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5日第053期 总535期
陈广祥,男,一九五九年六月出生,高中毕业,北京市房山区河北镇口儿村人,中共党员,曾在北京矿务局房山煤矿工作,二零一四年退休。自参加工作时,做过共青团工作,热爱文学,曾担任北京矿工報通讯员,经常在矿工报发表文章。退休后仍坚持写作,曾在《燕都》《京西文学》杂志发表过文章,现为房山作家协会会员,区政协文史资料撰稿人。
鼠年的春节,让老杨过的很憋屈,节前因尘肺病,住了一个月的医院,怎么也不能在医院过春节。
老杨当了一辈矿工,退休后却患上了职业病,在大山里居住,虽然老伴没有工作,全家五口人,都靠老杨的工资生活。为了补贴家里日常开销,老杨只好养了几窝蜂,闲置时间,摆弄着那几窝蜂,日子过得还算舒心。
矿工的工作,虽然身体还算行,但是煤矿的职业病,让老杨哮喘的厉害,而老杨身体还算可以,多亏了老伴的精心照顾,让老杨心平气和,过着晚年的生活。老杨平时爱吃炸酱面,肉丁炸酱,黄瓜码,这就让老杨美滋滋。可离开了大山,走进了良乡,让老杨有些不适,每天总想那几窝蜂,是否平安过冬,春天是否正常起飞,夏天能否产蜜,秋天是否有收获。看着飞来飞去的蜜蜂,让老杨才心里舒服,日子才算踏实。
可疫情一来,老杨只能在家里眯着,心烦意乱不甚,只好看书度日,而老子的“上善若水”四个字,让他心中豁然开朗,要焕然一新的感觉。
老杨看着小区门前,站岗执勤的志愿者,他虽然已近耄耋老人,不可能去当志愿者。每天看着电视,了解武汉,知道湖北,了解全国,抗击疫情保卫战,让他的心情,却难以平静。这时他的手机响了,虽然是一部老式手机,只能接打电话,是儿女为他准备的,除了儿女的问候,没啥业务,还能是谁呀?
老杨从沙发站起,拿起刚充满电的手机,“叔,我是英儿,村党支部组织党员捐款”,英儿是村党支部监委主任,也负责村日常工作。英儿这个电话,让平静下来的老杨,又激动起来,老杨随口问:“怎么个捐法”?英儿却直爽地说;“书记捐两千,村委都捐五佰,党员不超过一百”,老杨即没有想过一百,也没有想过最少,却毫不犹豫的说:“就随你们伍佰,什么时候交款”?“叔,现在特殊时期,不提倡见面,要求微信或支付宝转钱”,老杨听着有些陌生的词汇,平时老杨只是花现金,不懂这些微信功能,却有点犯了难。
“您可以让孩子帮助办一下”,老杨心里豁然开朗,“放心吧,我这就办”,说完老杨挂了手机,接着老杨又拔通了儿子的手机。
“爸,什么事,儿子怕老父亲又那不好,听父亲说,要捐款,儿子乐啦,不就让我微信转捐款”,老杨一听,儿子知道这事,“爸:捐多少,给谁转捐款”?“你马上给英儿转五佰”,说完,老杨放下了手机。这捐款的事,在屋里就落实了,让老杨感到落后了,可又感觉很爽。随后对老伴说:“如果让你捐款,你也要毫不犹豫的去捐”,老伴看了看他,“就你有觉悟”,说着忙去给老杨做饭。
屋里憋了一个多月,老杨终于做了一件开心的事,虽然捐款不多,却让他体会到,做为党员的责任,虽然不去站岗,也做不了志愿者,尽点微薄之力,还是可以做到的。
同济天下,雾化缥缈,却可自由本身,聚可成雨,化为有形之水。老杨站在窗前,凝视着外面,仍然不过的疫情,他甚至感叹,国家有困难,作为党员捐点款,有啥可算计,又有啥可多想,本是理所应当做的,党员要走在前面。这是老伴喊了一句,面条都捞出来了,赶紧吃饭吧!
《京西文学》纸刊第3期正在组稿中,体裁要求:名人访谈、小说(限10000字以内)、小小说、散文、诗歌、游记、随笔、文史纪事、创作谈等。截稿日期2020年2月15日止。因新冠肺炎疫情原因,暂推迟至2020年3月31日。特此公告。
投 稿 邮 箱:870413692@qq.com
主编方言先生微信:870413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