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与千寻》
以下为朗读小姐姐全文音频
作者|Tom Vanderbilt翻译|Iris chen改写| zcwhy审校|酷炫脑主创&Yael朗读 | 胡恩美工|灵沅编辑 |吴湘蓉
我们享受加速的时间带来的好处,并为此付出代价。速度“既带来快乐,也带来痛苦;既带来兴奋,也带来压力;既带来解放,又带来束缚”。
我们所说的“现在”是什么?“现在”有多长?
答案是,略少于250毫秒(0.25秒)。
2008年,谷歌发布了一份针对搜索引擎的理想“延迟”时间的研究,称超过1秒的响应时间可能会打断用户的思路,理想的延迟时间应该是0.25秒,和心理学家估算的0.25秒的反应时间对应。
对于这个问题,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 在一个多世纪前给出的答案是50毫秒。他的研究过程是:向人们展示一些闪烁的火花,当火花间的间隔小于0.044秒(44毫秒)左右时,人们就无法识别出不同的火花,并且需要识别的对象越复杂,人们的最短识别时间越长。
《惊天魔盗团》
神经科学家克里斯托弗·科赫(Christof Koch)在《追求意识》(The Quest for Consciousness)中写道,如果人们要认真看清出现一闪而过的东西,需要的反应时间是0.25秒;而当人们被告知去寻找某个东西时,反应时间则下降到0.15秒。
诸多证据说明了0.25秒对于我们来说似乎是一个感知上的极限。虽然生活速度增加了,但是人类还是停滞不前:你的反应速度还是跟你的曾祖父差不多。而不断变化的是这个世界能带给我们的信息数量,这个世界似乎不断地把更快的节奏带给每一个人。
被加速的“世界”
历史学家斯蒂芬·克恩(Stephen Kern)指出,无论我们怎样抵触现代化的进程,世界还是会一次又一次地选择加速。电影就是一个证据:它是享乐需求的产物,是我们品味的直接体现;它也量化、记录了世界速度的变迁。
心理学家艾米莉·普罗宁(Emily Pronin)认为,电影揭示了人们对更快的认知过程的喜爱——换句话说,思维速度变快是有积极影响的。她和同事们看完了电影《我爱露西》(I love Lucy)的常速和加速片段后,他们都觉得看加速的版本时感觉更快乐。
电影情节
心理学教授詹姆斯·卡廷(James Cutting)认为,在“经典好莱坞时代”,平均镜头长度是在10秒左右,而今天的电影平均镜头长度能达到5秒就算是很长了。这体现了人们审美的“加速”。
好莱坞电影过快的节奏,被认为是一场更大的注意力危机。人们普遍认为,我们已经失去了耐心观看长镜头、缓慢展开的情节和长篇独白的能力。
“强化的连续性”是电影理论家大卫·博德威尔(David Bordwell)对这种感受概括。他认为观众不仅更加倾向更短的镜头,还倾向更频繁的特写镜头。他说:“20世纪40年代的导演们为惊心动魄和悬疑时刻保留的技巧,现在已经成为了正常场景的拍摄方式。”
那么好莱坞为什么这么青睐短镜头呢?其中一个原因是可以降低剪辑的难度。卡廷认为这还是一种引起观众注意的方式。他说,“每转一次场,观众就要重新将视线定位到画面的中间,迫使他们不自觉地重新分配注意力。”
人们似乎总在追求加速的主观体验,这就产生了一个含义更广泛的问题:加速后,我们会得到什么感觉?
这就绕不开罗莎所说的“电视悖论”。当我们真正在看电视(或电影)时,会有很多体验,比如那些强烈的动作、情感方面的投入,快速转场等。但因为影视作品具有“非文本化”(Decontextualized)和“非感官化”(Desensualized)的特点,观众无法真正感受到它们的内容,一旦节目结束,观众记得的内容没有多少。研究表明,人们在看电视时比在看完电视后的满足感更高。
不止是影视作品,老虎机也是加速的缩影。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机械手柄被按钮替代,以加快每一轮的速度;繁琐的现金支付因可能会扰乱玩家的游戏节奏而被电脑积分所取代,所有的这些改变会让玩家在机器上停留的时间更长。
玩家玩得更快,游戏不断开始、结束,游戏体验更加离散,时间的概念变得模糊。这么做的终极目标,是为了激发玩家的胜负欲,让玩家保持专注。
图:老虎机Pavel L Photo and Video/Shutterstock.com
那些对于“积极动机”的研究发现,当人们处于“饥饿状态”(Appetitive state)等待食物或水时,主观上会觉得时间变短了。
同样地,商家越来越频繁地发布新品或相关信息,使人们对产品始终保持高水平的期待,也是一种饥饿营销,让消费者感觉时间好像走得更快了。
快,再快一点!
