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信息茧房这个名词,在网络上很流行。
具体一点说,信息茧房,就是指人们的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的现象。——这是比较严谨的说法。
通俗一点的说法,就是你喜欢什么,你就看得到什么样的信息,然后不断地强化这种认知。
互联网时代,内容供给空前充足,各种各样的信息都非常丰富,所以每个人无论喜欢什么,都可以看到那些他们感兴趣的东西,信息变得更定制化。甚至,很多很变态很恶劣的癖好,互联网都有一些暗角和灰色地带可以提供。“暗网”上,就有很多这种交易。
而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推送,是这几年流行起来的。这强化了信息茧房的效应,比如抖音引以为得意的算法,其实就是猜你喜欢什么,就给你推送什么,让你陷入其中无法自拔 —— 恰好它的大数据很精准,还猜得特别准。
其实抖音的国际版TikTok更厉害。因为被“快乐教育”搞了几十年的外国人,哪里有辩证法的思维?遇到这种东西,简直没有什么抵抗力。美国本土的互联网公司,压根儿就打不过。怪不得美国政府都要出面来打压。
这么算起来,论及搞“信息茧房”,中国人其实比外国人厉害多了。我现在想起来,早在互联网时代以前,我多多少少也是在“信息茧房”里。—— 不是教科书,中国的教科书,是真的教你认知世界,而且是好好地认知世界。
我年轻时代的“信息茧房”来自于课外阅读,《读者》(最早的时候,叫《读者文摘》),后来是《青年文摘》,偶尔也看点《知音》或者《故事会》。在小地方,能够读到的读物,总是比较有限的。这些有限范围的读物,构成了年轻时代的“信息茧房”。
什么“夏令营里的较量”,什么“日本工匠精神”,什么西方人的“契约精神”,什么“伤痕文学”…… 在我记忆力最强,脑子如海绵吸水的年轻时光,看到的尽是一堆的这种“心灵鸡汤”。成年人之后,想起来居然没有多少有用的知识和思想。更不要说,这些“心灵鸡汤”中,暗含的各种“流量陷阱”。比如无限拔高美化的西方世界。
上大学以后,特别是后来补充了很多阅读,视野渐渐开阔,才明白当年上了很多印刷品的当。钱钟书《围城》里有一句名言:不受教育的人,因为不识字,上人的当;受教育的人,因为识了字,上印刷品的当。
想起来,我算是比较博闻强记的那种人。只要读过的东西,不敢说过目不忘,起码重要一点的信息,都会留下印象,以后需要用得到的素材,总能够凭借关键字索引到。我现在的学习能力,记忆力,其实都大不如前。想我年轻时代,如果能够博览群书,至少比现在还能够渊博几倍。
这么想起来,我也算是“信息茧房”的受害者之一了 —— 话说回头,人都是处于历史进程之下,谁又真的避得开‘信息陷阱’呢?虽然后来醒悟,读书的视野也广阔了很多,思考力也强了,然而总是错过了很多的好时光。
我想的是,作为一个作家,博览群书,通古博今,是这个职业的起码要求。年轻时代,缺失的东西,成年的时候去弥补,不仅辛苦,而且费力多了。幸好有一点,我的技术功底比较好,写东西还可以用理性思维,而且比较勤快,善于利用互联网,稍微弥补了一下读书不够多的不足。
最近看网络上的言论,发现年轻人中,越来越多的人,主动学毛选,深入读毛选,并且用毛泽东思想来分析现实,特别是经济阶层化的现实,这让很多靠流量堆起来的名人的“人设”,坍塌起来特别快。
归根结底,现在的年轻人,阅读广泛,而且善于思考,不那么容易被骗,尤其是残酷现实,最能够教育人。
这么思考起来,“信息茧房”其实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信息源头匮乏的时候,你可以选择的余地不大,因为周围只要那么一点点获取路径;而信息太充足泛滥的时候,你选择相信什么,相关的信息就会围绕着你,让你越发沉溺其中,最终实现对你三观的塑造。
所以,做人还是要多做点事情,多思考一点东西。穷人早点认清形势,找到适合自己的路;而富人同样也要善于思考,否则很容易就被人割了韭菜;“信息茧房”是培养韭菜的廉价培养土,就像时至今日,仍然还有人相信那一段“夏令营里较量”的鬼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