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巫蛊之术(汉朝巫蛊之术)

网友提问:

汉代巫蛊术究竟是什么,竟然让汉武帝如此忌惮?

优质回答:

谢谢邀请

汉代,在历史上是巫术盛行的时期。这一时期不仅民间充斥巫术,就连皇宫里也刮起了浓浓的“巫风”。“街巷有巫,闾里有祝”,是当时最好的写照。巫蛊术归根到底就是种害人的方法,而汉代的巫蛊术来源于哪里?至今有三种截然不同的说法。

汉代巫蛊术起源的三种说法

先秦时期, 中原地区已经有利用偶人、 画像等物来进行伤害活动的巫术。到了汉代,不仅巫术盛行,就连巫医也相当普遍。有的人在得病之后, 并不会主动地求医问药。相反,首先想到的,就是去找巫师降神驱邪。

据东汉王符《潜夫论》记载,“不自知为巫所欺误,乃反恨事巫之晚”。就算得病后因延误医疗而死亡,其家属反而会埋怨为何不早点去找巫师?关于起源,有三种不同的说法。

一是汉代的巫蛊术,是由商代后期出现的偶像祝诅术发展而来的;

二是汉代的巫蛊术,是起源于匈奴;

三是汉代的巫蛊术,源于西南少数民族的养蛊风俗。

汉代巫蛊术如何施行一直是个谜

巫蛊中的“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含意。甲骨卜辞中有: “…鬼…蛊”。在《说文解字》里,也有“枭磔死之鬼亦为蛊”的记载,而《左传》中亦有“蛊疾”一说。蛊最早出现时,应是与鬼怪联系在一起。

“蛊”的范围到后来变得越来越丰富。据《周礼》记载,“庶氏掌除毒蛊,以攻说禬之,嘉草攻之。” 这是指对人具有伤害性的虫物均为毒蛊。在《左传》中,“谷之飞亦为蛊”。同时,“蛊”又是卦名,在《周易》里有蛊卦。

“蛊”字到了最后,已经成了带有伤害性的意思。而汉代的“巫蛊术”则完全是为了加害他人而实施的一种方法。这其中又包括两大类: 一是以射画像、偶像为伤害方式的“偶像伤害术”;二是以虫物病害人的“畜蛊害人术”。

另外,两汉时期的巫蛊术中还出现了“胡巫”的身影。所谓的“胡巫”,多指匈奴族的巫术。据《汉书·戾太子传》记载,“胡巫受充意指,妄作蛊状”。说的是汉武帝时的“巫蛊之祸”,江充带领胡巫掘地求偶人之事。

一、偶像伤害术

世界上许多民族相信, 制作一个人的偶像可以代表这个人,如果毁去这一偶像,它所代表的对象即会有病或死亡。殷商时期,偶人已被用于偶像伤害术。而两汉时期的偶人,又有大部分是以桐木制作的。在《盐铁论·散不足》中有:“桐马偶人弥祭,其物不备,器用如生人…”。

春秋时期, 桐棺一直被视为最粗劣最下等的棺材,以三寸桐棺下葬往往被当作对罪犯的一种惩罚。有专家认为,汉代以桐木为偶很可能与桐棺示罚有关, 应是有目的的巫术行为。

古代巫蛊的偶像伤害术, 无论是哪个地区其做法大致上,都是做木偶人、草人或剪纸人以代表仇家,然后写上其姓名生辰,有的甚至还将搜集到的仇人的头发、 指甲、 衣服碎片等物后,通过暗诵咒语,希望仇人失魄生病乃至死亡。

二、畜蛊害人术

这是种人为制造蛊害人的方法。据《史记·秦本纪》记载,早在秦德公二年(公元前677年)已有所谓的“御蛊”,“初伏,以狗御蛊”。两汉后期,一些中蛊、 畜蛊的描述逐渐增多,造蛊害人之事时有发生。

据《舆地志》记载, “江南数郡,有畜蛊者,主人形之以杀人。饮食形中,人不觉也。”而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及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等,还详细记载了中蛊后的各种症状及治疗方法。可见秦汉时期,有人故意蓄养毒虫已是不争的事实。

两汉时期的巫蛊术具体是如何实施的?除了史料极少涉及或记载外,更由于实施这种害人的方法,一般都是秘密进行,外人要想得知并不容易。所以,直到现在仍是一个谜。

汉代宫廷内曾发生过多起巫蛊事件,

秦汉以前已有造蛊害人者,故设官除之也。据汉代《贼律》记载,“敢蛊人及教令者,弃市。”据《魏书?刑法志》记载,“为蛊毒者, 男女皆斩,而焚其家。巫蛊者,负羖羊抱犬沉诸渊。”

就当时的情形来看,对于实施“蛊毒”或“巫蛊” 者已采取不同的处罚方式。表明这种害人的“巫蛊之术”,会造成一定的社会危害性,只能通过法律来明令禁止。

因此,“巫蛊术”让汉武帝如此忌惮,其根源就在此。

一、巫术对汉代的影响早已根深蒂固

汉朝的开国之初,刘邦就在长安设置巫官,负责掌祠天地诸神,并继承了楚人信鬼好祠的风气,将楚地的东君、云中君、大司命、少司命、河伯等都列为国家祭祀的对象。 汉文帝时,既下诏禁止“秘祝移过于下” ,又相信巫人能使“日却复中”、“人主延寿”,甚至乎“不问苍生问鬼神”。

