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作者介绍(名著导读 | 《水浒传》)

水浒传作者介绍

|水浒传|

GUYU

易杰

教研

名著导读-《水浒传》

INTRODUCTION

作者简介

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水浒传》

施耐庵(约1296约1370)中国元末明初作家,是罗贯中(古典长篇小说《三国演义》的作者)的老师。祖籍苏州,13岁入私塾,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35岁中进士,曾在钱塘为官两年,因与当权者不和,弃职还乡。身处于朝代更迭的动荡时代,施耐庵目睹社会的凋敝、政治的腐败和农民起义的风起云涌深有所感,他有意识地收集整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水泊梁山起义的故事,为撰写《江湖豪客传》准备素材。张士诚被灭后隐居,专心于《江湖豪客传》的创作,成书后定名为《水浒传》。

INTRODUCTION

创作背景

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水浒传》

【时代背景】

《水浒传》产生于元末明初,是长期以来民间的集体创作和作家艺术加工的产物。故事发生的背景在宋徽宗时代,当时宋皇室衰颓、腐败。宋徽宗贪图享受,滥用奸臣蔡京为宰相,穷奢极侈,对人民又横征暴敛,弄得民不聊生,逼得许多人铤而走险,社会矛盾急剧恶化,我国北方爆发了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这就是《水浒传》的创作素材。起义军聚在梁山泊,打出“替天行道,劫富济贫”的大旗,甚至一些小官吏和商人都加入了这个队伍,声势浩大,但后来失败,义军因而有传奇色彩,在民间广泛流传,在此背景下,施耐庵罗贯中集其大成,在民间故事话本、戏曲的基础上再创作,终成长篇章回体小说。

【书名由来】

“水浒”出自《诗经·大雅·緜》中“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一句。但至于

这个书名的确切含义,一直存在异议。一种说法是:作者施耐庵由于厌恶尔虞我诈的官场,仅供职两年,便辞官回到老家,一面教书,一面写《江湖豪客传》书终于脱稿了,施耐庵对书中的情节都很满意,只是觉得书名欠佳。当时还是施耐庵学生的罗贯中建议书名为《水浒传》,施耐庵一听,高兴得连声说:“好,好!这个书名太好了!水浒,即水边的意思,有“在野的含义,且合《诗经》里‘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的典故,妙哉!”于是将《江湖豪客传》正式改名为《水浒传》“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句讲的是古公亶父“因戍狄逼迁于歧下”的故事。周

的祖先古公亶父为了躲避戎狄的入侵,一大早就赶着马、率领部族来到西边的河岸,来到了岐山脚下繁衍生息,最终建立了周朝。“水浒”引申义指出路和安身立命的地方。

INTRODUCTION

作品结构

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水浒传》

(一)《水浒传》结构布局

前七十回:

缘起(第一回):写108个魔头出世

开端(第二回):写高俅“乱自上作”,引出王进和九纹龙的故事

“官逼民反”(第三回到第七十回):

1.鲁智深、林冲一晁盖、吴用等七人(第三回至第二十回)

2.武松、宋江(第二十一回至第四十三回)

3.杨雄、石秀—三打祝家庄一朱仝、雷横、柴进打青州、闹华师(第四十四回至第五十九回)

4.卢俊义一取大名府打曾头市(第六十回至第七十回)

传第七十一回:

预示着斗争场面的扩大,也是起义性质陡转的关键

后三十回

1.“招安故事”:两赢童贯一三败高俅一全伙受招安(第七十二至八十二回)

2.“义军征讨故事”:破大辽平方腊(第八十三至九十九回)

3.义军胜利后情形(第一百回)

(二)梁山起义军聚义主线

史进结识少华山朱武等,官府缉拿走延安→史进遇鲁达,鲁达打死郑屠,逃上五台山出家→鲁达转相国寺菜园,结识林冲→林冲被高太尉陷害,刺配沧州→林冲落草梁山,抢劫杨志未果→杨志留守大名,押运生辰纲→晁盖七人智取生辰纲,杨志落草二龙山→官府捉晁盖,宋江、朱仝、雷横报信→晁盖等逃梁山,夺水泊→宋江杀阎婆惜,刺配沧州,结识柴进、武松→武松病愈回家,潘金莲鸩夫,武松复仇,刺配孟州→武松结施恩夺快活林,血洗鸳鸯楼,投二龙山→武松路遇宋江,宋江到清风寨→宋江、花荣、燕顺、王英等杀知寨,投晁盖→宋江路遇家书,回家被抓,刺配江州,浔阳楼吟反诗被判斩→李逵、戴宗等与梁山好汉共劫法场,救宋江→众人回梁山,时迁等来投被祝家庄扣押→三打祝家庄,收扈三娘、李应等→柴进下狱,宋江打高唐州,杀高廉救柴进→高太尉报仇,派呼延灼打梁山→灼战败,投青州知府打桃花、二龙、白虎三山→三山求救梁山共打青州,大聚梁山

(三)梁山起义军聚义主线

王伦为王

1.王伦、杜迁、宋万、朱贵四人占据梁山,林冲入伙

2.以晁盖为首的公孙胜、吴用、刘唐、阮氏三兄弟等入伙

晁盖为王

1.王伦被杀,晁盖为王,白胜入伙

2.花荣等众人上梁山

3.张衡等九人及宋江、戴宗、李逵入伙

4.鲁达等参与攻打青州之人上梁山

5.晁盖中毒箭而死

宋江为王

忠义堂英雄排座次

宋江领导梁山好汉两赢童贯、三败高太尉

梁山好汉全伙受招安

奉诏破辽、镇压方腊义军

梁山好汉各有归宿(战死、坐化、离伙、受封)

宋江、卢俊义等受到奸人毒害而亡,梁山起义完全失败

INTRODUCTION

主题思想

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水浒传》

【时代背景】

1.《水浒传》具体而生动地描写了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整个过程。深刻地揭示了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官逼民反”“乱自上作”。作品展示了北宋末年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作品具体刻画了高俅、蔡京、杨戬、童贯为首的封建官僚贪赃枉法、互相勾结、无恶不作,但这些贪官的总后台就是徽宗皇帝。昏君佞臣组成的统治集团,压迫人民,激起人民反抗的怒火。官逼民反”“乱自上作”这是起义的根本原因。

2.热情赞扬了梁山好汉的反抗意识和无畏的英雄气概。梁山好汉劫富济贫、除暴安良,他们反抗黑暗的封建统治对抗腐败的官府,“替天行道,保境安民”,个个都是英勇智慧、顶天立地的英雄

3.形象地揭示了农民起义失败的内在原因“招安”是起义失败的直接原因。宋江和卢俊义等人有着农民起义领袖思想上的局限性,浓厚的

中君”思想,只反贪官不反朝廷和皇帝他们又是梁山义军的主要领导,影响和左右着义军的发展

趋势,宋江上梁山后把“聚义厅”改为“忠义堂”,梁山坡上高悬“替天行道”的杏黄大旗。他们起义的原因是博取功名,封妻荫子。故“招安”是其必然选择。所以失败是起义的必然结局,严重的忠君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作品的进步意义。

图片:网络

文字:广东易杰教研

编辑:易小杰

排版:李秋康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YJYW0928

小编|yjgd100

水浒传作者介绍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

为您推荐