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采风团散文】李艳霞/卢氏,安放心灵的诗和远方

卢氏部落
第 224 期
卢氏部落
文学爱好者的精神家园
本土作家原创作品发布平台
《河洛风》文学期刊选稿基地
小时候,每次听到“卢氏”这个地名,就总是把它与首都北京联系在一起。于是,卢氏,成为我心中非常神圣的地方,好像除了北京就数它。
我的家乡坐落在相对封闭的环境里,四周大山环绕,交通和信息一样闭塞,大人们常说一句话,听不大懂。但仔细体会,仿佛是说,谁走得远,见过世面,去过“北京卢氏管儿”。一个能与首都北京并列的地名,无疑让我们非常神往。可是,想去那里看看的想法,竟一直未能如愿。疫情渐消的4月末,接到一位我敬重的编辑老师的信息,问周末能否去卢氏。本来琐事缠身,意欲不去,但是架不住圆梦“卢氏管儿”,遂回消息说,这个卢氏应该就是我儿时梦想的远方吧,我应该去。
我知道卢氏不会令人失望,果然如此,清清卢氏,以出尘之姿,彻底让我心仪。车入卢氏境,路傍青山,满眼新绿在阳光下闪动着娇嫩的光泽。扎在石缝中的灌木,枝柯盘曲,一丛丛绿色,近看像一簇簇燃着的绿火,远看则像斑斑苍苔。春末的山没有横秋之气,没有冬的深沉,那婴儿似的鲜嫩,少年似的青葱,绿得明快而活泼,一派柔柔模样。随着视距的远近,时而浓时而淡,具有韵律似的情感和节奏。这绿像一直伴在路旁的河一样,一路蜿蜒流淌着与我们同行。
于是,就连透过车窗的风似乎也是绿的。这一缕缕绿风,引着我们走进了豫西大峡谷。峡谷里的刘秀湖,水平如镜,湖水也和山上的绿浑然一体。满谷鸟鸣,既远又近,却看不见鸟,可能是都淹没进绿树林中去了吧。峡谷漂流是在大自然中锻炼意志的最佳休闲运动方式,挑战自我,突破极限,在惊险刺激中获得成就感。而峡谷,必是有山有水,那水又是独特桀骜之水,一路冲锋陷阵,一己之力冲开山谷,形成沟沟壑壑,万千气象。在长达30公里的身躯上,时而高调成瀑,如狂飙怒起,时而低沉成潭,清澈安静。峡谷也有柔情,身旁野花丛生,药草百种,蜂蝶飞舞,是人忘尘之处。
自由山水,文化卢氏。鲁迅先生亲书生平唯一《教泽碑文》,在五里川中学的尊师亭教泽碑之上。这篇碑文,是鲁迅先生为卢氏山区教育奠基者曹植甫所写,表达了鲁迅对曹老先生几十年深山教书育人的敬佩之意。“洁比水仙幽比菊,梅香暗动骨弥坚”,在卢氏五里川,一个文化名人的名字熠熠生辉,他就是曹植甫的儿子曹靖华。我曾在一本书上看到,曹靖华年少时就有远大志向:”纵观我国数千年历史中,无数英雄人物,只有对民众有益的人,尽管一生平凡无奇,也会赢得众人的怀念。我想做一只报晓的雄鸡,把黑暗里的梦中人唤醒,像根极不显眼的火柴,将豺狼遍野的荒原烧得烈火熊熊,甚至想当一头勤劳的黄牛,默默地吃草,不停地耕种……”。他就是以这种精神,默默地为光明和文化事业奉献毕生。在卢氏一中校门外广场旁,矗立着曹靖华的雕像,他坚毅深邃的目光,深沉凝望家乡这片土地,护佑一方智慧,让文化与希望之火不息传递,这是卢氏人引以为荣的骄傲。我们在雕像前看到,有当地人供奉馒头和大葱,还有香火,不知何意。同行的卢氏作协领导告诉我们,原来,每逢学校考试前,或孩子满月、生日等,都会有父母来此祭拜,以求学子逢考必过,小孩天资聪慧。馒头代表圆满,大葱喻示聪明。由此看来,这是当地人对文化的重视和敬畏。
