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谟拉比法典维护谁的利益?
《汉谟拉比法典》维护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汉谟拉比法典》是中东地区的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约公元前1792-公元前1750年在位)大约在公元前1776年颁布的法律汇编,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原文刻在一段高2.25米,上周长1.65米,底部周长1.90米的黑色玄武岩石柱上,故又名“石柱法”。
石柱上端是汉谟拉比王站在太阳和正义之神沙马什面前接受象征王权的权标的浮雕,以象征君权神授,王权不可侵犯;下端是用阿卡德楔形文字刻写的法典铭文,共3500行、282条,现存于巴黎卢浮宫博物馆亚洲展览馆。
《汉谟拉比法典》由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序言和结语约占全部篇幅的五分之一,语言丰富,词藻华丽,充满神化、美化汉谟拉比的言辞,是一篇对国王的赞美诗。正文包括282条法律,对刑事、民事、贸易、婚姻、继承、审判等制度都作了详细的规定。
汉谟拉比法典石碑在英国吗?
法国。
《汉谟拉比法典》(The Code of Hammurabi)是中东地区的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约公元前1792一前1750年在位)大约在公元前1776年 颁布的法律汇编,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原文刻在一段高2.25米,上周长1.65米,底部周长1.90米的黑色玄武岩石柱上,故又名“石柱法”。
石柱上端是汉谟拉比王站在太阳和正义之神沙马什面前接受象征王权的权标的浮雕,以象征君权神授,王权不可侵犯。
下端是用阿卡德楔形文字刻写的法典铭文,共3500行、282条,现存于巴黎卢浮宫博物馆亚洲展览馆。
汉谟拉比法典反映了哪种社会形态?
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主要反映了王权和奴隶主阶级的强大和神圣,对奴隶犯罪严惩,说明当时奴隶阶级社会地位极端低下。汉谟拉比法典是为了维护私有制和奴隶主阶级的利益而制定的法典,比较全面的反映了古巴比伦时期的社会情况。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东方法从习惯法阶段进入成文法阶段的体现。它独立于宗教之外,以强制性规范确立奴隶主阶级的统治秩序,有效调整古东方早期奴隶制国家的社会关系。其法律特征之鲜明、条文规定之缜密、文字表述之准确,都是人类其他早期法所不能比拟的。
汉谟拉比法典欠缺什么?
汉谟拉比法典欠缺人道主义精神和平等精神
从当时的历史背景看,汉谟拉比法典是国家出现后的产物,是镇压劳动人民反抗、加强和巩固王权统治的工具,是维护奴隶制统治秩序的工具
所以注定了法典体现的是当时刑法的残忍,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
所以汉谟拉比法典欠缺人道主义精神和平等精神
汉谟拉比法典的启示?
《汉谟拉比法典》对今天的启示:
1、《汉谟拉比法典》的发现,为我们了解古代法律形成、发展的轨迹提供了最有力的实物证据。
2、《汉谟拉比法典》是到目前为止我们所知的人类早期立法史上保存得最完整的成文法典。
3、在发现它之前,我们也已经挖掘出土了一些西亚地区的法典,其中包括了《乌尔纳姆法典》,以及其他一些小国的法典,如《苏美尔法典》、《李必特·伊丝达法典》、《俾拉拉马法典》等。
但它们都是(泥版)残片,有的也只剩下几个条文。而《汉谟拉比法典》仅正文就保存下来了282条,因而使我们第一次完整地了解了古代巴比伦王国时期的法律整体发展运作情况。
4、借鉴意义为现在法律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汉谟拉比法典怎么刻上去的?
《汉谟拉比法典》是书吏用阿卡德语的楔形文字刻在黑色的玄武岩石碑上,上部为浮雕,下部为文字。
工具估计是硬度和玄武岩差不多玄武岩或者燧石制成的。
拓展
《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原文刻在一段高2.25米,上周长1.65米,底部周长1.90米的黑色玄武岩石柱上,故又名“石柱法”
汉谟拉比法典四个方面主要内容?
①法典规定了奴隶主对平民和奴隶所享有的特权;
②法典规定了奴隶可以买卖、抵债,使奴隶买卖合法化;
③在法典中,奴隶的生命和安全毫无保障。
④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阶级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⑤法典保护商人和高利贷者的利益。
《汉谟拉比法典》由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序言和结语约占全部篇幅的五分之一,语言丰富,词藻华丽,充满神化、美化汉谟拉比的言辞,是一篇对国王的赞美诗。正文包括282条法律,对刑事、民事、贸易、婚姻、继承、审判等制度都作了详细的规定。
汉谟拉比法典怎么破译的?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代奴隶制社会第一部较完整的法典,它保护了奴隶制、私有制,维护统治阶级秩序,体现了奴隶主阶级的统治意志。
1901年,一支有伊朗人参加的法国考古队在伊朗境内苏撒古城旧址发现一个黑色玄武岩的椭圆形石柱,高约2.5米。这根石柱已经断成三截,但拼起来还是完整的。石柱的上方刻着人物的浮雕像,下方刻着稀奇古怪的文字。后经古文字学家鉴定,原来这是一种楔形文字,不是伊朗的古代文字波斯文。这种文字是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一般写在泥板上。书写者先用细绳在泥板上打成格子,用木棒做笔在泥板上书写。因为每一笔都是从粗到细,像木楔子一样,所以称为楔形文字。早在1802年,德国语言学家格罗特芬就破译了部分楔形文字。此后经其他学者研究,才完全读懂了这种文字。
显然,古代波斯人征服巴比伦之后,作为战利品,把这根石柱带回了伊朗。考古学家仔细地考察了石柱上的文字。原来,石柱上刻的全是法律条文,总共有282条,是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法典》。浮雕上的两个人像,坐着的是太阳神沙马什,站着的就是汉穆拉比。这个浮雕,象征着汉谟拉比从太阳神那里接受了司法权力,来统治世界上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