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祖“伏”羲

“伏”是会意字。从人,从犬。本义:人带着猎犬埋伏,等待时机。引申义:趴下、俯身、降服等。
《说文》:“伏,司也。从人,从犬。”意思是:伏,伺机出击行猎。
甲骨文字形是“人”+“犬”的形象;金文沿用甲骨文字形;小篆字形在金文字形基础上把“犬”的形象简化为“犬”;隶书、楷书字形沿用小篆字形。
清代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伏”是趴着之义。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古之人君,一怒必伏尸流血。”“伏”是杀人之义。
前蜀杜光庭《行军仆射醮宅词》:“其有伏尸故气,金土邪精,滞爽游魂,幽灵暗魄,各乘善力。”“伏”是倒卧之义。
《老子》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伏”是潜藏之义。
《左传·庄公十年》:“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伏”是埋伏之义。
唐代李德裕《授王元逵平章事制》:“始擒伏莽之戎,遽拔升天之险。”“伏”是藏匿之义。
《左传·隐公十一年》:“齐侯以许让公。公曰:‘君谓许不共,故从君讨之。许既伏其罪矣。虽君有命,寡人弗敢与闻。’”“伏”通“服”,是屈服之义。
元代贾仲名《对玉梳》第二折:“则这个苏小卿怎肯伏低。”“伏”是顺从之义。
《三国演义》:“族弟刘璋,再拜致书于玄德宗兄将军麾下,久伏电天。”“伏”是佩服之义。
《楚辞·离骚》:“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伏”是保持之义。
文同《玉峰园避暑》:“伏日当饮酒,南城会群贤。”“伏”又称“伏天”,是节令名称,始于每年7月中旬, 止于8月中旬。
《文选·班彪·王命论》:“遇折足之凶,伏斧钺之诛。”“伏”是承受之义。
“伏羲”是华夏民族人文始祖三皇之首,与女娲同为福佑社稷之正神。《史记》称:伏牺,后世与太昊、青帝等诸神合并,被朝廷官方称为“太昊伏羲氏”,是燧人氏之子。相传伏羲人首蛇身,与女娲兄妹成婚,生儿育女。制定了嫁娶制度,实行男女对偶制,用鹿皮为聘礼。并以所养动物为姓,或以植物、居所、官职为姓,以防止乱婚和近亲结婚,中华姓氏自此起源,绵延至今。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了八卦,创造文字,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他又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猎,并且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发明了瑟,创作了音乐。团结统一华夏各个部落,定都在陈地,封禅泰山。伏羲取蟒蛇的身,鳄鱼的头,雄鹿的角,猛虎的眼,红鲤的鳞,巨蜥的腿,苍鹰的爪,白鲨的尾,长须鲸的须,创立了中华民族的图腾“龙”,龙的传人由此而来。自古以来三皇五帝就受到历代帝王的尊敬与祭祀,作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的伏羲更是有大智慧的思考者和发明创造者,作为各民族团结协作、寻求生存与发展的历史象征,对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常用词语: 埋伏、伏案、起伏、伏笔、伏法、三伏、制伏、伏诛、老骥伏枥、降龙伏虎、危机四伏、此起彼伏、昼伏夜动、十面埋伏、伏龙凤雏等等。
请欣赏书法作品:
作品释文:
揖逊干戈两不知,
巢居穴处各熙熙。
无端凿破乾坤秘,
祸始羲皇一画时。
宋陆游读易诗一首 善华书(印)
撰文:曹善华
书法作品及范字书写图片:曹善华

版权声明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