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氏文化】长篇电视小说《房》第三集 郁氏积善堂及其牌匾钩沉 (文/郁志发)

郁氏文化点击关注,查看其他文章
长篇电视小说《房》第三集
郁氏积善堂及其牌匾钩沉
作者:郁志发
题记
200年之前,海门木行桥郁氏積善堂的一块牌匾,隨着岁月逝去而毁坏殆尽。峥嵘的时光里,唯有匾文永恒,时光老去,文字不老。
01
木行桥郁家东宅西宅合成一家
本集故事发生年代在1800年之后,清朝嘉庆、道光年间。
一、沙陆氏虽不像郁陈氏念过三字经、百家姓,而是大字不识当木马凳、却是决断能力极强的小脚女子。回顾她瞬间决策的几件事:她家厨房屋倒塌之时,第一时间冲进去抢出小罐黄金;当机立断,当夜求人就地埋葬突然死亡的丈夫;把狗儿送给郁家为子,自已外出乞讨;承诺三年之后以身奉侍郁江福,虽有报恩之意,主要为了她的儿子。由此可证,她不同于一般无主见的女子,而能将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沙陆氏和狗儿住进西边两间草房之内,一切生活之类什物,均有袁成府准备齐全。第二天就立了沙启高的牌位,每天早、中辰光在座台上“抬饭”,为丈夫守孝了三年。
沙陆氏家田里的花地(庄稼)都是郁江福前来帮助种植、收割,每次郁江福离开时,沙陆氏作揖道别:“大哥,万福!”狗儿几乎天天去东边宅上找郁士昌白相,郁陈氏时常来西宅看看,两家亲如一家,但不是一家。一晃就是三年。
二、某天,郁陈氏来到西宅上和沙陆氏私语半天,两个女人将合搭一台戏。
第二天,沙陆氏请阴阳先生做了道场,扎了纸屋和剪了纸衣纸裤,焚烧了亡夫沙启高的牌位。
郁陈氏对丈夫说:“狗儿他娘守孝三年了,沙启高的牌位己经化库。应该把她娶过来吧。”
郁江福:“不知狗儿他娘的意思。”
郁陈氏:“那正是陆氏的意思呀,三年前她就答应了的。”
郁江福:“好的。全凭夫人作主。”
第二天正好郁江朝、郁江官来到木行桥认亲,郁江福告诉两个哥哥娶陆氏之事,并邀请他们参加婚礼。
郁江福用十天时间,在原东宅两间草房之西再建并列两间草房。郁陈氏提出,东边房头作为郁江福的新房,她自己带着士昌、狗儿暂住西边新盖房里。可见郁陈氏是一位大度的女子,也证明陈氏、陆氏关系的融洽丨。
三、月初吉日吉刻,一场特殊的婚礼在木行桥郁家东宅里举行。
土地桥的郁江朝、郁江官全家及陆氏的哥嫂均前来祝福。
一顶绿呢大骄,抬着陆氏从西宅出发,向南走过两埭再向东两里,又向北走两埭后向西,绕圈进入郁家东宅。
暮色已临,陆氏捧着小罐黄金,在亲人们的簇拥下进入厨屋间里,向郁江福、郁陈氏作揖,捧上黄金小罐说:“请大哥、大姐收下簿礼!”
郁江福接过黄金小罐,交于郁陈氏,扶着陆氏向东房头走去;郁陈氏将黄金小罐递给郁士昌,她也扶着陆氏,将他俩送进东房后退出。…..
