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字,到底能不能倒着贴?
文/金侬
新年到来之际,我写了五个不同的“福”字,倒着发在一些群里,就收到一位朋友发来的私信。她说,有一次看电视,有一位研究传统文化的专家说,“福”字应该正着贴。因为,左边是个“衣”字,右边一横代表天,“口”代表人,天人下面是田地,意义是生活在天底下的人有衣穿有田耕,即丰衣足食就是有福。如果“福”字倒过来的话,人在田下,也就是人在土下了,就不吉利了。
这个解释,一下子让我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静心细细一想,便觉得十分不对。
首先,左边是个“示”,不是一个“衣”。这可能是朋友搞错了,砖家不可能犯如此低级的错误。
其次,“一口田”的拆字解释,是砖家来自《三国演义》杨修的灵感吗?曹孟德写了一个“盒”字,杨修便把字一拆,认为主公的意思就是一人一口把盒子里的东西吃了。
可是,“一口田”,仅仅只是现代简化汉字的写法,甲骨文、金文、篆文,也是写的“一口田”吗?
不要说甲骨文、金文、篆文的“福”字右边不是一口田了,就是楷书大家唐人褚遂良所书的“福”字,“一”上面都加了一撇。北魏碑帖里的“福”也都这么写。王羲之的草书“福”字,就是照着有那一撇写的。直到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的书法里,不知怎么才把那一撇去掉了。难道那一撇是天上掉下来了馅饼?
甲骨文的“福”字比较复杂,到了小篆,就十分简单了,右边就是一个酒具。
左边的“示”字,依许慎《说文解字》的解释,是: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我的理解应该是,凡与天有关,人可以从中获得启示的字,都从“示”字旁。所以,神、祐、祥、祷、祈、祸、社、祠、祀、福,等字,都是“示”旁。祭祀活动是人与天的交流,所以,祀从“示”。祭祀活动有一定的规矩,必须服从“礼”。所以,“礼”也从“示”。
“福”从“示”,那也应该是古人把“福”看作是人与天的一种关系吧。天高兴了,赐福于你,你就有酒喝了。有酒喝,还会没有肉吃吗?中国几千年的农业社会,民以食为天,有酒有肉,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不就是有福吗?
酒是要倒出来喝的。酒只在酒瓶子里装着,便是那“福”你只能眼瞅着,却享受不到。那是假“福”,不是真“福”,因为“福”没有到你身上。
我小时在南方,那时经济条件不好,有时到人家家里去作客,不好客而且还抠门的主人便把一瓶二锅头酒放在桌子上,口口声声说,自己倒啊,自己倒啊。作为客人,哪里好意思动手自己倒酒,常常一顿饭吃完了,那酒一滴未动。
酒都没有倒出来,你有口福吗?自然没有口福,就是无福了。
可见,酒是要倒出来,人才能享受福气的。所以,“福”字的那个酒瓶子要倒过来嘛。
“福”字倒过来贴当然更主要是为了谐音。过年吃年夜饭,必要吃鱼,便是为了谐音“余”,年年有余嘛。过年打碎一只碗,“岁岁”(碎碎)平安,还是谐音。“福”倒过来贴,“福”就到了嘛。
那么,“福”到底要不要倒过来贴呢?
我也不知道对不对,写出来就教于真正的专家。
关于金侬:
本名张扬,书法落款名金侬,常用笔名废墨。
著名书法家,知名影评人、记者,资深媒体人,小说家,编剧。
中国文联编审,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丝绸之路电影节评委,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书画协会会员,中国书画院会员,中国书法名家联合会理事,中国民盟书画院会员,中国民盟北京市委文化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政协书画院会员,清华附中特聘专家级书法教师,文化部老年大学特聘书法教授,原《大众电影》杂志编辑总监。
更多资讯,可搜寻互动百科金侬词条,百度一下金侬书法,或可关注金侬头条号——金侬自媒体。
特别提示:
凡已关注本公众号,在微信朋友圈和群里同时累计转发分享本公众号十篇(包括视频)以上的朋友,将获赠金侬小品书法一幅。转发分享记录可以截图形式发至金侬私信。
敬请关注金侬先生微信公众号:
金侬书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