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放的大唐【有声原创】

怒放的大唐作者:吴琼 语音:花飞雪
图片:网络
那一年我十二岁,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事情便是跟随母亲调制胭脂香粉。在春、夏季节时,以采桃花等颜色鲜艳、香味独特的植物为基础,再加入水等有溶解作用的物质,然后将其碾碎,放置阴暗处慢慢形成。所谓“胭脂”,实际上是一种名叫“红蓝”的花朵,它的花瓣中含有红、蓝、黄三种色素,花开之时被整朵摘下,然后放在石钵中反复杵槌,淘去黄汁后,即成鲜艳的红色染料。除红蓝外,制作胭脂的原料,还有重绛,石榴、山花及苏方木等。把胭脂花、玫瑰、栀子或者任何红色花朵,细细碾碎,用细沙滤去渣滓,晾干汁液,滴上一点点桂花油,就是胭脂。有花朵般艳丽的颜色和香味。母亲常常让我帮助她用一整个上午的时间来上妆。先洗净面部,敷上一层美白的颜料,然后开始涂抹脂粉。脂粉一定要涂匀,并且根据不同的年龄和身份选择不同的颜色,涂完脂粉之后开始画黛眉,画得越自然越好。之后染额黄,又叫贴花钿,在额心处加上花饰点缀,再点面靥,描斜红,面部的妆饰完毕,最后一步涂唇脂。中午的时候,母亲光彩照人的走出房门,我好像也被这光彩浸染。
十三岁时我开始正式接触制作陶俑,父亲是一位制作陶俑的手工艺者,十几年里断断续续的耳濡目染使我对其略知一二。父亲的陶俑并不仅仅是简简单单的泥塑,而是像母亲一样的光彩照人,或许,他把母亲当做自己制作陶俑的模特,每制作一个陶俑之前,他的脑海当中都会先绘制出一幅母亲的画像,而且并不是单纯的人像,还有上了妆的光彩,就像每一次我帮母亲用尽一整个上午的时间上过妆后的效果一样,那样的光彩照人。父亲制作的陶俑仿佛有呼吸、有脉搏、有心跳、甚至于有思想、有灵魂、有情感。每一个都是那么的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优美的曲线和饱满的质感、绚烂的色彩和丰富的姿态衬托出整个时代的繁荣与昌盛,让人看了第一眼便忍不住还想再看第二眼,再看第二眼时目光便无法再移开。
十四岁我与同族兄弟们一起骑马、射箭、打马球、穿胡服,虽然我是个女孩儿,但这些男孩子们能做的事情我也一样被允许去做,并且做得丝毫不比他们差。我最喜欢的马是飒露紫,并不是因为它的膘肥体健,也不是因为它的骁勇善战,而是因为它的忠心护主。在我们的皇帝征战沙场的时候,敌人的一支羽箭射过来,它挡在了主人的前面,那箭正好射在它的前胸,它就这样壮烈牺牲了。射箭早在《周礼》当中就有,是六艺之一,中国的君子必修之课。打马球是一种新兴起的活动,要打得一手好球,首先马上技术必须过硬。参赛者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每人手中一根顶端形如弯月的球杖。比赛场地通常比较开阔,根据人数多少,或双方各半场、两个球门或双方整场一个球门。比赛开始后,参赛者骑马以球杖争夺马球,以将马球打入球门为胜利。胡服是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服装,与中原地区宽大博带式的汉族服装有较大差异,一般多穿短衣,长裤和革靴,衣身紧窄,活动方便。
到了十五岁,是及笄之年,我要出嫁了。就像《酉阳杂俎》中记载的一样:当迎妇,以粟三升填臼,席一枚以覆井,枲三斤以塞窗,箭三只置户上。妇上车,婿骑而环车三匝。女嫁之明日,其家作黍臛。女将上车,以蔽膝覆面。妇入门,舅姑以下悉从便门出,更从门入,言当躝新妇迹。又妇入门,先拜猪枳及灶。娶妇。夫妇并拜,或共结镜纽。又娶妇之家,弄新妇,腊月娶妇,不见姑。结婚前夫君必须以粟米三升填石臼,以一张席子盖住井口,以枲麻三斤塞上窗户,以箭三支放在新房门口。接到我之后,我上车时,得挡上膝盖,搭上盖头,我上车后,新郎需要骑马围着车绕三圈。我初入婆家,先拜灶台,以示将来成为操持家务的好手。公公婆婆还有其他亲属则从便门出,然后再从正门入,为的是踩新娘子的脚印,以沾喜运。然后,我开始了新的生活。
就是这样的绚烂恣意、多姿多彩,因为我生在大唐,大唐是怒放着的!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后台删除感谢欣赏
作者简介▲:吴琼,女,1986年生于吉林省蛟河市,毕业于牡丹江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校期间与学友创办文学社,并出版报纸《镜泊学魂》,自2003年起开始在《蛟河市作文报》上发表散文、诗歌,吉林市诗词学会会员,现就职于蛟河市漂河镇人民政府。
REVIEW
酷音工作室‖声音美化专家
有声‖周氏易经新解全集?收藏版
桃溪有声微刊‖简介、投稿及赞赏说明
投稿邮箱|616792237@qq.com
非原创首发作品请勿投稿
本平台所有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留言输入相关信息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个人图书馆】

版权声明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