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亦是行人
古诗词赏析
看久了会写诗的
往期精选
2020 925
你既无心我便休……
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
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
时隔两年,你还记得这首诗吗?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这是苏东坡为我们煨的心灵鸡汤,必定要一饮而尽才痛快。
你初读这两句是什么时候?有什么感觉?
诗词君认为,没有经历过风雨的人,是很难理解就中滋味的。
即便如此,你还是觉得它好,忍不住多读上几遍。
直到有一天,你在诗词中找到一种归属感,便真正地理解“人生如诗,诗如人生”,也明白为何平凡的几字,却带有一种直抵人心的力量。
今天,一起品读苏东坡的《临江仙·送钱穆父》词:
临江仙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
依然一笑作春温。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尊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钱穆父即钱勰[xié],字穆父(一说字“穆”),是苏轼的至交好友。两人年纪相仿,气类相善,宦海相接,常诗酒唱和,甚至相互戏谑。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春天,苏轼在杭州任知州,而钱穆父则从越州任上调往瀛洲,途径杭州时,二人有短暂的相聚。临行前,苏轼作此词为钱穆父送行。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二句,从上次离别说起,充满了人生漂泊之叹。元祐三年(1088),苏轼尚在汴京(“都门”)为官,当时钱穆父因议论朝政获罪,被贬为越州知州。如今三年(“三改火”)已过,钱穆父奔走各地,可谓“天涯踏尽红尘”。但这并不影响两人间的深刻友情,重逢的那一刻,相视一笑,温暖依旧如和煦的春日一般流淌在心底。
接下来二句是对钱穆父的赞赏。“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化用白居易“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杆”诗意,颂扬友人像古井水一样沉静内敛,不为外物所动;像秋竹一样,刚直不阿,坚贞有节。其实,苏轼又何尝不是如此?他本可以在朝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安分守己,明哲保身,却屡屡因看不惯腐败的朝政而跳出来揭露与抨击,最终遭到政敌的诬陷而贬官,也是一个“天涯踏尽红尘”的失意之人。
过片转到送别的主题上来。“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前句表明行程之紧急,后句渲染环境之凄清。“孤帆”一叶,飘往渺茫的瀛洲,已是凄凄惨惨戚戚,更何况是在“淡月微云”之夜呢?其间有多少艰辛坎坷,有多少未知的凶险?
到这里,全词的情感理应朝着“悲戚”的方向发展。可那样,便不是东坡的风格了。他总能在绝望中,在极大的悲慨中,飞升而去,引领我们到一种全新的境界中去。
“尊前不用翠眉颦”句,表面上是说,宴会上的歌女,你没有必要为我们的离别而紧锁眉头,那样只会徒增离愁。实际上,这也是作者对友人的宽慰:离别无法避免,愁也无济于事;况且,人生充满了离别,此别不过是一寻常小事罢了,何必作小儿女之态?
由此,末二句的出现才水到渠成。“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人生不过是一座旅馆,暂住之所而已,我自己就是暂时栖身于此的漂泊之人,既然人生注定在路上,又何必在乎眼前的聚散呢?由此看来,“天涯踏尽红尘”不足为虑,“惆怅孤帆连夜发”也不足为惧,坦然对待即可。
人生如梦,人生如寄,人生如“飞鸿踏雪泥”……诸如此类的感慨,苏东坡不止一次地大发。对他而言,这既是无常生命的一种无何奈何的状态,也是生命的精彩所在,不然,他怎么能以一种旷达而超然的态度来嘲讽人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