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色小字晓东诗刊可关注诗刊
【晓东诗刊】135期
《我的铁道兵》
作者:艾利圣
编辑:艾晓东
艾利圣,号雪松,江西余干人,1955年生,1976年3月入伍,曾在铁道兵十一师五十一团十八连任文书、副排长等职。平时豁爱书法和诗歌创作学习,努力把学习当作自己的追求和奋斗目标,力争诗书并进、德艺双学!
【我的铁道兵】
纪念铁道兵十一师余干籍战友40周年聚诗一首
离乡戎马踏千川,冀北春风雪带寒。
凿隧铺桥通四海,救灾抗震赴唐山。
济津引入清滦水,自卫还击耻越南。
舞象军中同苦乐,六旬重聚又当年。
(舞象—15至20岁之间)
【战友情深】
江西省余干县铁道兵(1976-2016)战友40周年联谊会(会刊)寄语
今年的三月三,干越大地阳光明媚,鄱湖两岸碧波荡漾。我们在原铁道兵11师51团汽车一连老战友江西鼎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朱爱球联谊会长的大力倡导和热情款待下,在余干世纪广场驻地隆重纪念我们铁道兵(1976-2016)暨江西省余干籍老战友联谊会40周年庆祝活动。
日月如梭,光阴荏苒。40年前,我们由一个血气方刚不到二十岁的青年,踏上了从军的旅程,从而传承着一代又一代铁道兵战士伟大的精神血脉!那时,我们虽然未能赶上战争年代的炮火洗礼,也未能亲自参与那冒着敌机的狂轰滥炸,筑起一条条“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的战斗磨砺!但我们正赶上了“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风餐露宿,沭雨栉风”的挥汗如雨的火红年代。
怎能忘!40年前的今天,我们同坐一列车,同吃一锅饭,同唱一首歌雄纠纠,气昂昂,阔步走进军营情景!
怎能忘!我们刚下车,第一次站在京通(沙通)线上面对奇峰险谷大声疾呼——“大山,我们铁兵来了”!
怎能忘!我们用双双巨臂架起了一座座横穿大江南北的桥梁。
怎能忘!我们用炮声唤醒了一座座沉睡万古的崇山峻岭,迎来了一个个奋斗的黎明。
怎能忘!我们用铁镐,风枪凿通了一道道巧夺天工般的隧道。
怎能忘!在长城内外、在燕山脚下、在滦水河畔、在唐山地震的岁月、在密云水库、在河北临城、在江西铅山、到处都留下了我们铁道兵战士奋斗过的足迹,有的献出了自己宝贵的年轻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动地的悲壮凯歌!
怎能忘!我们铁道兵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壮烈牺牲的烈士!那一幕幕战斗的情景,留下的却是一道道永不消失的铁色风景线!令人留恋!
那一首首大会战的壮丽诗篇,留下的却是我们铁道兵永不消散的军魂,令后人敬慕!
那一场场感人的事迹,留下的却是铁道兵战士生命的精彩!令人骄傲和自豪!
那亲如手足的兄弟情怀,早就注入我们每个战士的心田,留下的却是刻骨铭心的记忆,令人难于忘怀!
正是这种勇往直前,敢为人先的崇高精神才缔造了我们铁道兵战士绚丽多彩的人生,凝聚了我们无数战友的情怀!尽管我们铁道兵在1984年元旦告别了军旗,但它的风采雄威永驻!而我们“战友情深”这个名词无时无刻都在拨动着我们跳动的心弦!
战友——这个最熟悉,最普通的名字,是你把我们紧紧地连在一起,伴随着我们走过了无数的风风雨雨。
战友——这个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名字,把我们的理想与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在一起,也无论你走在何方,我们都能心心相通,生死与共!
战友——这个光荣而自豪的名字,铸造了我们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忠诚。
也正是因为随着时光的流失,40年弹指一挥间,唯有“战友情深”这个名词仍在我们每个战友心中闪闪发光。它就象金星一样在天际璀璨闪耀。
今天我们又站在实现“中国梦”的新的历史起跑线上,是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神洲大地,焕发了我们新的青春!有的当上了公司老总,有的勇于开拓为后人不仅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还创造了雄厚的物质财富,为一部份人率先脱贫致富起到引领作用,对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还有的战友在浩瀚的中华历史文化的长河中默默耕耘,几十年如一日,他们为探索、追求而奋笔不止,留下了我们铁道兵战友在弘扬民族文化方面的浓墨重彩,使铁道兵精神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勤劳的汗水、泪水、血水和智慧。更令人欣慰的是,在我们众多的战友中,在我们祖国的各个领域,我们都能看到他们的辛勤耕耘,默默奉献!
青丝霜发夕阳斜,铁道生涯话深情。
我们坚信,我们的战友之情,将永远象冰雪中的松柏那样翠绿,象秋果那样甘甜而芬芳;更期待我们的传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成就伟业,再造辉煌的征程上,不负使命,重塑今天和明天!
友谊与日月齐辉,军魂与大地共存!