四、婚礼之后,郁江福又用十天时间,在原西宅两间草房之西再建并列两间草房,成为郁家西宅。一个月后,沙陆氏已经更名郁陆氏,和丈夫回到郁家西宅。往后郁江福在东、西宅里轮流居住,郁家东宅和西宅合成一家,一个主人两个家。
狗儿取名郁士盛,寄子成为儿子。在郁家西宅的西屋里,郁江福开设私塾,请了先生教授郁士昌、郁士盛,南乡北埭上的农家子弟也来接受启蒙读书,先读三(三字经)百(百家姓)千(千字文),继以《大学》、《中庯》、《论语》、《孟子》。
02
郁江福在“房”上用足劲头
飞禽走兽都有一个窝,人类离不开一间房,它是每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所。历来房之大小、多少是一个人的身份、财富的象征;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某些事件惊人地相似,郁江福“致富路”复制其堂叔郁永富“发财路”,两者惊人地一致,可证海门郁氏人家的发展有其共性,就是在住宅、房基地上用足了劲头。
一、郁江福是有氏后裔从崇明迁至海门地域的第三代,他的智商高于他的前辈,勤苦劳作不亚于父亲郁永行,自从娶了郁陆氏后,他的创业之路风生水起,乡人们议论说:“郁江福两位夫人都是助夫之命。”其实不然,而是他遵循其堂叔郁永富的致富路数。首先凭借一甏黄金,购置不少土地,分别充实郁家东宅和郁家西宅上的耕地,自种、雇短工、佃租,昼夜劳作,积累家资,使他财源滚滚而入。然后,积累了一定财富的郁江福,对郁家东西两宅作了全面规划,先后对两宅房子进行改建,以便为两个儿子成家寻媳妇(娶儿媳)。
二、在郁陆氏进门之后第二年,郁江福开始在两宅草房的北边10丈处开建后宅沟,每年挖一点,前后用了五年,形成了长12丈宽5丈深1丈的大宅沟。又过五年郁士昌18岁时,对郁家东宅进行了扩建。
三、第1步,在距宅沟之前1.5丈之处,建成一间朝南瓦房,是宽3丈七路头房子,即是七根橫梁的高房子,作为公堂屋俗称前头屋。前面大门6尺宽,大门两边是活动的排板,可以装缷而使前头屋全部敞开。在盖房时,郁江福请泥水匠袁成府,遵照鲁班先师的规定,用“抓阄”的办法,在屋脊内安放进去不知其数的小泥人,它们神像多变,栩栩如生。这也是复制了凤凰桥堂叔郁永富的做法。建造前头屋用了三个月时间。
第2步,在前头屋东西两旁各建两间瓦房,各宽1丈半,分别设有灶头及房头(卧室),可以居住两户人家。建造东西四间房子又用了三个月时间。
第3步,郁江福和郁陈氏搬入东边两间新瓦房里,郁士昌独住在西边两间新瓦房里,撤除原先四间草房,形成长24丈宽12丈的大场心。五间大瓦房连成一片,清一色的白墙黑瓦,郁家东宅初具规模。
四、郁士昌20岁时,在西边两间新瓦房里成婚,娶袁成府的女儿为妻。郁士昌继承了其父郁江福郁家东宅上的遗产,成为富甲一方的绅士。籍公堂屋屋脊内的小泥人,郁家东宅人丁兴旺,郁袁氏先后生育了四个儿子,分别为老大房郁思浩、老二房郁思忠、老三房郁思孝、老四房郁思启。
五、两年之后,郁江福又对郁家西宅进行了扩建,几乎全部复制郁家东宅的做法。郁士盛也是20岁时成家,继承了其父郁江福郁家西宅上的遗产,也成为富甲一方的绅士,籍公堂屋屋脊内的小泥人,先后养育三个儿子,分别为老五房郁思节、老六房郁思义、老七房郁思信。
六、若干年之后,郁袁氏因病早亡,郁士昌续娶其后母郁陆氏娘家侄女、土地堂的陆笑姑为小夫人,陆笑姑年龄比郁士昌小两轮24年,在郁士昌60岁时,陆笑姑生了奶末头儿子老八房郁思奎。
在往后的各集中,木行桥郁氏八房后人演绎了“房”剧的大戏,容后再表。
03
追恨之下做了交关善事
郁江福心中时时忏悔当年黄金黄酱互换的往事,在公堂屋内设立观音萻萨的神像,每天吃斋念佛,追恨之下做了交关善事。
一、某天,郁家东宅走进一位老妪,向郁陈氏伸手乞讨。当她走到横路边上时突然摔倒,惊得郁陈氏大叫:“老头子,快来呀。”郁江福正在观音萻萨像前祷告,他立马赶出去,与郁陈氏一起,将老妪抱回家中,郁陈氏喂她米汤后,慢慢醒过来了。原来这位老妪家住北荡里,因当地十堰河发大水,家中人全被洪水淹死后,单身乞讨而来。郁江福触景伤情,同情心由然而起,忙问:“老度(大)姐,你不用到处去讨饭,就在我家住下吧,有我们吃的,也有你一碗。”郁陈氏亦上去劝说。老妪连忙叩头致谢。从此,连名字也不知、一直以“老度姐”相称的老妪,在为她专盖的朝东草房里住了十年,寿终之时由郁士昌为她办了丧事。
