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啊,又到了我们“育学园故事”的时间了。
到现在,我们已经讲过两个故事了,小编仔细看了大家的每一条留言,很开心地发现,大家还是挺喜欢这样朴实又接地气儿的科普方式的。
毕竟,不管医学研究有多先进,育儿知识更新的有多快,我们正经历的,也只是这样朴实无华,接地气儿的育儿。
接下来,让我们开始讲今天的故事吧。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是个只有6个月大的女宝宝,我们就叫她豆豆吧。
豆豆妈妈带豆豆来诊所就诊的原因是:豆豆腹泻,看了很多医生了,可是老不好。
这是一句听起来普通又常见的话。
但是,经过崔医生详细的问诊之后,我们才发现,豆豆的就医之路,远比那句“看了很多医生,可是老不好”要曲折的多。
具体情况是这样的:
经过详细的问诊和专业的判断后,崔医生根据初步诊断给出了相应的治疗建议,并且嘱咐豆豆妈妈要严格遵照医嘱进行治疗,然后定期复诊。
这样崔医生才能根据豆豆的恢复情况,及时调整诊断和治疗的方向,做出更为精准的决定。
之后豆豆妈妈带着豆豆复诊过好多次,崔医生会根据豆豆的恢复情况及时调整医嘱,豆豆的腹泻在拉拉扯扯持续了2个月左右后,终于彻底痊愈了。
看到这儿,大家可能会觉得,豆豆在崔医生这儿终于治好了病,那么一定是因为崔医生的医术要更加高明。
但实际上,我们无法通过这一个案例去衡量和判断其他医生的专业技能,我们唯一能确定的就是,正是因为豆豆妈妈选择相信崔医生,愿意听崔医生的话,配合治疗。
这才给了崔医生更加深入了解豆豆病情,帮助豆豆恢复健康的机会。如果豆豆妈妈可以给予其他医生同样的信任,或许,豆豆会更早地恢复康复。
●●●
其实,豆豆妈妈的心情每一个做妈妈的人都能理解。
当面对生病的孩子时,我们的情感往往会战胜理智,没有一个妈妈可以做到看着孩子受折磨,还能淡定自若地分析利弊。
这种时候,我们会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医生身上,迫切地希望医生能给我们帮助,让孩子少收点折磨,快快好起来。
因此,一旦治疗效果没有那么立竿见影,那种希望落空的落差感会让妈妈们格外的无助和茫然,也就忍不住会对这个医生的医术产生怀疑,之后下意识地再寄希望于另一位医生身上。
作为一个妈妈,有这样的做法是正常的,但是客观而言,这种做法却不一定是正确的。
所以,通过豆豆的这个故事,小编希望大家能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
因为就算是再好的医生,也不一定100%能在第一次看到患儿的时候就能精准的诊断出孩子得了什么病。
通常都是给出一个初步的诊断,之后一边治疗一边观察孩子的情况,随着治疗的深入和对孩子情况逐渐的了解,医生才会慢慢得出更为准确的诊断。
这样的过程的确会存在一定的推断成分在,但是推断≠误诊。
如果发现治疗效果不是很理想,要及时反馈给医生,医生会及时适当地调整诊疗方向,这样才更有利于孩子病情的恢复。
如果觉得治疗效果不理想,就立马放弃这个医生,转而去咨询其他医生,那么,其他医生一样会存在初步推断,初步诊断的过程。
这样来来回回的更换医生,每个医生都只能看到孩子病情的表面情况,始终无法深入了解,这样对于孩子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是很不利的。
看到这儿,大家可能要说了,那如果这个医生本身专业技能不行,我老在他这儿耗着,那岂不是更耽误孩子?
小编想说,与其这样试探,倒不如一开始就选择一个你完全信任的医生,把孩子放心地交给他去诊断治疗。
用你无条件的信任,去换孩子的健康成长。
最后,小编送大家一句话:
看病要“从一而终”,拒绝“集思广益”。
却很少读过这么有温度的故事
这里有哭有笑有感动。
这里有血有肉有灵魂。
这里,是育学园。
这,才是育学园。
授权声明: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合作邮箱:marketing@drcuiyut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