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转基因技术作为引领生命科学潮流的核心技术之一,已成为各国抢占科技制高点和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重点。目前,世界许多国家把转基因生物技术作为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战略选择。该技术始于上世纪70年代,首例转基因作物在1983年被培植出来。转基因作物(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GMC)是指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将人工分离或修饰过的基因整合到目标作物的基因组中,使其产生抗虫、抗病、耐受非生物胁迫或者增加营养成分等的优良品质[1],以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除草剂和农药用量、增加产量,在改善生态环境,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改善人体营养结构方面贡献良多,以及辅助预防某些疾病。转基因技术定向导入目的基因,精确打靶,可准确预期后代表型。转基因技术与传统植物培育方法相比具有更高的目的性和选择性,大大减少了识别和分离决定优良品性的遗传物质所需的时间,同时能高效地实现优良基因的跨物种转移,是常规技术的重要补充和发展。除此之外,将转基因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紧密结合,可相得益彰。自1996年首例转基因农作物产业化应用以来,全球转基因技术研究与产业应用快速发展,呈现研发速度加快、品种培育代际特征、产业化应用规模迅速扩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显著等发展态势。
截至2018年,全球范围内26个国家种植了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达28.755亿公顷,排名前7位的国家分别是美国、巴西、阿根廷、加拿大、印度、巴拉圭和中国。其中,美国在2018 年达到 11.25 亿亩,占全球转基因播种面积的比重达到 39.12%。除了26个国家种植转基因作物之外,还有44个国家进口转基因作物,因此,全球共有70个国家应用了转基因作物。
全球转基因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表明,抗虫和抗除草剂等转基因作物的种植不仅在提高农作物产量方面成效显著,而且在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方面也显示出巨大的优势。培育抗病虫、抗除草剂、抗旱、耐盐碱、养分高效利用等的转基因新品种,将显著减少农药、化肥和水的使用,缓解养殖污染,改善生态环境。抗除草剂转基因大豆的应用,实现了密植和免耕,有利于水土保持。从2008年到2015年,我国已育成转基因新品种抗虫棉花147个,转基因棉花的种植面积累计推广4亿亩,占国内市场份额的95%。棉花是使用农药最多的作物,抗虫棉的推广减少农药用量达40万吨。我国棉农也因种植转基因棉花,每亩减支增收130元,累计实现农民增收200多亿元。中国的科学家自主研发抗虫棉打破了美国的垄断地位,这也促使美国公司逐步退出中国的抗虫棉市场。棉铃虫不只吃棉花,也吃玉米、大豆、蔬菜。棉田中棉铃虫数量的减少,也保护了周围的玉米和其他作物。由于转基因新品种在增产、优质优价、低耗等方面的优势,已使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农户累计获得纯经济效益340亿美元,农民增收25%左右。2014年,Klumper 和Qaim等科学家对使用转基因以后的效果做了详细的统计。转基因作物平均增产22%,农药使用量降低37%,农药费用降低39%,生产成本增加了3%,但利润增加了68%,发展中国家经济效果比发达国家显著,得益也更明显。(谢子聪)
[1]马启彬,卢翔,杨策,王立平. 转基因大豆及其安全性评价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20,48(16): 20-2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