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公号
关于老家——文字是文化的种子,需要大家多浇水
一直想写一篇关于河南悠久传承和厚重文化的文章,尤其是想赋予老家文化一点内涵或者外延,让漂泊异乡的人产生一种归属感、认同感,建立“家乡文化”的自信和品牌,赋予“老家河南”浓重的文化色彩。然而,出生于豫西偏僻的村庄,成年后又及早离开家乡,对河南厚重文化知之不多、感受不深,除了深厚的情感认同和坚持到固执的热爱,其实很难写出特色和精髓,只好以小见大、以偏盖全,用自己酸涩的文字,不时搅动起河南文化的一潭秋水。
关于明珠的称号——给盐镇配一段唯美的宣传片吧
不久前一篇文章里,我把盐镇定义作“东都额头上的明珠”。东都,自然指洛阳。盐镇位于洛阳西部的尽头,向西就是函谷关,过关向西就是西京长安,盐镇自古商贾云集、民风淳厚,现在是京西高铁、新伊高速、郑卢高速、连霍高速多路经过之地。我以“东都额头上的明珠”为题,对盐镇方言和地名进行了归纳和总结,虽挂一漏万,但却得到千余读者的响应,更有不少作者通过撰文进行引用和佐证。如此以来,@宜阳或洛阳的电视台,给“东都额头的明珠”配一段美轮美奂的宣传片吧!让这个美丽的符号流转更广,形成习惯,避免美名失传!
关于李营中学——读书虽苦,却是走向成功最近的路
日前读了公号里苗永强撰写的关于李营中学的文章,勾起30多年前的回忆。88年到89年,有幸在李营中学读过初三!那也是李营中学最火爆的阶段,即便是当时有初中的会挂、周沟、周过、塔泥、盐镇,甚至石陵,也有很多学生不远数十里蜂拥而至,成为同班同学!为了李营中学遥遥领先的升学率!为了李营良好的学习氛围!为了从这里考入中专、中师或者一中!更勿论没有中学的北安沟、河上沟、刘岭、周营!
李营的升学率因为管理、学风、生源等多个原因,在全乡一支独秀。大家都很努力,都有明确目标。多数人目标是考入中专中师,为了跳出农门,吃商品粮;但生活和学习的环境还很艰苦,吃饭的场所是广阔天地,教室的门也是形同虚设,下面半扇不知道哪里去了,至少我这种小个子进教室是不用考虑开门的!
一晃30年,当年多数同学或从政、或从商、或从教,都有一份可靠的收入和稳定的生活,得益于当时的努力和机遇!读书虽苦,却是通向成功最近的路!
关于老师——我是爱您的,学生们是爱您的
小学、中学、大学,读研、读博以及工作,一路走来,得益于太多老师的帮助、指导,受到太多老师的赏识和偏爱。当年英俊潇洒、风度翩翩、学富五车的男老师们,或者美丽大方、谈吐优雅、学识渊博的女老师们,30年时光,或退休、或转行、或继续耕耘在三尺讲台。他们的音容笑貌一直都在,他们都在我成长路上洒下许多阳光雨露,让我们恣意生长、恣意绽放。比如公号里大家经常说起的杜校长,还有周沟学校、李营中学以及后来求学太多太多有恩于我的老师们,一串串名字都刻在我的记忆深处,一段段往事恍如昨日,一一罗列既不严肃也不够尊重!如果读到这篇文章,希望老师知道,我是爱您的!学生们是爱您的,您洒下的每一点雨露都不浪费,您付出的每一点汗水都不多余,家乡因您而更加美好!一棵棵小树苗因为您的浇灌培育而枝繁叶茂!
