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伟‖漫话柳树

漫话柳树
(上)
? 李子伟
  柳树是一种极普通的树,在中国南北、东西皆普遍生长。无论垂柳、剑叶柳、黄华柳、蒲柳。河柳、龙爪柳、杞柳、浙柳、钱氏柳等等,都是春天最早萌芽抽叶的树木,是地地道道的东风第一枝。当严寒的冬天即将过去,最早是柳树将春的信息传递给人们,让人们从漫长的冬夜中透过一丝气来,看到了温暖的希望。
  在我的印象中,柳树不只是最早带来春的消息的使者,而且和普通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旧时,在干旱、缺少植物的西北,以至北方的许多地区,柳树是穷人赖以速生成材的建筑用料及日用材料的最好树种。穷人在门口栽一棵几棵柳树,等树枝长到有胳臂粗细时,便一次性地给柳树“剃头”,俗话叫“砍柳栽子”,作盖房的椽子或工具材料。以后,每三年便“剃一次头”,所以那时的柳树都长得一个样,粗粗的主干上,枝条喷薄而出,一律向上,形成圆圆的树冠,那真正是不平凡的树。穷人得益于柳树,可谓多矣。不过,此俗今已不存了。而且,在饥荒年间,初生柳芽是极好的“救荒本草”,我本人就不止一次地吃过它。谁说柳树只是供观赏的呢?
  但是,古往今来,无数文人骚客都是着眼于柳树的婀娜多姿,条丝曼枝、披拂摇曳而给人带来的无限意象。历史上咏柳的诗词不可尽数,最早的当数《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写得声情凄婉,感慨往复,是三百篇中最好的诗句。此滥觞一开,后世的许多诗人便写出了无数精彩而又精彩的咏柳诗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广为传颂的唐诗名句,说的是羌笛何必吹奏《折杨柳》的曲调,来埋怨春色的来迟呢?其实,王之涣对柳树的观察缺乏细致,依我的观察,柳树枝叶在立冬后依然郁葱,在低洼的地方,甚至“大雪”后尚且挺翠,“冬至”后,你若留心细看,柳树上的芽苞已明显鼓起。可以说,柳树几乎没有休眠的时候,落叶只是一种假象,在落叶的同时,芽胎已涌动着绿色的春意。古人因为“柳” 谐“留”音,可能还有更复杂的原因,便赠离别之人以柳,表示留念。如北朝乐府《折杨柳枝》:“上马不提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即是。王维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普遍流传的送别名曲,诗中虽无折柳相赠的具体情节,但以柳相赠,重歌叠唱的气氛是显而易见的。宋代张耒的“此情不及东墙柳,春色年年依旧。”元代王实甫《西厢记》中“系春心情短柳丝长,隔花阴人远天涯近”都是说爱恋的情深赶不上柳丝的深长。而柳永的《雨霖铃》“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抒发了伤离别的凄婉之情,让后人击节不已。李白的“年年柳色,霸陵伤别”。则精典性地总结了自汉代以来,多少离人在霸桥折柳相赠。然而年年柳色青青,却年年不见情人归来,想起霸陵之别,便不免伤心了。
(下)
  柳树不只是古人离别时寄托感情的象征物,而且也是古代诗人热情歌颂的对象。它的叶、它的花,它的姿态,都可以引发人们的无限想象。贺知章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更是咏柳的绝句,可谓构思新颖,写出了春柳生机勃勃的景象。韩愈的“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描绘了唐代长安城柳花飞杨的春景,以及人们在寒食节折柳插门的风俗。其中的“春城无处不飞花”是人们广为传颂的名句。据说柳枝可以避邪,故古人在寒食、清明有折柳插门之俗,而今人多在端阳节为之。在天水,每至端阳节,家家门楣遍插柳枝,甚至行驶的车辆上也插着柳枝。这一天,柳树可说是遭了殃。过去人们于端午节当日自己去踩露、折柳,而现在则有人专门出售柳枝,世风真是变了。