汉武帝时期,“尤敬鬼神之祀”。平定越地后,又“尤信越巫” 。为求长生不老,不惜大量任用方士。更召见上郡大巫为其治病,认为“巫医无所不致,不愈。” 而汉成帝则颇好鬼神;哀帝曾“博征方术士” ……等。

二、汉代宫廷的巫蛊事件

两汉时期, 巫术不仅有着广泛的生存空间,更成为宫廷斗争的一种手段。虽然对施蛊者实施严厉的惩罚,但仍屡禁不止。发生在汉武帝时期的“巫蛊之祸”,成了汉朝最为著名的巫蛊事件,其牵连者达数十万人之多。除此之外,汉朝的宫廷里曾发生过多起的巫蛊事件。

汉武帝陈皇后事件。陈皇后因巫蛊而被废,相连及诛者三百余人;

2.汉成帝许皇后事件。事发后,太后大怒,下吏考问,谒等诛死,许后坐废处昭台宫。

3.东汉章帝窦皇后与宋贵人事件。窦皇后诬言宋贵人欲为巫蛊祝诅之术, 逼迫其自杀而死,太子庆也被废为清河王;

4.汉和帝阴皇后事件。

其他网友回答

巫蛊之术实际上是皇帝杀人的理由,就跟反%腐一样

皇帝要杀人可不是想杀就杀的,也需要理由和正义的手段,外朝官僚就用反%腐,内庭后宫外戚就用“巫蛊厌胜之术”,谁只要跟这个沾边,那就好说了,

所以,在皇帝想杀谁的时候,就说他行“巫蛊厌胜之术”、或者诅咒、养术士,不需要证据就能抓了杀头,而且牵涉面可以很广,

汉武帝看到自己太子的势力比自己还大,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恐惧,为了避免赵武灵王、楚成王的悲剧发生,他决定提前下手,

但是,他是太子啊,朝廷势力庞大、民间名声好、母亲是皇后、表兄弟是列侯、姨夫是丞相公孙贺,没有一个好的理由,不能让天下信服,也不能迅速稳定局面,太子翻盘也未可知啊,

要知道,即使皇帝的军队开过去了,太子的军队依然能跟他大战五天五夜,如果最后太子胜了,结局是什么呢?

所以,皇帝需要一个稳妥的方法解决问题,不能让太子反抗,必须先剪除太子的羽翼,巫蛊之祸开始。

简单点说,巫蛊是皇帝杀太子羽翼的理由,用这个理由杀了长平侯卫亢、公孙贺父子,卫子夫自杀,然后再就可以对太子下手了

其他网友回答

汉代的巫蛊之术,是流行于士大夫贵族阶层一种十分普遍的迷信行为。说到底就是用诅咒的方式来实现自己不为人知的目的。

巫蛊之术由来已久,自人类原始部落时期便存在。只是汉朝,对巫蛊之术十分忌讳,与汉朝后宫的斗争有着莫大的关系。很多嫔妃为了能够博取皇帝的宠爱,打压其他的妃子,便私底下“厚养”一帮术士实行诅咒。

自见汉以来,巫蛊之术是后宫中心照不宣的一种行为,皇室虽然严令禁止,但也没有深究。最出名的汉武帝时期,发生的巫蛊之乱。

汉武帝的宠臣江充与太子刘据不和,江充也不知道是哪根筋搭错了,想法设法为了扳倒刘据。便联合朝中一些奸佞小人诬陷戾太子刘据在后宫搞巫蛊之术,诅咒汉武帝早死,自己好承继大宝。

汉武帝可能也是老眼昏花,担心自己屁股底下的宝座被儿子抢走。想都不想便令江充逮捕刘据,刘据知道要是落到江充小人的手里肯定没有活路,便起兵诛杀掉江充。汉武帝勃然大怒,刘据非常害怕四处逃难,途中被地方官围捕,刘据无奈之下,只好自缢而死。

卫子夫得知儿子死了,也选择自杀,太子妃史良娣和3个皇孙以及刚刚满月的汉宣帝全部论罪处死。幸好汉宣帝被明吏丙吉救下,才使得太子刘据这一支没有断绝。

巫蛊之术本身并没有任何作用。汉朝之所以忌讳巫蛊,只要是矫正社会风气,平息后宫中那些阿谀我诈的斗争。

同样的事件在汉明帝一朝也有发生。窦皇后为了扳倒自己的老对头宋贵妃,趁着宋贵妃姐妹想吃兔肉,派人出去打猎为由,诬告宋贵妃派出去的猎人都是术士,表面上是打猎,实际上暗地里行诅咒之事。汉明帝被汉朝的巫蛊之术吓怕了,赶紧命蔡伦前去查办此事,蔡伦是窦皇后的人,这事根本不用查,证据确凿,宋贵妃姐妹论罪处死。

由此可见,在2000年前的汉朝,科学技术还不发展,人们都还在蒙昧的状态,因为很多荒唐的举动造成许多历史性的悲剧。

其他网友回答

巫蛊术就是民俗中信奉,借助超人的神秘力量对人、事物施以控制影响的方术。

汉武帝时期的三次“巫蛊案"使陈皇后被废,卫皇后被迫自杀,两位丞相被腰斩,太子刘据和两位公主、皇孙、皇孙女罹难。加上受牵连的人前后超过10万人被杀,真是惨不忍睹。

更严重的是皇位接班后续无人,后宫无主,朝纲失控。给汉朝政权带来了重大的政治危机,这就是造成汉武帝忌惮巫蛊术的根本原因。

版权声明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