电影和老虎机其实都是对现代生活的隐喻。我们现在把很多单调机械的事情都交给了科技,可要做的事情反而变得更多了:拿email来说,写email的时间本是写信的一半,但其实我们会在读写邮件上花更多的时间。
为了跟上加快的生活节奏,人们呼吁用更快的技术来应对。我们试图“压缩动作”去应对时间的短缺——用更快的速度,做更多的事情,或者干脆多任务同时进行。
非文本化的小事情不断地互相碰撞,但它们之间缺乏整体的联系和意义。比如,我们刷几百条微博后记住的东西远少于读一篇文章能够记住的东西。
克莱夫·汤普森(CliveThompson)表示,我们一直渴望让科技跟上我们思维的速度。19世纪的图书馆被不断增长的图书数量和顾客数量淹没,缓慢的找书速度让所有人身心俱疲。于是,梅尔维尔·杜威(Melvil Dewey)用流程图(ordering schema)来帮助读者更快地找到他们想要的。
而今天,谷歌的工程师们运用他们的算法能力和计算机集群的处理能力,让我们能在极短的时间里找到想要的结果。这样的速度提升正是人们一直在追求的。
《华尔街之金钱永不眠》
写字这件事也会阻碍思考,我们也一直在提高我们的“转录流畅度”(Transcriptional Fluency)——也就是写字的速度。《赛奇写作发展手册》(The SAGE Handbook of Writing Development)指出,“对书写的思考会占用大脑宝贵的‘工作内存’,从而阻碍人们创作复杂作品所需的认知注意力。”
不管用钢笔还是铅笔来做笔记,都是很费时费力的。在20世纪初,有的老师提议让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动打字机。写得越快,笔记也就越完整。研究表明,笔记完整的学生在考试中的表现也更突出。
汤普森认为,随着我们从手动打字机转向电动打字机,最终转向数字工具,技术的发展已经停不下来了。一项针对1917年到现在的新生入学论文的研究发现:尽管语法错误率保持不变,文章的长度和复杂性却显著增加了。汤普森说:“并不是1917年的孩子们更笨,而是他们使用的工具阻碍了他们的思维。”
最近的研究表明,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加速的空间。例如,有证据表明我们处理音频信息的速度远远快于我们日常接触的速度。
一项针对“压缩演讲(Compressed speech)”的研究发现,学生理解音频文本的能力最多可达每分钟300字以上——这大约是日常生活中会听到的两倍。人类的说话速度才是瓶颈所在:说话速度最快的人的语速大约是每分钟200个单词。
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和他的“50毫秒标记”理论可能很快就会过时。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玛丽·波特(Mary Potter)和她的同事们发现,即使受试者事先没有被告知会看到哪些图像,他们也能够辨认出在13毫秒内出现的图像。
无论我们的反应速度是真的在变快,还是测量大脑的技术在进步,这些结果都指向了速度方面的新可能性。如果我们大脑自身的速度达到了饱和,也会有一些工具帮助大脑跟上科技的发展。
《记忆神探》
我们享受加速的时间带来的好处,并为此付出代价,这是显而易见的。
社会学家约翰·汤姆林森(JohnTomlinson)表示,速度“既带来快乐,也带来痛苦;既带来兴奋,也带来压力;既带来解放,又带来束缚”。我们很难知道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本质上是好事还是坏事,但是时间加速后最显著的结果不是情绪的改变,而是实用性的提高。
在这个时代,人们总是愿意为了额外的便利费尽功夫。
参考文献(点击滑动查看)A.Lunsford, A., & J. Lunsford, K. (2008).”Mistakes Are a Factof Life”: A National Comparative Study[Ebook]. CollegeComposition and Communication Vol. 59, No. 4. Retrieved from https://www.jstor.org/stable/20457033seq=1Pronin,E., Jacobs, E., & Wegner, D. (2008).Psychological Effects ofThought Acceleration[Ebook]. Emotion DOI: 10.1037/a0013268. Retrievedfrom https://dash.harvard.edu/bitstream/handle/1/2381051/Pronin_PsychologicalEffects.pdfsequence=4Zangl,R., Klarman, L., Thal, D., Fernald, A., & Bates, E. (2011). Dynamics ofWord Comprehension in Infancy: Developments in Timing, Accuracy, and Resistanceto Acoustic Degradation. Retrieved 6 August 2020, from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209666/#R19Potter,Mary & Wyble, Brad & Hagmann, Carl & McCourt, Emily. (2013).Detecting meaning in RSVP at 13 ms per picture. Attention, perception &psychophysics. 76. 10.3758/s13414-013-0605-z. Retrieved 6 August 2020, from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59490307_Detecting_meaning_in_RSVP_at_13_ms_per_picture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酷炫脑长期征集脑科学、心理学类文章,欢迎投稿投稿请发邮箱:2829023503@qq.com点这里,让朋友知道你热爱脑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