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专号
请输入
近日,浙江一高考考生的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引发了热议,晦涩艰深还是逻辑严密、思想老到,大家纷纷道出了不同的理解。其实,这根本指向的是文章的写法和评判问题。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写法,但写作本身有无根本的评判标准,以何为标准,这值得探究。对此,你有什么想法呢,说说你与“文章”之间的故事。
文/焦糖花这是读书郎闲笔的第242篇文章,全文大约2300字,细读大约需要10分钟。《生活在树上》这篇高考满分作文正红火的时候,我并未想要写些什么。毕竟每一年高考结束以后,语文学科都会成为众矢之的,我大概已经习以为常了。大众对于高考数学、高考英语的讨论有且仅会关涉到难易程度的问题,而对于内容的更深入化的讨论、批判,甚至是谴责似乎只会在语文学科出现。粗略分析其原因,一方面在于以汉语为母语的国人最能够读懂,并可以随意加入讨论的学科大抵只有语文了;而另一方面,无可厚非的是语文确实是众多学科中最富有主观性的一门。
因而,每年的六七月,“高考语文”“高考作文”等字眼都热度不减。但是在这种高涨的浪潮中,确实存在很多廉价的、非理性的、非客观的批判。随着事情的持续发酵,更是牵扯出阅卷人的利益、评卷制度的主观性、专家的合法性等问题,错综复杂,短时间内难以判断。对于这样一个全民参与的社会事件,可能就文论文显得过分天真,但假如脱离它是一篇高考作文的事实侃侃而谈,显然是敝鼓丧豚的。
△陈建新点评浙江2020年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
事情发展至今,已有不少的网友、教师、学者、专家谈及个人观点。总体而言,我认为这篇作文可以称得上是高考作文中的佳作,也基本符合陈建新教授的评语。细读他的评语,不难发现其主要围绕着以下三点展开:1. 抓题准,中心突出;2. “逻辑严谨,说理到位”;3. 引证丰富,思想深刻,文字学术化,相比起同届的考生,优势尤为突出。而这三点分别对应的是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基础等级的内容项、表达项,以及发展等级。可见,他认为这篇作文基本达到高考作文一等文的要求。
基础等级:“符合题意;符合文体要求;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内容充实,中心明确;语言通顺,结构完整;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发展等级:“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参考《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同时,他也指出作文的不足在于语言表达过于晦涩,“不希望同学们模仿”,不认同也不提倡以生僻词的方式炫耀自己的知识积累和文字功底,以期获得高分。那么,为什么有如此明显缺陷的高考作文能够在“作文审查组老师认真细读这篇作文”后,“一致给出高评”,并获得满分呢?其实原因并非无法推敲。高考作文的评分并非追求面面俱到,事无巨细,而是全面均衡,综合考量。满分作文的评定也必定并非一人可以敲定的。
正如评语中所言,“第一位阅卷老师只给了39分,但后面两位老师都给了55分的高分。”可见这篇作文既便不在后来作文审查组重审后被打为满分,也毫无意外地是一篇高分作文。而之所以最终评定为满分作文,陈建新教授也在评语中多次提及,“这是一篇极少能碰到的考场作文”,“看第一遍,感觉不像是一个高三学生写的考场作文”,显然这篇作文有同届考生所不能企及的过人之处,富有理论思考,知识面广,层次分明,引证丰富,且能够进行有逻辑的论述。“文章从头到尾逻辑严谨,说理到位,没有多余的废话,所有的引证也并非为了充门面或填充字数,而本届高考,用这样的方式引证各种名人名言的作文太多了。”相比起同届考生“充门面”“填字数”的印证,该考生的印证显得更为简洁有力,凸显出他的思想性。虽然,语言晦涩,的确是在刻意彰显其“理论性”,但是他的语言同时也是老道且学术化的。在这种褒贬并重的评价中,可以看出,高考作文的满分评定,并非旨在挑选出完美的作文(或许也并不存在所谓的完美作文)。常言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篇高考作文的满分评定,更多是想要说明高考作文阅卷的包容性,鼓励考生创作出有亮点(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的文章。
不过,公开发表一篇满分作文,且宣布“不希望同学们模仿”,这本来就是个悖论。在利用满分作文的示范作用的同时,反被“典范”所害。最终的效果反而像是以此“示众”,由此牵起“高考评价标准”“高考评卷人背后产业链”“满分作文评论背后的社会面相”等更为深入的社会问题。
在此,我并不想多谈此类的社会问题,更无意苛责这位时间受限、空间受限、高压状态下创作出《生活在树上》的考生。我更为认同赵普光老师的观点,“一旦突破了作文阅卷组的评审权限,这文章本身如何架得住那么多读者的挑剔,那么多专家学者的审视。”(赵普光:《别“生活在树上”,被丧失对汉语的敏感》)
高考作文的面向始终是那群未成年或刚成年的,却需要面对人生中最为重要的考试的学生。高考作文作为一种在特定情境下的写作,与普通写作始终是有较大的区别的。这一群体的青春文章喜欢华丽,甚至以晦涩难懂为高深,倒是更为接近青春的主体特征,字如其人,成长往往需要阅历,需要过程。社会上的许多争论用普通写作,甚至是文学写作的标准评价这种“不完全自由”的写作(温儒敏语),用成人,甚至是专业的眼光审视这篇青春作文,自然会显得龃龉不入。
本文作者焦糖花,中山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在读,喜好读书和养生,大型犬只爱好者,居安思危冲刺型选手。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晕晕
小编寄语
读书郎闲笔将推出新栏目“话题”,本栏目的每篇推文将围绕一个特定话题展开,参与讨论的作者们将对该话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一起碰撞撞出思维的火花!大家尽情期待吧!
本期文章主要围绕话题“文章之道”,聊一聊由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的争议而带来的“何以为文”和“何以评文”的问题。本期作者焦糖花从高考作文这个特定的作文条件出发,讨论了自己对此篇满分作文的看法。或许正如焦糖花所说,能够在时空受限的情况下写出这样的文章已经是难得,不应过分苛责这位年轻的作者。而文章之道究竟为何?也许每一个人心中都有自己标准吧。
“话题”栏目其他相关文章:
三·八特辑 | 关于女人(上)
话题 | 关于女人(下)
话题 | 文学“疫”意(上)
话题 | 文学“疫”意(中)
话题 | 文学“疫”意(下)
话题 | 清明纪事(上)
话题 | 清明纪事(下)
话题 | 向夏阅进(上)
话题 |向夏阅进(下)
话题 |青春故事
话题 | 青春故事(续)
话题 | 哎呦妈妈!(上)
话题 | 哎呦妈妈!(下)
话题 | 童言无忌(上)
话题 | 童言无忌(下)
话题 | 毕业生(上)
话题 | 毕业生(下)
话题 | 背影
话题 | 背影(续)
话题 | 生育之问(上)
话题 | 生育之问(下)
话题专号 |何以为文
2018年9月1日“读书郎闲笔”开刊词发布,很快吸引了许多文学爱好者的关注,在此谢谢大家的支持。
茹是说 | 发刊词 · 走笔至此
以后的每周二、四、六晚19:00,西窗剪烛试笔,芭蕉听雨闲读,我们将与您分享文学,体味人生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