  在咏柳絮的诗中,有两个诗人值得一提。晋代的谢安在大雪天把儿女们召集在一起,以雪为题,即兴吟道:“白雪纷纷何所似?”他哥哥的儿子胡儿和了一句:“撒盐空中差可拟。”而哥哥的女儿谢道韫则和道:“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大为赞赏。柳絮随风而起,纷纷扬扬,用来比拟雪花飞舞,的确很生动,很确切。后来就常以“咏絮之才”、“才堪咏絮”来称赞聪明而有才学的女子。诗人笔下的柳絮当然是很美了,但在现实中,有人却不这么认为。前些年,据说因为柳絮飘飞,会迷离人的眼睛,影响交通安全,北京市把城区柳树全砍了,此举在我看来,真是大煞风景。上了年龄的柳树,自然无絮可飞了,就如同上了年龄的人一样,少有浪漫的情怀了。陆游《沈园》中的名句“梦断香销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就生动地道出了个中真情。
  古诗中也有以柳及柳絮喻小人和妇女的情况。唐代无名氏的“我是曲江临池柳,这人折去那人攀,恩爱一时间。”以上已日人人折柳之俗引发出作者对当时妇女地位低下、任人玩弄的悲惨命运的感叹。这种比喻还算是贴切的。而杜甫的名句“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却一反前人对柳絮的审美认识,颠狂轻薄,借人比物,亦是托物讽人,开了以柳絮比喻小人的先河。对于这点,我是不大欣赏的。柳絮因风而起,扬花似雪;桃花落英缤纷,逐水流红,这是多么美的意象,何来颠狂,轻薄之态,全是老杜的心理作怪。
  我爱柳树,不只是因为它有婀娜的姿态,轻飏的花絮,碧玉般的绿叶,而是它那顽强的生命力与东风第一枝的品格时时地感动着我。柳树是平民化的树,他不择地理,不拣气候,随遇而安,随处生长,只要你砍下一根枝条,随便插入土中,它就很快会生根、发芽,成长为春天的使者。民间常有人说,用柳木做的扁担,用了三年后插入土中,仍能生根、发芽。此事虽未亲见,但却透露出柳树顽强生命力的信息。人们常常赞美松树的坚强、高洁,但我还是更喜欢柳树落地生根的品格,它就像芸芸众生一样,更值得人们尊敬和赞美!
  我赞美柳树,我赞美芸芸众生。 
END
作者
简介
李子伟,男,甘肃甘谷安远大城村人,1946年生,学者,民俗学家。中国诗经学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甘肃古代文学学会理事,甘肃先秦文化与文学研究中心研究员,甘肃伏羲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天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天水市苏蕙文化研究会会长,天水师院陇右文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天水市地方志编审委员会委员、天水市民间祭祀伏義协会副会长。长期从事古代文化、文学、历史及地域文化与民俗的研究,出版《诗经译注》、《陇右文化》、《陇上画师张维垣》、《天水民俗录》、《天水远古文明探索》、《秦州风情》、《麦积民俗》、《麦积神话传说》、《安远史话》、《陇南琐忆》、《寸草春晖》等专著十余部,2019年主编《天水民俗大全》,由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数十年来发表论文、散文、随笔、诗歌、小说等各类文章200多万字。曾荣获“全国优秀读书家庭” 称号,受到国家文化部和全国妇联的表彰奖励,2016年又获“中国书香之家”称号。曾获“甘肃省示范读书家庭”与“甘肃省书香之家”称号,曾两次获“天水市书香之家”称号。
今日推荐
《白马史诗》
天水市艺术研究院院长、《天水文学》主编汪渺作品,获第五届“中国长诗奖”。
↓ 点击下图 购买好书↓
说明:为了维持《秦州微刊》的正常运营,周六、周日会不定期推送两期推广广告,望读者朋友及各位作者理解包涵。广告内容的风险,请各位读者朋友谨慎甄别,责任自负,特此说明。
诗词|散文|小说|书画|技艺|民俗
唯原创 唯精品
真性情 真文章
投搞邮箱:1029932204@qq.com
联系QQ:1029932204

版权声明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