曹靖华故居位于路沟口村,一个在豫西山区再平凡不过的小村落,当年,就是这样一个小村的山水养育了一代文化大师,因此,这个小村,也因他的名字而光华四射。顺着村中小路向前右拐,眼前出现一盘石磨,一个碾盘,右侧望去,便可见“曹靖华故居”匾额。进得院中,入了堂屋,屋子正中的长桌上,有高高的两叠书,内容均与与曹老先生有关。同行的文友五年前也来过此,故地重游,油然生发许多感慨。她翻出之前的照片,那时这个院落明显破旧,如今,却已是用心修葺。拜谒故居,缅怀大师,此地甚佳。
在三门峡卢氏县汤河乡的深山里,有一种非常奇特的古老裸浴民俗,听说当地男女村民白天在公路旁边温泉裸浴而不避人,洗浴者全然不顾路人驻足观看,面向蓝天尽情沐浴,呈现出一种浑然忘我的境界。这里的温泉与众不同,泉水是从崖壁石缝中自然涌出,亘古至今,长流不息,汤河温泉也以裸浴而扬名。我们抵达时已是下午,车子停靠路边,有点拘谨地遥望过去,果然见有人在汤池里洗浴。听说洗浴分单双日子,男的双号,女的单号。大家开玩笑说来得不凑巧,恰逢双号。此行中有几位男士穿过桥到近处观看,女士们则早遥遥止步。古老的洗浴方式,如今,在成为一种景观的背后,更多地体现了人与自然、与天地山水,交融相亲、毫无掩饰的和谐之美吧。
傍晚时分,我们来到五里川镇古木窑村,夕照之下,几座民宿背靠青山,前依流水,散落在树木花影之中。这里就是千层坊,当晚我们的下榻之地。进到坊中,全屋皆是原木所筑,古朴天然。干净的被褥,室内简约艺术的布置,令人感到万分舒适。穿过屋里的落地大玻璃窗,走到阳台之上,对面是云朵缭绕的连绵山峰,四周被清新的空气和绿色围拢,因此,不禁怀疑自己置身于仙山楼阁中。晚饭过后,登上房顶,星星已缀满夜空,不知道多久没看到过这样的星光了。苍山无语,密林静寂,一切都融化在浑厚苍茫的夜色中。常年睡眠不好的我,多年来第一次在千层坊里,破天荒进入深度睡眠,这里真是一个绝好的身心安放之所。闲时可邀三五好友到此小住,安享山居生活。
晨访木路沟,是我们向大山问候早安的一种方式。一行人,由我们的向导,同时也是颇有文化情怀的千层坊坊主带路,顺着一条小路前行。这路没有人工雕琢之痕,就是纯粹的山间小路,一路上,小溪流淌,溪中小鱼摆着尾巴自由欢快。各色植物,那些草啊,树啊,野花啊,在晨风的吹拂下,悠悠晃动着枝叶,仿佛也在向我们致意。五味子、猕猴桃、野葡萄的藤蔓随处可见,若到秋天,这里应该有尝不尽的美味野果。
路上遇到一棵古树,约有百年的树龄,树根处有个大树洞,前面是一个圆形平整的石头,旁边还有一根手腕粗的树干,那是杠杆,村民们以树穴为支撑点,在这里轧菜籽油、花生油、核桃油、芝麻油等。看到这些,不禁佩服当地人的生存智慧。每一种智慧的背后,都是人类在探索中进步的缩影,坚持的缩影,不妥协的缩影。
攀上山顶,有一个大溶洞,有一幕水帘自洞顶飞泄而下,流珠碎玉般。溶洞有两间房屋那么大,前方宽大平整。水帘之后,有一尊人形石像,应是钟乳石自然生成,从后看,有披散的长发,像个秀丽的女子。坊主便给大家讲了关于这个石像的故事。当地人称这个石像为“石婆婆”,据传在很早以前,石婆婆的原身是个姓石的美丽少女,嫁给了木路沟里的一位英俊青年,两人恩爱有加,在山里自由地生活着。妻子性格爽朗,丈夫却不善言辞,后来因一件小事,起了矛盾,丈夫一气之下离家出走,不知何故再也没有回来。丈夫走后,妻子就日夜在门口守望,慢慢就成了现在的“石婆婆”。石像前供有香案,原来这里村民凡有难事便来此焚香祷告,据说非常灵验,因此这里也便常年香火不衰。
