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蟛蜞菊
在植物这件事上,绝对不是进口的就好。很多时候,外国引进的植物反而变成很大的麻烦,这就是所谓的入侵物种。它们四处蔓延,毫无节制。因为缺少天敌,又或者是发现换了一种水土对它们来说简直是如鱼得水。于是,各种本地物种就遭殃了。抢占地盘这件事,在入侵植物身上体现为猛龙强压地头蛇。也许,需要很长很长时间,这些入侵植物才又会被另一种土生土长的天敌给抑制住。大自然是善于自我调节的,只是那需要漫长的时间。
南美蟛蜞菊就是这样一种入侵植物。在我的小区外面有一块荒地,夏季雨后,各种杂草蓬勃生长。一点红、夜香牛、野茼蒿、金纽扣…它们简直像是开着大party一样,热闹得挤成一团。高高低低的野草,彼此交错着,可是并不互相妨碍。可是,有一种植物一眼看去就能分辨得出:因为它与周围的小野草有一层鲜明的界限,这就是南美蟛蜞菊。
不知道的人,定然会为看到一片黄色野菊花海而欣喜。是的,这些南美蟛蜞菊碧绿乃至墨绿的叶片表面泛着油光。黄色的野菊一般的小花点缀其上。那些叶片蔓延着,宛如一片绿色地毯。那片地毯中,只有无数的黄花。这些黄花好像一年四季都在开着,你也见不到其它菊科植物特有的带着冠毛的果实(如同蒲公英一般的绒球)。好像对于南美蟛蜞菊来说,它的生命就是一直盛开,终年无休。没有初为嫩芽的喜悦,也没有花后结果的丰盈,更加没有枯黄的老去死亡。它就那么开着,叶片也一直绿着。在它的周围,你看不到其它野草,这就是南美蟛蜞菊的侵略性。它们给自己画出一个巨大的圆,圈外是各种本地的野草野花,圈内只有南美蟛蜞菊一种植物。这真是个奇异的景象,不明白真相的人还以为那是园林工人特意栽种的一片园林景观植物呢。
我们自己国家是有蟛蜞菊的,它和南美蟛蜞菊长得很像,且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据说是可以清热解毒,消肿祛瘀。特别是感冒发热;咽喉炎;扁桃体炎;肋腺炎;白喉等涉及到肺部的疾病时,有确切的疗效。
蟛蜞者,小蟹也,大者不过拇指粗细。给这种菊花取名蟛蜞菊,不知何意。也许是因为它具有匍匐茎,如螃蟹横行般四处蔓延。不过,我们国家的蟛蜞菊毕竟是土生土长的,俗话说一物降一物,经过这么多年与周围生物环境的共处,自然会受到一定的约束而不至于疯长,且影响到其它植物。相反,当初引入南美蟛蜞菊的考虑之一就是弥补国内蟛蜞菊药用数量的不足。只是没想到这个举动会造成南美蟛蜞菊疯狂的蔓延。
顾名思义,南美蟛蜞菊的老家在热带美洲中南部。1933年在美国佛罗里达南部被用作装饰的绿化植物进行驯化培养。可是,如同很多其它的外来品种一样,南美蟛蜞菊很快就从栽培地逃逸到野外,变得很有入侵性。它能形成厚密的类似藤本的草丛,其匍匍垄节只要触碰到土壤,就能升长出不定根,并迅速生长出新的分株。它们迅速生长成浓密的植被,并且排挤本地的蕨类植物和佛罗里达其它的地被植物。结果,南美蟛蜞菊成为一种长势娼獗的外来植物,并且爆发成灾。我们国家最初也是将南美蟛蜞菊作为一种绿地植物而引入。结果它真的变成地被了。在珠三角很多地方,你都能看见大片的南美蟛蜞菊。它们好像根本不生病,而且除非把它们一一拔除,否则它们的只要挨着一点点泥土,它们就开始形成越来越大的群落。直到这片大地变成单一的绿色。有报道称:南美蟛蜞菊能通过化感作用排挤其它植物的生长。它们显著降低了本地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并一旦越过阈值将极大危害当地的物种多样性及生态系统功能。因此,南美蟛蜞菊被IUCN列为“世界100大恶性入侵物种”之一。
所以,每次散步时看到满地的南美蟛蜞菊,我都忍不住地又是厌恶又是无奈。其实,身为一株植物,南美蟛蜞菊的蔓延疯长只是它的本性。错误当然在于人类,在引入一种生物时,我们无法预料到这些可怕的后果。有人提议说,可以将南美蟛蜞菊应用在废弃的采煤场或者是其它特别贫瘠的土地上。因为它们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不高,能广泛地适应各种生境。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繁殖后能够形成群落,对水土的保持和恢复植被有利,所以完全可应用于煤矿废弃地的植被恢复。希望这是一个短期内对于南美蟛蜞菊处理的一个有益无害的方法吧。不过,我还是期望着能有一种天敌出现,让南美蟛蜞菊的生长维持着一种平衡。毕竟,对于南美蟛蜞菊而言,永不停歇地侵占与生长,应该也是件很累的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