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别人家的孩子”是如何摧毁你的亲子关系的!

Kelly原创290篇分享

从小我们就在父母“你看人家的孩子都会做什么了”声中长大。因此从小我们就发誓,等自己当了父母,绝对不对孩子说这种话。可是事实证明,我们不但遗传了父母的基因,还不自觉地继承了他们教育我们的方法。
今天,我想谈谈“别人家的孩子”这件事,通过下面三点分析,来保护我们和孩子的亲子关系。

01
别人家的孩子一定好得不得了吗?

不见得。
出门很乖不乱跑,让干什么就干什么的孩子,可能是个被家长牢牢控制的乖乖儿,我们只看见他乖的一面,却往往没意识到这样的孩子没有主见、缺乏创意、不独立;
谁都不得罪、遇事和事佬的孩子,可能是个高敏感的孩子,这样的孩子不得罪人往往不是出于情商高,而是出于对冲突的恐惧。我们再更全面地观察一下就会发现,这样的孩子在需要竞争的游戏中容易紧张退缩。
我们往往只看到别人家孩子的一点好,就会无限放大,好像这个孩子就是完美孩子的典范, 而且我们其实也只能看到别人家孩子在外的表现,在家是什么样,我们也无从知晓。但为什么我们就会无限放大别人的好处,而根本不会去考虑他的整体表现呢?因为稀缺。这不是经济学意义上的稀缺,而是指一种心态。就是“拥有”少于“需要”的感觉。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智力、创造力、独立性等等全方面都优秀,所以不管我们孩子已经做成了什么样,我们的潜意识里往往还会觉得:他不够好!他可以做得更好!
这样一来就产生了稀缺,稀缺对人类大脑的影响存在于潜意识中,它会在我们毫无知觉的情况下俘获我们的注意力,从而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影响我们的决策和行为方式。
所以潜意识里带着“我的孩子不够好”的家长就像随身带了个隐形的雷达,当“别人家孩子”表现好的时候,隐形雷达就会哒哒作响,我们的注意力就会迅速被俘获。
不过我们也知道关注“别人家孩子好”不是为了夸奖别人家的孩子,而是为了给自己的孩子表现更优秀找个榜样。因为说完“别人家孩子怎样怎样”之后,我们的下句话往往就是“你看你,你怎么就做不到呢?”所以你也会明白,为什么我们看到的“别人家孩子”好的地方,恰恰是自己孩子做得不好的地方。

2
自己的孩子一定处处是毛病吗?

稀缺让我们随身带着隐形雷达,专注着去搜索“别人家孩子的好”来为自己孩子做榜样,同时专注于某一事物也意味着我们会忽略其他事物,我们的视野就像进入了一根管子之中,管子之外的事物就被我们无意识地忽略了。这种现象叫“管窥”(tunneling)。只要我们潜意识里认为“我的孩子不够好,他还得更好”,我们视野的管子里就只剩下孩子淘气、不好好写作业、撒谎、偷懒等等种种毛病,但孩子能够号召一帮小伙伴一起玩的领导力、被同学羡慕能徒手爬上高高的杠子的超强运动能力等却完全被排除在管子之外。
管窥让我们眼里除了孩子的毛病,塞不进任何一丁点孩子的好。

3
如何看到自己孩子的好?

前面提到过,因为我们潜意识里认为孩子不够好,还要更好,所以我们产生了稀缺的心态。稀缺俘获我们的注意力,让我们进入“管窥”的状态,只能看见自己孩子的不好,而看不见自己孩子的好。
所以为了看到自己孩子的好,最根本的是我们要消除“我的孩子不够好,他可以做得更好”的潜意识。让我们不再产生稀缺的感觉。
在这里,最重要的一点是记住:稀缺的感觉与稀缺的实质存在是不同的。也就是说事实上,你的孩子真的比你感觉的要好!
所以解法是:

第一点:劈开管子,全面看待问题。
当我们看到孩子不好的地方时,时刻提醒自己想想孩子好的一面,这样我们就可以避免陷入稀缺心态。
第二点,重新看待孩子的不良行为。
两个孩子一起吃饭,别人家孩子能够安安静静地坐着吃,一点都不挑食,家长们忍不住就夸她,这时再看看自己的孩子,给这个不要,给那个不要。我们就忍不住教育“你看人家是怎么吃饭的,你再看看你是怎么吃饭的。”本以为说完孩子能学好样,但发现自己的孩子不但不学好,甚至还把脚伸到桌子上来。这时候如何解决?
每个孩子的行为都是在追求价值感和归属感,但是因为他们的认知水平有限,所以他们往往采用错误的行为来追求价值感和归属感。在上面这个案例中,因为所有家长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好好吃饭的“别人家的孩子”身上,自己的孩子感觉到被忽略了。
在孩子认为,哪怕做出不好的行为也总好过被人忽略,因为他知道即使自己按照“别人的家的孩子”的样子做了,家长们还是会继续关注别人家的孩子,找更多可以拿来当榜样的行为。所以他会选择做出把脚放在桌子上的坏行为来吸引家长注意力,也不愿按照“别人家孩子”的行为榜样来做。
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我们不去盯着行为,而去思考一下:他这样做是在追求什么?往往你这么一想,就会发现搞破坏的孩子只不过是在用另一种语言发出求救信号:“爸爸妈妈,我正在失去归属感和价值感,请帮帮我!”
把脚伸到桌上的孩子,当你停下来关注“别人家的孩子”,转而摸摸他的头,对他说一句:“我看到你刚才吃了一大口饭,还可以给我看看怎么吃一大口菜吗?”你会发现,孩子会神奇地变得和“别人家的孩子”一样乖。
因为,那个不好好吃饭的孩子正是我的女儿。

彭滟岚 kelly
原创育儿公众号“颗粒成长屋”创始人
美国注册正面管教家长讲师(CPDPE)
中科院心理所儿童早期教育指导师
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委员会会员
早教行业资深培训师
母婴专栏特约专家

版权声明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