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青海读书》文/李牧
去年的金秋,应好友玉清的邀请去西宁北边的一个小山村,小山村在大山顶上。她说带我这个文人去见另一个文人,并说这个文人的职业是记者。
我们一行几人,走进刘志强的村子,我被一份宁静感染。在喧嚣的城市久了,心情难免焦躁,乡村的恬静与淳朴可以使人心灵平静。走进刘志强的农家小院,更加让人心情舒畅。朴实的老人,脸上洋溢着真诚的笑容。还有忙里忙外勤劳的身影,原汁原味的农家饭菜等,这些都使我们这几个城里人的心情轻松愉快。一天的时间,山村纯朴的民风和同样淳朴的村民,按抚了我们浮躁的灵魂。
初见刘志强,给我的印象是朴实、憨厚、不善言辞,始终是一个好的倾听者。当我们谈到文学时,年轻的他来了兴头,开始谈他的农村书屋,他的写作计划,他的散文集,以及他正在出版中的诗集等等。我为他追求文学坚持不懈的精神所动,他从小进入体校当了运动员,文化底子薄,在后来的记者生涯里,却能够孜孜不倦地学习写作知识,才有了今天这样的成绩,并且在记者这个行当里不断地提升自己,做着最好的自己。
2016年11月初,刘志强主持的微信平台“青海读书”频道问世,他建立这个平台的本意是发表自己的作品,结果平台建成后,却引来了很多业余作者,大家纷纷投稿,一时间平台收到的稿件堆积如山。看到这个平台的门槛较低,我就邀请了好几个朋友进入“青海读书”微信群,这些朋友,包括进入该群的其他作者,有一部分写作水平较高,但也有很大一部分写作水平不高,但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有一颗酷爱文学的心,我们可以为文学而冲动,为文学而疯狂。但由于自身的条件所限,不能够创作出高质量的作品,他们用一颗热爱文学的心,在文学这片土地上辛勤地耕耘着,但由于质量的问题不能被报刊或网络平台刊用。这群人只能默默地书写着自己的人生,自卑地不敢拿出来让人看自己写的作品。他们没有老师指导,没有进作家培训班的资格,没有出书的资格与资金,没有人对他们的作品进行肯定或否定。就是这样的一些人,由于爱好文学,大家走到了一起,走进了青海读书群。在这个群体里面,大家认识了很多写作功底较深的老师,从他们的作品中,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并从这些作品中不断汲取了养分,提升了自己的写作水平。那些写作水平一般,却闪耀着人性光芒的作者,从他们的身上我们学到了做人的美好品格。
转眼青海读书平台运用已经十个月了,在此期间,刘志强与他的黄金搭档祁万强以及刘芳女士,他们为这个平台默默地奉献,默默地耕耘,并不断地征求群里作者的意见和建议,使青海读书微信平台得到了健康平稳地发展。我几度与他们交流,他们对文学的那份挚爱使我深深地感动。刘志强说:建立这个平台,本意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文学梦,通过读书广交天下朋友,通过写作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但是,当这个平台建成运营后,我才知道我的本意是狭隘的,和文朋诗友们一同学习才是我应该做的!为那些初学写作,热心的作者创建一方发表作品的园地,是我的荣幸。另外,为圈子里的作家诗人们,搭建一条通向外界社会的桥梁,更是我的荣幸。祁万强说:让我们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通过网络平台,帮助和扶持一批文学爱好者,实现他们的文学梦。刘芳说:我通过青海读书平台,结识了很多文朋诗友,从他们的作品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提高了写作水平,提高了自己的生活质量。
愿我和群里的所有作者们,在今后的日子里,利用青海读书这个平台,努力学习,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提升平台的质量,也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
—微信号:qhds2014—
李牧,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业余文学创作,作品散见于省内外报刊杂志及文学网站。2010年出版个人文集《牧野的低吟》,诗集《李牧诗集》正在编辑出版。系青海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学会会员。
==================================
青海在线文化传媒出品。原创作品,请勿转载。《青海读书》公众号面向广大网友征稿,欢迎广大作者投稿,散文、小小说、诗歌、书评、新书推荐均可。文责自负,自己校对。投稿时请发作者简介和需要配图的照片。邮箱:1607760814@qq.com,读书QQ群:371156841
请扫描关注青海读书
原创作品,谢谢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