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笔会
论坛交流
清风至,岁月不居
很多时候,面对散文写作,我是讲不出道理的。
几天前,在威海的家中,我疲惫地窝在床上,为一个猝然而逝的孩子流眼泪。
窗外雨声潺潺,暗淡的灰色光线在单调的声响里,牵扯出内心深处无端庞大的委屈与憋闷。或者是因为熟悉,因为亲情而产生的眷恋和不舍,还有无可蠡测的生离死别,摧心剖肝的疼痛,仅用人生中的“无常”二字来解释和说服我对生死的顺从,无论怎样都是做不到的。
生念,默然成长于时光的罅隙里,为所有的过往提供了繁复的姿态、厚重感和层次性,让我们爱上所有因之而来的愉悦和苦痛。随着岁月的流逝,生年的延展,所有因为时间的位移而产生的故去,就如同旧棉衣物,色泽早已不再艳丽,不再有超拔的姿容,竟往往又生出长情的暖意和熨帖——那些可以不间断地,丝丝缕缕抽取我们心头愉悦或痛苦的人世,被这样的心绪回忆和记录,总要有那样一种仪式或者承载方式,追随着我们在时间针脚的滴答声中,答复或纪念,以此慰藉在一条时间线上艰难行进的人群,那里面也有我。
所以,作为最日常的写作形式,散文务必与“历史”纠缠,为“历史”服务,为各种各样的“历史”代言,纠合踟蹰,不可分割。
这个意义上,“历史”一词是可以拆解开来看的。从最低微的一个人一件事的“历史”说起,能够被“说起”的动机和事件本身,就是散文形成的强大内在动因。当一个人或者一件事,从一个时间或空间点上发生了位移,这世间便神奇地多了N个不同面貌的故事。它们彼此互为存在,互为支撑,互为价值意义。
小时候,我的家在农村,60年代的中国北方平原,充满迷人的朴素和天然风情。那些小人物的事件和悲欢矗立在黑土地上的风雨里,不断地塑造了我的历史观。他们是一部浩荡历史长卷的组成部分,是零件,是局部,也是中心,是精神存在;他们是色彩,是样貌,是绽放在那个时代大地与人心中的耀眼的光环。
我们黑龙江人从不回避荒芜和蛮夷,并且对之心生好感。
粗粒磅礴与细致精巧之间,隔着历史和时间。这是需要时光和人类文明浸润的土地!一眼望不到边的莽莽森林,静得可以听见雪落的冬晨,被红彤彤的灯笼映照得鲜红的木房子和广袤雪原,冰层之下欢蹦乱跳的新鲜鱼类,热气腾腾的猪肉炖粉条,黄澄澄的粘豆包,一帘子一帘子地摆放在风雪中的院落里……
这些极寒严冬下的妩媚和人情,没有历史的标签。但,它们就是北方的历史。
人类个体微茫。在世间,在宇宙中皆如此。这些创作的精神品质要赋予谁?这些声音要让哪些人听到?个体的悲欢传达具有非常明显的方向性,散文写作的方向必须是向外的。
一个作者的在时光深处,在生途中的纪念或记忆,难免琐屑和零散,但是它们一定从属于人类共同的精神体系,从属我们成长的时空。所以,把个体的写作和作品放诸于一个大的历史方位之下,并与之融为一体,成为其中的一部分,这是一个成熟散文作者的责任,也是衡量散文创作能力的标准。
人生有赖岁月前行,从无停歇。散文写作犹如心灵清风,风未尽,歌不止。
作者简介
荆淑敏,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生人,大庆油田工作。中国散文家学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协会员,中石油作协会员,萧红文学院第十七期学员,喜欢文字,喜欢散文创作,散文作品曾入选2015年、2016年中国散文排行榜。
人间四月 最美青州第三届新锐散文论坛及青州文化散文采风活动,于5月10日–12日在古城青州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与会作者参观了黄鹿井古村、井塘古村、青州博物馆、范公亭,访问了云门山和青州古城,广访古迹,实地采风,关注历史文化对散文创作的影响。与会人员在青州旗城学校,进行了以文化散文与历史散文的写作为主题的交流讨论。即日起,交流内容择优在新锐散文平台推出。
END
新锐
散
文
坚持“尊重名家,不薄新人”的办刊理念。
感情求真,思想求深,角度求新,
视野求广,语言求美。
请支持如下稿件:人性之美、大爱情怀、乡愁、亲情友情爱情、生态情怀、性灵自然等。
合作纸媒:西岳评论散文版
顾问组成员
(排名不分先后)
王士敏 王友明 李东辉 蔡汉顺 李锡文马明高 丁尚明 高丽君 周 海 张道德
责编团队
(排名不分先后)
荆淑敏 马明高 吴云峰 李锡文李佩红胡安同 蔄红伟苏小桃 黎 乐 高丽君 赵 阳 袁明秀 邓贵环 周 海 李慧丽
投稿邮箱:
hebeilli@163.com
主编:云起
微信号:buxiangxin6666
苹果手机扫这里
扫码赞赏请留言注明作者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