二、老度姐来的第二年,木行桥周边的年景不好,加上北边灾民涌来,饥饿的穷人不断增加,郁江福又在朝东草房之南增建三间草屋,由老度姐负责煮粥施舍给穷人以度过荒年。往后,每年春天开伙三个月,广施簿粥,被称为木行桥郁氏粥场。直至老度姐离世才中止。
三、在郁士昌成家前的某天,郁江福从木行桥镇上收租回家,刚出西市梢头,见一个“路倒”,十多岁的样子,衣衫褴褛,满面灰尘,奄奄一息。郁江福急忙把这个孩子背到药铺,让先生把脉。先生告知是严重伤风外加饥饿,并给开了汤药。
郁江福遂将孩子背回家中,先给孩子喂稀粥,又将汤药熬好让他喝了,之后又把士昌的衣服给他换上,让他和自己的儿子睡在一张床上。那孩子经过七、八天的调理身体就基本恢复了,经过仔细询问,得知他是海门茅家镇里古董商的儿子,因打碎了花瓶,怕受责罚跑了出来,带来的钱花光后,三天没有吃饭,饿倒在路上。十多天后,郁江福雇了一顶轿子,将他送往茅家镇。他支付了两位轿工的费用,又把碎银子缝在孩子身上,就把他送走了……。四、两年之后,郁士昌成婚不久,郁家东宅突然来了两顶官轿子,前面一顶轿子走下海门县知事,在随从们搀扶下走向郁家大场心,后面一顶轿中走下一位翩翩少年,穿戴得体,显得非常精神。郁江福领了全家迎了上去,纳头便拜。县知事赶忙说:“先生不可也。”便让后面少年向郁江福叩头跪拜:“叩谢恩人!”原来少年是两年前路倒的孩子。他不是古董商的儿子,而是海门知事的儿子,当时不敢说出真相。
郁江福将知事和他的儿子迎入前头屋,敬茶坐定之后,知事命随从抬上礼物,少年捧上银子:“归还恩人。”中午斟酒摆宴,酒席之间,知亊得知郁江福来自土地桥,他的大哥郁江朝是县府的官吏。此时正值吃点心(午饭)之时,郁氏粥厂开伙之际,穷人们峰拥而来,知事闻见,对郁江福说:“真是積善之家,必有余庆。”他看了看高大的前头屋,又说:“此乃積善堂也。待老朽回去,制作一块牌匾,赠于你们郁家,挂于高堂之上。”随即命随从量好了尺寸。

04
郁氏积善堂非江湖堂号之义
一、十天之后,郁江朝代表县知事送来一块长6尺高2.7尺的红木牌匾,中间上书“積善堂”三个字是县知事的墨迹。袁成府正要将它挂在前头屋正门上方,郁士昌赶来阻之,说:“岳父大人,且慢。”又对郁江朝说:“伯父大人,此匾不宜,暂缓挂上去吧。”
郁江朝问:“贤侄何出此言?有何不妥?”
郁士昌答:“光‘積善堂’三字易被世人及后人误解为江湖好汉的堂号。此前头屋挂上了此牌匾,显示木行桥郁氏先祖及父亲郁江福所坚守的积善理念,正是我辈立身做人的原则,故应有其内质文字,作为浓墨重笔的标识。”
郁江朝:“依你之见,不要挂此匾啦?”
郁士昌:“不!这是县知事对我父亲大人的褒奖,一定要挂上去,但应加以补救。”
郁江朝:“如何补救法?”
郁士昌:“应在牌匾之上写上匾文。我去找一下文字,然后再请知事大人添上去。题字之义应为相关善恶之论的内容。”
郁江朝:“好呀,我去禀告知事大人。”
郁江福也点头赞同:“如此最好。”
二、当晚,郁士昌翻遍了他历年来的习字本,找到中意的一段文学:
———————————————-
家之盛衰,关乎积善与积恶而已。
积善者,恤人之孤,周人之急,居家以孝悌,处亊以仁恕,凡所以济人者是也。
积恶者,欺凌寡弱,隐毒良善,巧施奸侫,暗弄聪明,恃己之强,尅人之财,凡所以欺心者是也。
是故,能爱子者,遗之以善;不爱子者,遗之以恶。
古诗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天理人欲,自宜修省。
———————————————-
当即,郁士昌拿起习字本,走进郁江福的屋里,征求他父亲的意见。
郁士昌说:“爹爹,我找到了一段文字,非我所作。它摘自浙江兰溪经典家训,‘章氏祖训’。因其义理深刻,常被人仿效之而广为流传的。我们不妨写在这个牌匾上。”
郁江福:“念给我听听。”
郁士昌念道:“家之盛衰关乎积善与积恶而已。是故,能爱子者遗之以善;不爱子者遗之以恶。这是其中的两句。”
郁江福:“我听懂了,蛮好,蛮好。翼望我们的后人传之、习之。”
郁士昌:“还有呢。”又继续念道:“积善者,恤人之孤,周人之急,居家以孝悌,处亊以仁恕,凡所以济人者是也。
