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287期
【纪实】
1苞谷糁糊汤
—-我在任家滩的驻村生活之五
作者 满涛
想起2018年冬天在任家滩的驻村生活,确实难熬。雪下得早了一些,十一月中旬,大地就盖上了一层厚雪。从村里到石可的路,开不了车,走路过去也得一个多小时,我和工作队几个同志吃饭成了问题。馒头是做饭婶婶蒸好的,但蔬菜剩得不多了。不能不吃菜,时间久了,会营养不良的。我们每顿控制着用菜量,但是眼睁睁没有绿叶叶菜了。
“满书记,大米和面粉剩得也不多了,再吃两天就完了。”做饭婶婶终于给我提醒了。“那只有就地取材了,婶婶,你看村子里谁家有富余的米和面,咱先买一袋,三四个人吃饭哩,咱不能断了炊啊!”我有点发愁地给婶婶说。“咱当地人冬天习惯吃稠糊汤,要不我给咱寻一袋子苞谷糁,也做糊汤吧。”我和工作队的几个同志也同意。工作队长说:“咱当地人到冬天,一般午饭就是吃稠稠的苞谷糁糊汤,再就上外自己家腌的酸菜,美得太太。”婶婶忙接过话说:“酸菜不愁,我家就有,去年腌了好几缸呢,到时候我给咱捞些吃,就可以了。”
提起这苞谷糁糊汤,是当地人的方言,山外人就叫玉米糁稀饭。金堆人把稀饭叫做糊汤,我刚来时以为糊汤是面沫糊,我还纳闷,这儿人咋总喜欢喝面沫糊,后来在村书记家吃饭时,端上来一碗稀饭,才知道这就是糊汤。从金堆调回来以后,好长时间我还改不过来,总在家里要喝糊汤,家里人都说我还改不了驻村的习惯。
第二天早上,做饭婶婶就提了多半袋子苞谷糁来了,她说是村子里小民家下雪前带了两袋苞谷到保安街道磨了一些苞谷糁,原本够喝一冬天,听说我们遇到了困难,就给了一袋子。我让工作队李老师称了重,按当下价格折成钱送了过去。李老师回来后说小民无论如何不愿意收钱,说他家是贫困户,教科局干部包联这多半年,给他家资助不少,现在工作队遇到了困难,一点苞谷糁不能收钱。李老师是把钱放到桌子上赶紧抽身跑回来的。我给他说,你做得对!群众的心意我们领了,但不能无偿拿群众的东西,我们在村子里还要呆很长时间呢,一定要注意影响。
中午,我们就吃上了糊汤。苞谷糁是黄亮亮的,熬出的稠糊汤也是黄亮亮的。做饭婶婶端来的酸菜吃起来酸酸的、爽爽的。工作队长给我教,吃这个也是有讲究的,不是吃一口糊汤,再吃一口菜。是把菜放到糊汤上,用筷子把下边的糊汤和上边的酸菜同时夹一口放到嘴里,就跟咱平时夹晋糕那样,这才有味道。再就是不能拿筷子在碗中间夹,从边上一筷子挨着一筷子夹。我照着办法做,果然吃出了新味道。
人常说饿了吃啥都香,也许,可能就是这个缘故吧?那个冬天我们吃得东西很贫乏,但是觉得很香。在吃糊汤的同时,我感觉更融进了百姓的甘甜。同时,也体会到了大山深处贫困户的生活的简朴和不易,更激发了我们扶贫工作队干好工作的干劲。突然,我想起了英国诗人雪莱的诗句: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
2酸菜
—-我在任家滩的驻村生活之六任家滩由于土质松软,空气和水质良好,地里的蔬菜品质尤其好。特别是当地的老品种莲花白,长得扁扁的圆圆的,每个直径有三十公分,有三、四斤重,叶子呈墨绿色,叶片厚实,包裹得特别瓷实。无论是炒菜或者凉拌都很好吃。这菜和山外田地里生长的莲花白是完全不同的。当地人饭桌上有一道常菜,那就是酸菜,而莲花白是腌制酸菜的主要原料。每年到了八月份,村子里人就把莲花白弄到家里,开始腌制酸菜了。勤快的婶婶、媳妇们把莲花白洗得干干净净的,然后,一片一片拨开,在案板上切成柳叶宽的条,拌些调料。用的调料也是很简单,主要就是食用盐和花椒,有的老乡还在里边放上切得长条红萝卜,然后,倒进自家的瓮里封盖,这样一个月到四十天酸菜就腌制好能吃了。而且腌得时间越长,那种酸爽味就越浓。听老乡说,这个如果保存得好,一直能吃到来年地里其他菜的收获。因为任家滩比较偏远,交通不便。所以,平时村子里来卖菜的小贩很少,酸菜自然就成了农家户桌子上差不多三个季节的常备菜了。
这种朴素的简单的腌制方法,也是一种传统的原始的制作工艺。天然淳朴,简单易做。人们在最自然的食材里汲取这天然氧吧提供的营养,可以告别喧嚣都市里食品带来的高油量高盐分对身体负面影响。
刚来村里不久,宗贤叔就用老碗给我们端来了自己家腌的酸菜:“满书记!你尝尝我们这儿的酸菜,看能不能吃习惯,这是去年八月我腌的。”我夹了一口,酸到了牙根。老乡们在给我们送来这家常菜的过程中,过多地表达了对我们扶贫工作的支持。我们把大家送来的酸菜,吃在嘴里,暖在心里。这种没有荤味,色味简单的酸菜,和老乡们的品质是一样的。这也是对我们工作队能不能融入到这艰苦的生活环境中的一种考验?会不会把老百姓和自己拉近距离?我们扶贫工作队的同志自然也感受和领会到了这个种滋味。
图音视频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作者简历:满涛,1979年4月出生,华州区柳枝镇人。中共党员,区教科局干部。1998年参加工作,先后在柳枝镇和华州镇初级中学任教。后借调到区政府办从事文字工作。2017年至今在区教科局工作,2018年至2019年被单位下派到金堆镇任家滩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期间,曾被金堆镇党委评为优秀第一书记,被教科局党委评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平时,喜欢文艺创作,有多篇文学作品在报刊网站上发表。
投稿说明
信箱:1348155770@qq.com
微信:13474185189
本平台优先首发原创作品。若遇特殊情况,经主编同意,也可转发别的平台上的重要作品。因平台来稿较多。所以,请作者发稿时,及时校对作品中的文字,并将音频、文本、作者简介及照片打包发送。作者所发作品文责自负。若有侵权和对号入座的纠纷,请及时联系本平台予以删除。谢谢支持!爱生活 爱文艺
感谢关注《华州文艺》公众平台
我们在这里等您
文字编辑 欣怡
后台编辑 烟雨江南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