站在溶洞前的空地上,远处的群山呈淡蓝色,一轮红日正从两个山峰之间蓬勃而出。下山经过的一条路,非常有特色,右边是山坡,左边是沟,沿着沟,一路都是高低似乎相同,姿态也几乎相同,同一种类的树木,而且树木的间距也很有序,像人工种植的,其实不然,这是大自然的造化天成,因此这条路叫木路,这条沟就是木路沟。
这么高的山上,竟然还住着人家。一条狗替主人看家护院,院里的架上种着木耳,棚里种着香菇;角落里竟有一丛牡丹点亮院子;屋檐下的蜂箱里蜜蜂正在酿造甜蜜;房前地里,蒜苗、菠菜、韭菜、生菜青青喜人;地边上,几株杏树、梨树、桃树、核桃树、柿子树已经在酝酿果实。下山回望来路,这的确是一次美好的晨访!
我更愿意把杜鹃叫作映山红,它的红像一种符号,承载着某种信仰与精神。4月末,正是映山红的天下,红得热烈,衬着绿的不动声色,给人带来的视觉效果不同凡响。卢氏是一片红色的土地,也是新思想传播的红色摇篮,在这片土地上,有多少先烈和英雄为此付出和奉献。这种精神之光从来没有黯然,总有人为之发扬传承。在开满映山红的山下,龙首山庄的主人,个人出资自建红色教育展览馆,供后人沿着仁人志士们的路,缅怀和敬仰的同时,创造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对于这种红色情怀,我们不禁肃然起敬。
午餐很丰盛,拥有花的名字,“十三花”,据说这是当地只有婚嫁宴请或者招待贵客才有的礼遇。所谓十三便是十三道菜,七道主菜加三道配菜和两道汤菜。土鸡蛋、橡子凉粉、炸花椒叶等,都有着浓郁的山乡风味,地方特色。饭后,通过两地作家的交流,我们了解到卢氏作协在近几年的创作中取得了不少佳绩,特别是疫情刚结束,他们就出版了抗疫专刊,一个县级作协能够如此神速,真是令人感叹。
卢氏,这个曾经安放过我心灵的诗和远方,此行让我终于触摸到了它的温度和厚度,它的美丽和风韵,它的坚毅和多情。两日行程虽然短暂,但对我来说,卢氏这个名字,却是从我的幼年穿越至今,有着难解之缘,曾经的安放,如今就让它成为永远。
本期责编:韦玉红
作者简介:
李艳霞,笔名霞映澄塘,现为儿童文学刊物《小百花》杂志编辑、洛阳文学院第四届特约创作员,嵩县作家协会副主席。散文、书评类文章散见于国内刊物。
主 办:卢氏县作家协会
总 编:董彦礼
执行主编:韦玉红
主 编:
韦玉红(小说 纪实)
方晓荷(散文 特稿)
王 睿(诗歌 评论)
责任编辑
小 说:马成军 米 玊
散 文:丁海涛 党海涛
诗 歌:张彩虹 赵建军
温馨提示
投稿邮箱:lszjxh@126.com
首次投稿时请附百字个人简介、联系电话及近期照片一张。
温馨提示: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卢氏部落。投稿时请在标题后括弧注明来稿体裁,以便编辑准确选稿。本平台推出的稿件均受原创保护,在推出后如得到更大平台推送,请及时通过文后留言联系小编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