积恶者,欺凌寡弱,隐毒良善,巧施奸侫,暗弄聪明,恃己之强,尅人之财,凡所以欺心者是也。”
郁江福:“明白,不做恶人,要做善人。”
郁士昌:“还有呢,最后一句:古诗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天理人欲,自宜修省。”
郁江福:“这句不太明白,听不懂了。”
郁士昌:“我解释一下。此处‘无’、‘聿’语助,无义。‘厥’,代词‘其’,即‘他们的’意思。全句立意是:思念你们的先祖,继承发扬他们的优秀品德,明天理,抑人欲,各自应该刻苦修炼,自省检点。”
郁江福:“知道了。这是我辈对后世子孙以德立身的期盼。”
郁士昌:“写上这段文字后,匾名与匾文两者相互印证,相得益彰。”
郁江福、郁士昌父子就匾文达成了共识,第二天郁士昌又抄录一遍,当日赶到茅家镇送给伯父郁江朝,转送给海门县知事。
三、半个月后。木行桥郁氏積善堂挂匾仪式,在郁家东宅上举行,县知事送牌匾到宅上,亲手点燃八支炮仗举发升天,显示木行桥郁氏兴旺发达,代替当今领导的剪彩礼节。中午,在宽阔的场心里摆上50桌酒席,古时用的是每桌8人的方桌,400位四邻八乡的乡民举杯同庆同贺,可谓木行桥郁氏家族的盛事。
05
郁氏积善堂的正反思考
两百年之前郁江福、郁士昌所建前头屋后为積善堂,它的这块牌匾隨着岁月的流逝而毁坏殆尽,在郁海发年幼之时,该匾因脱落早已被族人拆下,不知所终。峥嵘的时光里,唯有匾文永恒,时光老去,文字不老。積善堂及其匾文给世人更多的启迪。一、木行桥郁氏非名门望族,未有显赫人物,未见惊世大事。但经过社会的多次变革,长足的发展是不争的事实。匾文刻于匾额之上,一则以释取名积善堂之义,二则以教子孙。匾名及匾文对族人是一种提示,也是一种训导,训导的主题要义是做人做事中的善恶观。木行桥郁氏后人遵循匾文一路走来,花开八方,硕果累累。郁家东、西宅之间八垗地皮,垗垗里都是郁氏的农村别墅;传下八房八代两三千人,不乏留学生、博士生、专家、名师、名医;另有第一位抗日乡长、上海劳动模范、援外农民技师、现代商贾精英、草根艺术家。这些名不见经传小人物中的佼佼者,都是沙地人文化的积淀,海门人的荣耀,郁氏家族的骄傲。二、世间万物万事均有阴阳之道,矛盾无处不在。由于利益冲突、理念迴异加上沟通方法欠妥,世人中常发争斗,同族之间亦然,姐妹龃龉屡见不鲜。郁江福、郁士昌始料不及的,木行桥郁氏后人中,为房产、宅基之争演绎了兄弟阋墙的太多故事。这种争斗或许像战争、地震、瘟疫等推动历史的进程一样,才有海门郁氏今日之兴、之盛、之旺。三、海门木行桥郁氏積善堂,并非后世人误作梁山好汉聚义的江湖堂号之义,而是具有官府褒奖積善堂主人的文化遗产。同样之理,海门凉棚镇挂有张謇状元赠匾的郁氏“正心堂”具有相同之解。容后再表。欲知后事如何,请看第四集《三房之斗实是两房之争》。
作者简介
郁志发,男,1940年生于江苏海门,居北京。共产党员,高级工程师。海门市、南通市作协会员,海门郁氏文化研究院创建者。
【郁氏文化】电视小说《房》的操作思路 (文/郁志发)
【郁氏文化】长篇电视小说《房》自序、序幕(文/郁志发)
【郁氏文化】【创作谈】就电视小说《房》第一集致郁氏文化编审部(文/郁志发)
【郁氏文化】长篇电视小说《房》第一集 鲤鱼穴的传说
【郁氏文化】长篇电视小说《房》第二集 黄金和黄酱的故事 (文/郁志发)

《郁氏文化》编审部成员组成
顾问:郁美兰 匪 石
审稿组主管 : 郁志发
审稿组组长 : 范俊来
审稿组成员:郁光涛
郁祖槃
审稿组成员:刘高田
编辑组主管 : 郁郁松
审稿组组长 : 张爱梅
组员:黄花梨
陈玉峰
推广组组长:陈玉峰
组员:郁德忍 郁光涛 丁秀萍 郁秋萍 郁洪军郁金波郁宁生
《郁氏文化》投稿须知和赞赏分配
?投稿作品要求为原创首发,体裁内容不限,300字以上;
?投稿者提供100字以内个人简介、近照一张和联系方式;
?作品推出后,赞赏的60%归属作者,赞赏分成按季发放。
?投稿邮箱:yzf1940@163.com
?投稿微信:13681060655(郁先生)15710169010(范先生)
?原创作品,转载须提前在平台备案.
海门郁氏文化研究院微刊平台
版设:匪石 责编:张爱梅

版权声明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