关于榜样——盐镇英雄谱
小时候,无论是读水浒、读三国、读西游还是读隋唐演义,都始终关心英雄们的座次,谁排第一,谁能打过谁,尤其喜欢把不同朝代、不同故事的英雄人物比较一番,看李元霸厉害,还是吕布厉害!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盐镇,英雄的人物不少,抗日英雄赵耕郊,飞行英雄贾国英,戍边政委张三保,或浴血奋战、或戍边守疆,都是我们心中的英雄!
为了让家乡孩子安心读书,雅丽让我写一写盐镇牛人,给家乡孩子们树一标杆,让孩子们像榜样们一样努力读书、成为榜样!让孩子们记住榜样们挑灯夜战、发奋读书的经历和故事,并有理由相信,盐镇还会产生下一个传奇!
清华是读书人的终极标尺,一个乡镇,有一个清华人就是经典,而盐镇,习江涛院长、王建强书记、高喆主任,都是清华的骄傲,更是盐镇的骄傲。他们都曾把读书当成乐趣和事业,而且,他们都有一个贫穷的童年!希望年少的孩子们认真读书,成为下一代的榜样和偶像!
关于书香盐镇——“洛阳纸贵,盐镇书香”
关于洛阳,最有名的成语就是“洛阳纸贵”,这个成语主要指作品风行一时,流传极广。从一个侧面,说明洛阳文化源远流长。而盐镇,更是“洛阳纸贵”的代表,单看雅丽的公号里,就有多少才华横溢的作者,静月老师、红梅老师、海婷老师、雅丽小妹、裴老先生、德胜老师、书堂老师、海森老兄、翟施恩老师,希伟兄弟,以及很多撰文写字的作者,是大家,共同成就了洛阳纸贵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然而,除了洛阳纸贵,作为小镇的文化符号,我们还需要给我们这个地域文化赋予一种时代内涵,对仗起来,就叫做“洛阳纸贵,盐镇书香”吧!
关于周沟郑圪塔——生我的地方
周沟郑圪塔,记住是生产红薯、粉面和细粉的地方!我的出生地,老辈人叫高沟。周沟是盐镇乡下辖的行政村,周边与李营、会卦、赵峪、西沟、河上沟,以及新安县马沟接壤,包含郑圪塔、谭凹、段家凹、周家閁、张家閁、徐坡、郑圪塔、安沟、关沟、南闫沟、翟家閁、李家閁、下沟、白家閁、后洼、道泉沟等22个自然村。大队部、周沟中学、周沟水库3个标志性地物都位于郑圪塔村。京西高铁、318国道、新伊高速由此经过。
道泉沟的日头,
段家凹的风。
水库坝的忽雷,
大队部的钟。
小河的麻虾林场的兔,
忘不了学校的核桃树。
麦熟杏,夏天瓜,
秋天的柿子红欻欻。
年少日子,
绝美风景。
缤纷记忆,
纯真年龄。
那时候上树捉鸟是基本功,
那时候吃饱不饥是座右铭。
那时候最盼望村里演电影,
那时候从没进过城。
那时候南安沟上学要翻山越岭,
那时候郑圪塔就是大队的象征。
那时候看时间靠日头的影,
那时候照明靠煤油的灯。
童年是一场回不去的梦,
童年是一段看不够的景。
思乡是一种美丽的病,
思乡是血脉中蠕动的虫。
流逝的,是岁月青葱!
留下的,是白发葱茏!
本文作者:古城,盐镇周沟人,目前定居北京,航天人。
作者往期作品:
点击进去可看:
民国乡绅郑德超—-盐镇周沟郑疙瘩 (古城)
三老奶奶:出身不过梁红玉,济世便是女英雄!(郑疙瘩村/古城)
纪念盐镇周沟中学赵小婷老师—–作者/古城
十五岁,匆匆那年—–盐镇周沟/古城
东都额头的明珠:盐镇地名及发音详解—周沟/古城
朗诵:东都额头的明珠–盐镇/ 古城
编者:通篇看完满满的感动。感谢作者每一次的文字和支持,做文字太难了,坚持下去也太难了,感谢一直的支持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