会刊供稿艾利圣
2016年3月3日
奔赴唐山(一九七六年七月七日零时大地震,八曰奉命从河北滦平县出发开赴抗震前线)
【军旅生涯】
艾利圣
艾利圣这组七言诗虽有韵律上的欠缺,也不可作任何修改,保持原汁原味,更显珍贵,方能充分再现铁道兵激情燃烧的岁月(编者晓东字)。
帐篷远望篷帐托祥云,近看帐篷是军营。朝云暮雨头顶过,晚月金辉照窗明。
一九七六年农历三月十五于河北滦平
救火
(一九七六年五月一日)
(一)夜起火光映红天,十万火急在眼前。千钧一发危旦夕,百余官兵冲前沿。(二)热焰熊熊风助威,浓烟滚滚火冲天。人跃火阵精神抖,军民共谱生死篇。
备注:当时为炸药库附属房起火,形势十分危急,一旦火势漫延,造成炸药库爆炸,效果不堪设想。在此关键时刻,有相继二十一名士兵在前沿救火阵地被浓烟熏倒而中毒严重,被住进了部队医院急救室,有的还不肯下火线,真是勇哉!
奔赴唐山抗震救灾
山呼海啸天地暗,地动山摇万里哀。血雨腥风催戎马,长驱直入赴唐山。冲锋陷阵斗震魔,临危不惧救生灵。一方有难八方助,举国上下一盘棋。
唐山大地震时间:1976年7月28日凌晨3点42分。笔者艾利圣赶赴时间为:1976年7月29日晚21点30分。
(1)当时唐山大地震造成的灾区死伤人数达:(死:242769人,重伤:164851人)
(2)面对唐山人民在苦海中挣扎,作者身为人民子弟兵,心急如焚、欲想直插唐山,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
一九七六年七月二十九日夜十二时于唐山
凿岩
昂首悬崖挂秋纤,人立峭壁如攀猿。凿岩放爆等闲事,挥汗如雨著雄篇。
一九七七年八月一日于滦平
冬训寒风凛冽眉上霜,野水洗脸精神爽。摸爬滚打铮铮骨,顶雪傲霜棵棵松。勤磨宝剑锋利出,雪寒梅花吐芬芳。莫道今朝冬训苦,还看杀敌上战场。
一九七九年冬于滦平
铅山浮桥千年古镇一江东,数里浮桥卧波中。洪水冲垮寻常事,浪涛汹涌惊断魂。
备注:当时新铅山信江大桥正轰轰烈烈的建设中,次年作者已退伍。
一九八零年春。
老战友重逢诗一首春回四十友重逢,喜笑颜开忆初衷。青春年华戒装绿,夕阳丹霞火样红。当年从军朝与暮,今朝相聚老还童。举杯开怀皆庆祝,满头白发看秋枫。
二O一六年三月春
余干籍战友集体合影留念(1976一2O16)
战友朱爱球与艾利圣手棒战友《聚会贺诗》
战友朱爱球与何流手棒聚会《贺诗》
与宋锡根指导员爱人(当年的军嫂)在上海的合影!
【晓东诗刊主编】
艾晓东,笔名风。
六零之后,来自广西,初学土木,少入军营,天涯筑路,四海为家,浮生若水,行迹如风,曾经沧海,偶遇诗词,诚邀笔友,创办诗刊,高山流水,不亦乐乎。
微信平台:aixiaodong20161129
投稿Q群:529899782
微信好友:aixiaodong2016
投搞须知详细内容
【晓东诗刊总体介绍】特辑
【每周编辑安排】
【中华诗词群主联盟】
加入晓东诗社,方可发表个人专辑
【晓东诗刊】125期,【晓东诗社】诚招社员
才情与友情相伴,诗品和人品共生
欢迎加入晓东诗社
【百家诗词讲坛】免费学习诗词
感兴趣的朋友可随时报名参与,
报名方式:
微信加编辑冷月pinganyouni1314 报名即可。
详细内容链接:【百家诗词讲坛】
艾晓东作品选
【晓东诗刊】132期,【二十四节气最美诗影组合】
【晓东诗刊】98期【鹧鸪天 十二月花令】珍藏版
【晓东诗刊】90期,《铁道兵情怀》
【晓东诗刊】100期【采桑子 中国十大名花】经典
【晓东诗刊】129期,重温经典【黄鹤楼】
【晓东诗刊】129期,重温经典【长征组歌】
【晓东诗刊】111期,晓东端午作品两首
【晓东诗刊】87期,《京沈高铁与诗友偶遇》
【晓东诗刊】79期,艾宰公后裔东乡联谊会珍藏版
【晓东诗刊】75期,【杜鹃花】 摄影 题诗
【晓东诗刊】73期,晓东 沙湖诗影
【晓东诗刊】60期-晓东工地三首
【晓东诗刊】53期 -《晓东诗集》第8章- 楚风吟
【晓东诗刊】48期, 晓东侃诗:千古名句皆俗语
【晓东诗刊】41期,诗刊版面设计对联
《晓东诗刊》35期生命律动的艺术读晓东诗词有感
《晓东诗刊》33期,一月风吟
《晓东诗刊》21期,第一首诗,一份珍藏的记忆
《晓东诗刊》第18期,风是好吃佬,吃就吃吧
【晓东诗刊】第17期,风在广州
《晓东诗刊》第15集,神秘原始部落南丹白裤瑶族
请作者配合在朋圈推广作品
力争阅读量超过200
留言人数超过30人
达到指标下期优先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