,有注音、楷書字頭,清晰度不高)。亦有附段氏《汲古閣說文訂》一卷者,其《注》亦本於經韻樓本。有光緒十一年刻本、光緒十九年上海同文書局石印本、民國十三年長沙古書流通處本。
復有書商務求宏富,搜羅無當,又附黎永椿《通檢》徐承慶《匡謬》徐松、龔自珍《札記》桂馥《鈔》《補鈔》諸書於其後。今以諸書非許段二人之作,皆削繁不錄。以煥《部目分韻》為承段氏命作,初刻即在,且可考《五音韻譜》舊序,故不在此列也。
主要參考文獻:
[1]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O].北京大學圖書館藏嘉慶二十年經韻樓本.
[2]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3]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
[4]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M].北京:中華書局,2013.
[5]  漢許慎撰:說文解字[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6.
[6]  民國丁福保撰:說文解字詁林[O].上海:醫學書局,1928.
[7]  宋范曄撰,唐李賢注:後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65.
[8]  民國趙爾巽:清史稿[M].北京:中華書局,1977.
[9]  清永瑢:四庫全書總目[M].北京:中華書局,1965.
[10]   中國古籍總目編纂委員會:中國古籍總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11]   呂景先:說文段注指例[M].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
[12]   張舜徽:說文解字導讀[M].成都:巴蜀書社,1990.
[13]   李傳書:說文解字注研究[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
[14]   董婧宸.毛氏汲古閣本《説文解字》版本源流考[J].文史,2020(03):187-216.
作业选录往期回顾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王维山水诗五律仿作嵇康诗象释——兼论哲学家诗作诠释的可能路径经验与观念:唐代诗歌中“蛙”类意象考察“旧梦”内外——浅析《受戒》中的叙事空间对读《青春之歌》与电影《烈火中永生》——革命话语中的“女性”如何可能
毛泽东诗词与当代中国
反抗与败北——略论林白《一个人的战争》
诗疏叙录
《大学》提要

供稿:王丽萍老师“古代典籍概要”课程
审核:中文系团委
编辑:中文系团委微信平台 吴纪阳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说文解字注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