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古文感悟志趣——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课
【教学目标】
1.回顾第六单元古诗文及基本文学常识。
2.品读文本,感悟古人的情趣与智慧。
3.归纳品读方法,学习古人的情趣,获得生活启示。
【重难点】
品读文本,感受人物品格与志趣。
【教学过程】
导入
回顾第六单元,我们一起在古诗文的世界里畅游,探究“人应该有怎样的志趣与品格?”
复
习
流
程
读论述观点知操守读奇特想象明志趣读生动事迹悟品格读诗意语言品情怀
一、读论述观点知操守
回顾《〈孟子〉三章》,想想儒家君子应有怎样的志趣与品格?
01
明确论点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如何做大丈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归纳
要施行仁政要有所坚守要在苦难中成长
02
知人论世
了解孟子其人和他所处的时代,直接关系到对文本的理解。战国时期各国纷争,策士纵横,孟子在乱世之中呼吁施行仁政,要有自己的底线与坚守。
对比论证
妾妇之道(纵横家)以顺为正者
大丈夫仁、义、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举例论证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共同特点
出身卑微,历经磨难,终有所成
走出舒适圈,学会在苦难中成长
课堂活动:讲一讲
背诵一下经典段落,感受一下《孟子》文章雄辩的气势。结合《孟子》三章内容,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讲一讲你的感悟。
二、读奇特想象明志趣
[读寓言]
《愚公移山》是一篇寓言,寓言故事的构架比较奇特
奇特想象一
年且九十而要移山
明知不好为而为之——直面困难
奇特想象二
杂然相许笑而止之
于民有利——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面对阻力——不为所动,坚持不懈
奇特想象三
山神惧之 帝感其诚
神仙助力——努力拼搏,终获认可
[读诗歌]
《渔家傲》
1.梦幻场景的营造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辽阔壮美,海天相接,有梦境的虚幻性。
2.神话典故的引用
大鹏——逍遥自在
三山——远离战乱
这是李清照面对国破家亡,一路奔波逃难,却依旧守住心中梦幻美好的气量。
课堂小活动:写一写
以“愚公”“亚夫”为开头续写对联
徐宇锟
王婧璇
何坤阳
周彦含
阮哲豪
徐睿蔚
项正凯
朱墨然
续写对联,学生能对人物的品质进行点评,既锻炼语言表达力,又可以加深理解。
三、读生动事迹悟品格
回顾《愚公移山》《周亚夫军细柳》两篇叙事文章,思考以下问题
以事写人
人物品格在事件中鲜活
归纳
人物身上体现的品格
(愚公)坚持不懈不畏艰难
(亚夫)不卑不亢刚正不阿
课堂小活动-比一比
结合作业本练习题目,比较一下文本是怎样通过事件写出人物精神。
【《愚公移山》与《老人与海》】
愚公要下决心搬掉太行、王屋二山,首先要有一种敢想敢干的精神。其次要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精神。最后还要有坚忍不拔的精神。《愚公移山》揭示出我们要按照既定方针,不达到目的决不动摇,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桑地亚哥虽然没有轰轰烈烈事迹,但是他起初与大马哈鱼战斗,终于杀死大鱼后,又遭到鲨鱼的攻击,他与鲨鱼群搏斗一路,最终只剩下一副鱼骨头。他是一名古巴硬汉,古巴人民的英雄。《老人与海》揭示出“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正是需要我们青少年一代学习的地方。一个人存在的价值,并不在于他获得了什么,重要的是他对自己的理想不懈坚持。至少,自己曾经奋斗过就不后悔。【周亚夫将军与李广将军】
《周亚夫军细柳》这篇文章讲述了周亚夫驻扎细柳营时,汉文帝刘恒慰问军队的事,通过霸上棘门军和细柳军队的对比,表现周亚夫忠于职守、治军严明。作者以对比、反衬的手法,生动地刻画了一个治军严谨、刚正不阿、尽忠职守的“真将军”形象。李广在突然遇敌,在众寡悬殊的情况下,他从容自若,指挥战士佯装“诱骑”,使敌方上当受骗,终于化险为夷,安全回师。以手下的慌乱和敌军的退却衬托出他的临危不惧和沉着机智。四、读诗意语言品情怀
1.读行为动作
诗人的行动: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采”“见”写出了诗人的悠闲自得。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搔”则写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烦躁。
2.读诗歌意象
诗人描绘的景物: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鸟”很美好,但在国破的背景下,人民生活疾苦,连美好的事物都有了悲情色彩。
“东风不与周郎便”“东风”有了“时机”的隐喻意义。
“角声满天秋色里”“霜重鼓寒声不起”“号角”“战鼓”都是边关打仗常见的意象,渲染出悲壮的战争场面。
课堂小活动:换一换
《饮酒》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望)南山。
