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灿烂的你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那年十四 池年 – 空 –>
致灿烂的你
不知道你们少年时的班级里,有没有这样的一个女孩子。她长得不是太丑,但和漂亮也沾不上边,不算自闭,但总是很沉默,坐在班上最不起眼的位置,和每个同学都只是点头之交,所以她经常是被班级的小集体无意识排斥的,老师喊她起来回答问题时,总要先翻一下点名册,组织活动,她是最容易被遗忘的一个,课间的时候因为没有玩得来的朋友,便只能趴在位置上写啊算啊,成绩却依然不上不下。
能交心的朋友经过时光洗礼寥寥几个,毕了业,也都各自流落到了天涯海角。对方生日时其他几个人总记得寄去一份小礼物,空闲下来,她会端端正正地坐在桌前,写些身边发生的琐碎,用信封装好,邮寄给她们。其实并不是没有联络方式,QQ、微信、邮箱地址,甚至支付宝,可她总是固执地觉得,再多的传播媒介,再长的聊天记录,也抵不过一笔一划,纸短情长。她害怕在网络中,她们就这样一点点失去联系,遗忘了对方。
她十七岁生日的时候,收到了几份生日礼物。一个很文艺的杯子,一筒彩色袜子,一本很厚的印花笔记本,够她写好多的东西了,以及一本有金浩森签名的新书《人山人海里,你不必记得我》。过零点时,她对着这些礼物在心底默默许了一个很俗很俗的愿望,要勇敢,要开心。
因为她的朋友总是在她耳边说,要开心啊。你看,连旁人都看得出,在她过去的满打满算的十七年里,日常还是心理,她过得并不开心。
因为总是在失望啊。
大人答应的事情,到最后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变卦;好不容易攒够了钱,想要的东西已经被别人买走;努力了好久的考试,成绩出来时依旧不尽如人意;不小心窥见了敬重的老师丑陋的一面,难过好久;明明很想要融入人群,却发现人群一直在排斥她;喜欢了很久的少年其实一直在讨厌自己。
每一次的失望,都能让她的心无止境地下坠。演变成一种越来越沉默、偏执的情绪,不再期待,习惯失望,总是高兴不起来。
可其实,这些都是一些很小很小的小事,甚至,带着点自我而偏执的主观观念。
当无意识地窥听到了别人的议论和造谣,好友忿忿不平,连气了好几天,因为那些话真的很不中听,她疑惑地问她,你怎么不生气?
这些话全都是针对她的。难堪入耳。
她在脑海中把那些话都过了一遍,那种宁静的侮辱依然会让她脸发烫,但也只是一句:这样的事,我遇得多了。
是真的遇得多了,十七年的日日月月,早就司空见惯了。生气多了,也就看得淡了。看淡了,也就彻底适应了这些失望。无论发生了什么,都不会有太多情绪上的起承转合。
前些天家里翻新,妈妈扔给她一个大箱子,让她好好整理自己的东西。她笨拙地去收拾,出乎意料地从床头的暗格里翻出好几本日记本,纸张因为受潮而有些泛黄。
那时候的她的笔迹真的让人不敢恭维,稚嫩的话语洋洋洒洒不一而足,父母又吵架了,好讨厌某个人,某些老师的偏心,那个好看的少年今天多看了她一眼,为什么她又和我冷战,喜欢的杂志又被卖光了……那时候的情绪简单而直接,热烈而露骨。看着看着,她忽然有点想哭,这些好像都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导致再次翻阅,有些不知所措和哭笑不得。
她抚摸着上面死丑死丑的字迹,她不是矫情的人,那时候如果有人陪着她,她一定会选择说出来而不是写在纸上。那时候的孤独是真的孤独,一个人走在大街上,看着流淌的人群,有些惶恐,有些不安,担心自己的一辈子就这样了。
如今再回首,再回首有着狠狠的释然和豁然开朗。
时间时间平坦地过,某一瞬间,发现现在的自己,其实并没有从前预言中的不好,还可能更好。
成长了一点,勇敢了一点,坚硬了一点,已经接受了那些惶恐入骨的孤独,在时间洪流里,它已经变成了她的铠甲。
这篇是我15年写的文,后台有读者问在哪里可以看,于是就想整理出来发在公号上,是在搜索文档看到日期的时候,才恍然发觉,距离我写这篇文已经三年多过去了。我已经很久不看以前写的东西了,那个时候懵懂无知,喜欢把所有委屈和苦难都描绘出来,其实很多东西,在后来发现,大部分人都是那么过来的。
虽然现在依然没有好起来,依然不敢依赖别人,和谁建立深刻的关系,但在接受程度上已经比以前好很多了,至少从“没有”变成了“不愿”。
啊祝大家好,希望这篇文不会给你们带去负能量。
@苏意
是女流氓也是女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