“见”是一种不经意间的抬头,显得随意而自在,“望”显得太过于有目的性,而且加剧了空间感和距离感,诗人采菊东篱,亲近自然,“见”字写出了一种悠然忘我的心境,与全诗营造的悠然散淡的氛围吻合。
《春望》
感时花(人)溅泪,恨别鸟惊心。
经历了安史之乱的诗人,把自己悲痛的情绪融于所见的景物,万物皆有情,看到苦难,感受苦难,悲伤于苦难。这是一种爱国爱民、悲天悯人的情怀。
课堂小结:
01
读论述观点知操守
说理类:找出中心论点
叙事类:找准文本中直接出现的评论性语句
02
读奇特想象明志趣
关注文章中奇特想象的地方,思考为什么要这样设计情节,对体现人物品格有什么作用。注意文章中有意夸大或有意缩小都是为了体现人物的品格。
03
读生动事迹悟品格
以事写人,人物的精神在事件中彰显
做了什么(事情的意义)
为什么做(做事的目的)
为自己为他人为国家
结果如何(他人的评价)
无论成功还是失败,最终都指向人物品行
04
4.读诗意语言品情怀
读行为动作
诗人的动作也许传递着某种情感:“卧”“望”“搔”“采”。
读诗歌意象
对诗歌意象的品读,有没有情景交融,尤其注意意象背后的引申意义,隐喻意义。
五、学以致用练一练
其召至京师而复为刺史也,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当诣播州。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呜呼!士穷乃见节义。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徵逐,诩诩强笑语以相取下,握手出肺肝相示,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真若可信;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穽,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
——《柳子厚墓志铭》韩愈
结合选文说说柳宗元具有怎样的品格?方法点拨:
找准评价:呜呼!士穷乃见节义。
明确事件:“以柳易播”
对比衬托:柳宗元挺身而出市井小人趋利避害
“以柳易播”是柳宗元的好友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和他一起被贬,刘禹锡被贬到播州(今贵州遵义县),当时播州的生活环境更为恶劣,柳宗元在这种情况下,不顾自己遭贬的身份,为朋友刘禹锡请命,说刘禹锡有老母需要供养,不能到这样的地方去,愿意拿自己柳州此时的职位和播州刺史对调。是指对于柳宗元在朋友危难时刻的表现,韩愈对此敬重有加,认为“士穷乃见节义”,体现了他的仁义和高风亮节。
浪淘沙
刘禹锡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刘禹锡有“诗豪”之称,结合两首诗说说刘禹锡面对贬谪体现出怎样的豪气?他的精神品格给你的学习生活带来怎样的启示?方法点拨:关注行为:“千淘万漉”关注意象:“沙”“病树”“沉舟”(人生的泥沼与苦难)“金”“万木春”“千帆过”(信念与希望)《浪淘沙》中,诗人是在皆以表明自己的心志,尽管谗言诽谤,小人诬陷,以至于使那些清白正直的忠贞之士蒙受不白之冤,被罢官降职,逐出朝廷,贬谪他乡,但是他们并不会因此而沉沦于现实的泥沙之中,也不会改变自己的初衷,历经艰辛和磨难之后,终究还是要洗清冤屈,还以清白,就像淘金一样,尽管“千淘万漉”,历尽辛苦,但是终究总会“吹进狂沙”,是金子迟早是要发光的。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的首联以伤感低沉的情调,回顾了诗人的贬谪生活。颔联,借用典故暗示诗人被贬时间之长,表达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以后人事生疏而怅惘的心情。颈联是全诗感情升华之处,也是传诵千古的警句。诗人把自己比作“沉舟”和“病树”,意思是自己虽屡遭贬低,新人辈出,却也令人欣慰,表现出他豁达的胸襟。尾联顺势点明了酬答的题意,表达了诗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坚韧不拔的意志,充满豪气
启示
不服输,不认输,相信自己的能力,在苦难中磨练自己,始终乐观坚强。结语:
谁的青春不迷茫?正在人生价值观形成期的少年人总会有困惑。人应该有怎样的品格与志趣?也许这些古诗文可以给少年们一些答案。有时要多一些坚守,有时要多一份勇气,有时要多一点努力。懂礼仪,明事理,有梦想,能疗伤,在苦难中成长,在成长中坚强。
本节复习课回顾第六单元古诗文,提供了一些阅读方法指导,进行适当延伸,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品读古文的能力。让学生能在读书中感受古人志趣与品格,收获心灵启迪。
【作者】
韩凌云
武义县武阳中学语文教师
金华市语文原创命题比赛一等奖
武义县优质课一等奖
武义县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特等奖
供稿:韩凌云
编辑:李金锦
审核:郑晟
散文有“我”,传记有“你”——八年级上册回忆性散文与传记复习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八上第三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循本溯源,探求方法——八上第四单元散文阅读复习
触类旁通,灵活运用——八上第五单元说明文阅读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